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性和評價指標建議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性和評價指標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性和評價指標建議

      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以及科學界已經基本達成一致,認為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斷增多,氣候正在發生變化。在可預見的將來,溫室氣體水平過高導致的全球變暖必然會對人類的經濟、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做出的重要決策,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

      1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我國是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化石能源資源的消耗,導致碳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等問題,已嚴重影響到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據2006年底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預測,未來中國氣候變化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來50年至80年全國平均溫度升高2℃~3℃;到2030年中國沿岸海平面可能上升幅度為10~16cm,導致海岸區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氣候變化將使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紀后半期,我國主要農作物,如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產量最多可下降37%[1]。因此,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除了應對氣候變化等外部壓力外,還面臨三個方面的制約。

      1.1碳排放總量逐年增大按照聯合國通用的公式計算,碳排放總量是4個因素的乘積:人口數量、人均GDP、單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強度)、單位能耗產生的碳排放(碳強度)。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增長快速,能源消耗巨大,基于這一計算方法,我國碳排放總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4×108t,美國是58×108t,我國已成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在一些發達國家將氣候變化當作一個政治問題之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顯得更加重要。

      1.2低碳技術水平比較落后中國目前能源生產和利用、工業生產等領域技術水平落后,低碳技術開發能力和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差,產業體系薄弱,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以高能效技術來看,發達國家的綜合能效,即一次能源投入經濟體的轉換效率達到45%,而我國只能達到35%。近兩年,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體來而言還是很落后,而且發展十分不平衡。如果分領域來看,電力行業中煤電的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IGCC)、高參數超臨界機組技術、熱電多聯產技術等,我國雖已經初步掌握,但仍不成熟,產業化還有一定問題;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方面,大型風力發電設備、高性價比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生物質能技術及氫能技術等,與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也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領域,例如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問題、混合動力汽車的相關技術等,短時間無法達到產業化的水平;冶金、化工、建筑等領域的節能和提高能效技術,我們在系統控制方面,還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1.3碳排放空間有限發達國家歷史上人均千余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擠壓了發展中國家當今的排放空間。我們完全有理由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履行公約規定的義務,率先減排[2]。資料顯示,2010年年底我國全國裝機容量達到9.66×108kW,5年增長了84%,發電量達到4.23×1012kWh,5年增長了72%;而人均用電量僅有3126kWh,這相當于美國1956年、英國1963年、日本1970年和韓國1993年的水平,為世界公認的工業化完成時期人均用電量的65.8%,但是,2009年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中國的煤炭消費比重卻高達70.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9.4%)40多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碳排放強度偏高,而能源用量還將繼續增長,碳排放空間不會很大,應該積極發展低碳經濟。

      2低碳經濟發展績效的評價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態,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應該使用多指標綜合評價,就是要從多個角度選取不同的指標,以反映不同的側面,然后綜合起來反映其整體狀況。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將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依據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我們可以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2.1碳源消耗碳源消耗的多少,直接影響碳排放量的多少。碳源消耗得少,可再生能源使用得多,碳排放量就低;碳源消耗的多,可再生能源使用少,碳排放總量就高。所以,可選取化石能源消耗總量、煤炭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三個指標進行具體評價。之所以把“煤炭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從化石能源中單列出來,是因為煤炭在目前我國以及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是主要能源,而且煤炭的碳排放量最高。(1)化石能源消耗總量。在所有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相當高。化石能源消耗量越大,碳排放總量就越多。化石能源消耗總量為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消耗量之和。(2)煤炭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一般情況下,根據用途、設備及技術的不同,每噸煤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和天然氣多30%和70%,目前全球22%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因為煤炭燃燒所造成。所以我們選用“煤炭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作為評價低碳經濟的一個具體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煤炭消耗總量/能源消耗總量。(3)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是指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清潔能源在消耗能源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各種清潔能源之和/能源消耗總量。一般而言,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耗結構中占比越大,低碳化程度越高,反之就低。

      2.2碳排放量碳排放量是衡量單位、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最直觀的指標,它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單位、區域的“低碳化”狀況。在考查單位、區域的碳排放時,一般可選取碳排放總量、人均碳排放量、能源強度、碳強度4個指標進行具體評價。(1)碳排放總量。碳排放總量是指單位、區域在某一時期內所排放二氧化碳的總和,按照日本學者茅陽一的Kaya公式:碳排放總量=人口×人均GDP×單位GDP的能源用量(能源強度)×單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碳強度)。(2)人均碳排放量(碳足跡)。即單位、區域人均分攤的碳排放量,其計算公式為:碳排放總量/總人口數。(3)碳強度。單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稱碳強度(carbonintensity),其計算公式為:碳排放總量/能源消耗總量。能源種類不同,碳強度就不同。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強度最高,石油次之。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源有一定的碳強度,而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都是零碳能源。

      2.3碳匯建設與交易碳匯一般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說是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貯存庫和緩沖器,在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獨特作用。因此,我們主要選取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覆蓋率作為主要評價指標[3]。(1)森林覆蓋率。森林覆蓋率越高,則森林的碳匯作用越強,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強,對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濃度的作用也越強。森林覆蓋率是反映區域碳匯的主要指標。具體計算方法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森林面積/土地總面積。(2)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市是工業經濟的主要所在地,也是碳源的核心區。城市碳匯對城市碳源減排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城市綠化覆蓋率越高,城市碳匯水平越高,對城市碳源的抑制作用越強。具體計算方法為: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城市建成區面積,其中綠化覆蓋面積包括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道路綠地、風景林地等的綠化種植覆蓋面積、屋頂綠化覆蓋面積以及零散樹木的覆蓋面積。(3)碳匯交易。碳匯建設關鍵是建立碳交易體系,通過交易才能變現,通過變現才能形成財源,解決林業再發展的投入機制問題。研究并制定我國與國際接軌的林業碳匯交易政策和項目管理辦法,這一指標可考核政府和企業碳匯造林、碳匯計量與監測、碳匯交易、項目運行規則和程序等全過程。

      2.4碳排放權交易碳交易的活躍程度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又一標志。因為碳交易主要是指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如果某地低碳經濟發展較差,甚至沒有,或者沒有低碳項目,那么該地就談不上碳交易了;相反,如果某地碳交易十分活躍,則該地低碳經濟必然繁榮,優勢與潛力必然巨大。(1)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設。實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途徑,目前國際上尚未建立全球性的碳排放交易體制,我國應當盡早全面鋪開這一制度,以推動國內生產部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廣清潔能源,這樣既可以保證能源的戰略安全,又可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因此,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建立與健全這一定性指標,為評價碳排放交易的發展程度提供了制度考量依據。(2)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交易所是實現碳排放交易的平臺,目前,我國已成立了四個碳排放交易所,從國際實踐來看,歐洲、美國、新西蘭已存在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全球碳交易市場可能在2016年正式形成。碳排放交易所的建設數量、質量和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碳排放交易的活躍程度,數量和規模可以定量分析,而質量可以用定性分析。為便于可比,也便于收集數據,一般主要選取碳排放交易所的“碳單量”交易金額作為主要評價指標,“碳單量”交易金額越大,則碳交易越好。

      2.5低碳意識和行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曾說:“在二氧化碳減排的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當前我國公眾的低碳意識和參與仍顯得不夠積極,雖然一些大中城市的居民已越來越對大氣質量差、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噪音擾民等抱有怨言,但并未從自己身旁的小事做起,沒有公民的積極參與。公眾對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是否做到“知行統一”,可以用低碳認知度、低碳行動力這等指標評價。(1)公眾低碳認知度。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先徹底了解它,低碳認知度就是反映公眾對低碳生活、低碳技術、低碳經濟的認知狀況指標,可通過低碳認知的廣度和深度進行評價。(2)公眾低碳行為力。指特定狀態(特定年齡、特定地點、特定時間等)下,公眾所能夠想到、并能夠做到低碳生活的能力。公眾只有通過提升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才能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這一指標具體可用公眾低碳生活、消費的參與度評價。以上評價指標體系是基于“低碳經濟是一個涉及能源、環境、經濟、文化的綜合性問題”的內涵基礎之上,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原理而提出來的,在評價時,根據需要對不同指標可進行全項或數項加權求和,即可評價低碳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另外,可以通過比較各個指標值進一步分析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政策制度改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