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術對企業戰略的影響闡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應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數據和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和檢索,為企業做出戰略規劃提供支持。信息技術的普及使企業的生產方式、組織結構、營銷方式、內部協調、顧客服務等方面發生了重大的變革,Wreden認為,信息技術的主要能力(見表1),與實現企業的下述五大目標提供支持:(1)提高生產率(51%的企業);(2)降低成本(39%);(3)改進決策(36%);(4)改善客戶關系(33%);(5)開發新的戰略性應用(33%)。當這些變革因素真正與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作用時,企業原有的戰略可能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結果必然引起企業戰略的轉變。信息技術與競爭優勢根據邁克爾•波特的理論,在某一行業或某一細分市場,企業主要面臨5種競爭力的威脅,即行業內競爭者的威脅、潛在加入者的威脅、替代產品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威脅以及供應商議價能力的威脅。下面我們分析企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削弱這些威脅,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新進入者的威脅當企業所屬行業的進入障礙相對較低時,新企業會對現有企業構成較大的威脅,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加這種進入障礙。一方面,新進入企業在信息技術上所需要的巨大投資提高了他們的市場進入障礙;另一方面支持企業運作所需要的復雜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也是新進入企業的進入障礙。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普及和應用,對很多企業而言,信息技術降低了傳統進入門坎,增大了來自新競爭者的威脅,比如零售行業,網上商店節省了實體門店和銷售隊伍成本,以更低的價格更方便快捷地吸引大量使用互聯網的潛在消費者,信息技術迫使企業不能忽視電子商務的應用戰略。
購買者與供應商議價能力的威脅一方面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鎖定用戶并削弱用戶的議價能力。比如航空公司推出的累積積分獎勵免費的飛行公里數可以鎖定部分客戶群體,而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這種運行機制是無法實現的;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企業與其供應商之間建立聯盟伙伴關系,比如戴爾公司和其供應商組成了虛擬企業,供應商變成了戴爾的一個零件提供部門。戴爾接到客戶訂單后,其控制中心把整張訂單分解成一張張零件采購訂單,通過網絡發給配件供應商,供應商接到訂單后馬上組織生產,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貨發給戴爾。除了發送訂單外,戴爾還與供應商在網上共享戴爾所掌握的信息,如配件需求信息、庫存信息,以及新產品資料、技術計劃等。而這種合作關系的建立前提條件是必須有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面,互聯網可以提升客戶的議價能力,網絡大力提升了買家獲取產品和供應商信息的能力;互聯網對供應商的影響也是綜合的,除了如上所述的整合供應鏈能力之外,買家更容易找到備選的供應商,比較價格更容易,削弱了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替代品和替代服務的威脅新產品的產生和新服務的提供總是和新技術的使用密不可分的,企業應該時刻審視技術市場,一方面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提供新的服務,另一方面要關注市場是否有替代品的產生給企業生存帶來威脅。第一個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使用ATM機為客戶提供方便服務的銀行毫無疑問比其他銀行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取了更大的競爭優勢。信息技術可以為那些關注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的企業增加競爭優勢,同時又會給一些行業帶來威脅,如果這些行業的企業組織沒有及時修正其發展戰略,比如像音像制品、圖書銷售行業甚至服裝服飾行業等,不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時調整其戰略,給企業帶來的威脅會是災難性的。美國的Gap公司是一家服裝服飾行業的企業,建立于1969年,這家傳統服裝品牌企業由于及時調整戰略,在電子商務應用中為企業增加了競爭優勢,他們在美國本土通過自己公司的軟件開發團隊開發出具有特色的電子商務網站吸引顧客,使其2010年的在線銷售額比以前翻了一番,達到250億美元;在進駐中國市場的時候,Gap只是在上海、北京開設了幾家實體店,他們沒有利用傳統的廣告渠道而是利用企業微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宣傳Gap的服飾文化,極大地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其在線銷售由于其良好的服務、簡潔方便的特色網站吸引了大量的優質忠實顧客群體,其市場覆蓋中國大部分地區。
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威脅當行業內部競爭企業的規模大致相當的時候,企業間的競爭是很殘酷的。企業只有利用信息技術創造出差異化的產品或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或者利用信息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獲取成本優勢,才能取得行業競爭優勢。經濟學家曾經認為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與成本優勢是不可以兼得的,但是戴爾公司的個性化服務與大規模定制產品的成本優勢,借助于信息技術使“魚和熊掌”變得可以兼得。另外企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推動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如網絡銀行、戴爾集團的網上批量訂購系統,航空公司的訂票系統等都是借助于信息技術獲取了先動者的競爭優勢。雖然信息社會中一種新技術的應用會迅速普及,也就是說同行業的競爭對手也會很快仿效新技術,但先動者占有優勢,畢竟用獨占的技術比競爭對手提早吸引了大量的客戶。
用價值鏈模型分析信息技術的功能利用價值鏈模型將企業的活動細分,從而分析信息技術在每一個細分的活動中如何發揮作用。企業的價值鏈可以被分解成主要活動和輔助活動。主要活動包括產品的實物生產、銷售、配送以及售后服務,進一步細分為服務、市場營銷及銷售、外部物流、運營以及內部物流。輔助活動則是為主要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企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和采購等。
面向主要活動的信息技術功能內部物流,如原材料處理,庫存與存貨控制,接受、儲存和分配原材料的行為,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對上述活動進行管理,確保材料處理、庫存和存貨控制的最佳經濟性和合理性。其利用信息技術所實現的管理必定給企業帶來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及時供給、恰當而經濟的庫存和存貨控制。運營是指把輸入的物資轉換為最終產品所必需的行為。包括加工、包裝、裝配、設備維護以及其他運營行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典型案例說明信息技術在運營環節的應用。比如總部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TransAlta公司是一家電力生產和批發企業,一旦電力公司出現無法供電的情況,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該公司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幫助其更有效地維護各發電廠的設備。設備上都嵌入了RFRD標簽,現場服務技術人員使用手持設備閱讀后,可以獲得設備的修理記錄和維修指導。TransAlta總部、3個生產工廠以及幾個倉庫都使用無線LAN,而且公司還在煤礦區運行了車載無線LAN。由安裝在卡車和機車上的傳感器收集負載、溫度和其他變量的數據。數據通過無線LAN被集中收集并加以分析,從而提供信息來計劃礦區大卡車的行車路線,防止發生運輸瓶頸;該公司使用了更多的傳感器應用軟件,將一個802.11b傳感器連接到一臺“高齡”的機器上,傳感器收集的數據使得公司將設備的使用壽命延長了6個月,增加了設備投資的回報。外部物流包括收集、儲存以及發送產品給客戶的行為。可以利用企業與其經銷商的網絡獲取最及時的產品需求信息,利用無線網、GPS等技術管理物流,極大地降低物流成本。市場營銷及銷售是指為客戶提供采購產品的方式的行為以及誘導他們來采購的行為。電子商務技術、社交網絡以及企業博客的使用促進與顧客的交流,及時獲取顧客的反饋信息等。在銷售領域,信息技術的創新作用具有巨大的潛力。
面向輔助活動的信息技術作用采購是指購買企業生產所需材料的行為。采購的物資包括生產過程中要消耗的材料,如原材料以及固定資產———機器、實驗設備、辦公設備、辦公樓等。利用信息技術管理企業的采購行為,可以達到原材料的及時供應,實現最佳原材料庫存甚至零庫存。技術開發是指用于改進企業的產品以及生產產品過程的行為。技術開發可采用多種形式,如改良設備、基礎研究和產品設計及服務。對于許多成熟的產業,技術開發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改善產品的功能,甚至能實現產品的創新。比如英特公司設立了一只總額1億美元的基金,投資基于云計算的“互連汽車”技術。汽車是最終的移動設備,而汽車中有很大的空間去利用新產品。在未來4年中,英特爾風投互連汽車基金將投資開發硬件、軟件和服務,幫助汽車與計算機和移動設備互連,該基金具體的投資領域包括汽車內信息娛樂系統和應用,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例如GPS和夜視功能,語音和手勢識別,以及眼球追蹤功能等。這是典型的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產品開發的創新應用,也是汽車行業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典型案例。對于技術開發,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在不同地點和不同部門參與者之間的分散式產品設計,共享組織中各部門的知識,以及研發部門實時共享在線銷售和服務方面的信息。人力資源管理包括設計所有員工的招聘、聘用、培訓、職業發展以及工作薪酬的行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自助式的員工和薪酬管理,基于互聯網的培訓和公司信息的傳播和共享,甚至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員工的初始招聘,為企業節省大量的差旅費用。企業基礎設施包括管理、計劃、財務、會計、法律支持、政府關系等對整個價值鏈起支持作用的行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以網站為基礎的、分散式的財務和ERP系統,利用信息系統實行良好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制度。總之,價值鏈模型最初用于分析公司的內部運營以提高效率和競爭力,后來被用于解釋信息技術為價值鏈各個環節所能提供的支持以及使用信息技術后企業是否會得到更多的價值,表2以Internet技術為例,進一步概括說明信息技術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功能作用。
作者:薛劍虹單位:東北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