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編研與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職院校應發揮檔案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強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編研與應用,營造一個弘揚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廣大師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促進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發揚光大。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匠精神;檔案編研;檔案文化
《大國工匠》記錄片2015年5月起在中國內地播出,它講述了24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工匠人物的事跡,展示了他們對職業信念的堅守和對品質的不懈追求。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的概念,強調了它對品質革命的重要性。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他又一次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1〕。由此可見,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當代中國社會已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的背景之下,培育和強化工匠精神顯得極為迫切。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陣地,高職院校弘揚工匠精神,既是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時代需要,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高職院校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然而,由于傳統觀念、社會變遷等多種原因,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漸漸淡化,甚至缺失〔2〕。工匠精神的培育在高職院校還存在著現實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工匠精神社會氛圍尚未形成、工匠精神校園文化培育仍然不夠〔3〕。鑒于此,我們應當在全社會尤其是高職院校加強工匠精神人物事跡宣傳,營造一個弘揚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一、新時期工匠精神的內涵
關于工匠精神的內涵,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界定,但基本涵義大致相近。一般認為,工匠精神是屬于職業精神的范疇,是對工作的執著、對所做事情和產品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4〕。應當注意,工匠精神不僅適用于制造行業,也適用于管理、服務等行業。杰出工匠在我國自古有之,古代的魯班、庖丁以他們高超的實踐技藝詮釋了這一優良品質的內涵。在新的時期,我國面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質量革命將貫穿于建設制造強國的全過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弘揚工匠精神、發揮工匠精神人物的引領作用是職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
二、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設立
檔案具有天然的文化屬性〔5〕,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獨特的作用。高職院校有一些活躍在教學、生產一線的模范人物,也有一些在創新創業大賽或技能大賽中斬獲大獎的優秀學生。他們是工匠精神的代表,為他們設立工匠精神人物專門檔案,通過宣傳展示,全面反映他們在教學、生產等行業成長奮斗的軌跡,可以發揮他們的榜樣示范作用,在高職院校營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工匠精神人物檔案與傳統的名人檔案在收集對象、收錄范圍、主要特點和用途方面有所不同。一些高職院校設有名人檔案,但傳統的名人檔案收集的對象是學校歷年來培養的知名校友,他們有的是國家機關、單位或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有的在中外學術界頗有建樹,還有的成功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這些名人檔案主要反映他們在各行各業取得的成績或做出的突出貢獻,目的側重于校史宣傳。而工匠精神人物檔案收集的對象以工匠精神為主要標準,收集的內容以奮斗歷程或富有啟發性的成長故事為重點,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發揮工匠精神人物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二者的主要差異見表1所示。目前,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存在著內容不全、系統性不足等問題。雖然有部分模范人物的突出事跡報道,但常常零散地分布在報紙、雜志或電視節目中。當我們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教育時,常常發現缺少現成的、有效的資料。因此,加強工匠精神人物檔案建設應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三、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編研的意義
(一)完善館藏結構
高校館藏檔案中政務類檔案數量占多,而生動反映師生員工工作和學習等具有豐富人文特色的檔案資源卻不足,這是難以適應校園文化建設需要的〔6〕。早在2008年,教育部、國家檔案局頒布的《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規定,要利用檔案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檔案的文化教育功能〔7〕。如今,人文特色檔案的不足已在實際上限制了檔案文化教育功能的發揮。職業院校根據時展的客觀要求,加強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建設,一方面可以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資料,為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另一方面也能充實人文類檔案資源,完善學校館藏檔案結構。
(二)宣傳學校特色
為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設立檔案是宣傳學校辦學特色的有效措施。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大量具有工匠精神人物的指導和幫助。為了有效利用和共享優秀人才資源,近年來,各地出臺了一些政策,鼓勵高職院校從企業聘請一部分能工巧匠充實到教師隊伍,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這些來自企業的能工巧匠嚴格來講不屬于學校人事編制,學校通常不會為他們建立檔案,但是他們卻是實實在在地為學校的教學工作出力,而且是學生技術技能培養中不可缺少的資源,是教師隊伍中表現突出而靚麗的一部分。為他們建立檔案,是展示學校師資力量、宣傳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措施,充分體現了學校對于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
(三)營造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氛圍是影響學校優良校風、學風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匠精神人物檔案記錄了各個行業有一定知名度人物的優秀事跡,他們對于工作的態度和對行業的熱愛,往往體現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對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進行建檔、編研和宣傳,可以營造一個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良好校風和學風的形成,為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和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樹立榜樣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工匠精神人物檔案最大的作用是給師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是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和成才教育的極好素材。工匠精神人物檔案除了介紹人物的成果和貢獻,更重要的是記錄他們的成長軌跡和典型故事。師生通過了解身邊的優秀人物及其事跡,可以激發出他們奮發努力的信念,同時,這些人物的成長軌跡也可供廣大師生學習和借鑒。對工匠精神人物的事跡進行挖掘和加工,編制成工匠精神人物檔案,可以充分發揮檔案的育人功能,給師生的成長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
四、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編研的路徑
(一)工匠精神人物的遴選
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大體分為兩類:一類來自在編教師或學校聘請的能工巧匠,一類是在校的優秀學生或剛畢業的杰出校友。對于第一類工匠人物遴選,應結合工匠精神的內涵,從師資隊伍或有關行業中選擇技術技能型領軍人物,要求在一定崗位上技能熟練、技藝高超(甚至掌握某些絕技妙招)、道德(師德)高尚、社會影響力廣泛。第二類人物,要么是參加技能大賽獲得省級一等獎或國家級獎項的學生,要么是在創新創業中表現突出,畢業后迅速在所從事行業中取得成就的校友等。雖然他們還是在校學生或剛畢業不久,但是他們對于工匠精神職業意識的領會和實踐、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都領先于其他學生。工匠精神人物的遴選應堅持標準,寧缺毋濫,不拘泥于學歷、資歷。遴選的過程是動態的、周期性的,應根據教學工作需要和行業發展適時加以完善和增添。要充分協調學校教務、人事、學生工作和二級學院等部門,將在教學、科研、生產實踐等一線中突出的工匠精神人物(包括教師和學生)遴選出來。
(二)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編研
工匠精神人物遴選后的主要任務是為他們建立檔案。不同于教學或基建等其他檔案的編研,工匠精神人物有的來自校外企業,有的是在校優秀學生或剛畢業的校友,他們除了自身的個人檔案外,基本沒有專門反映工匠精神的人物檔案,甚至連收集的規范也沒有。因此,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編研涉及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制定工匠精神人物檔案收集規范。應當召開專題研討會,圍繞發揮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育人功能這一根本目的,參考《檔案法》的有關規定,協商討論并明確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收集范圍和收集要求。收集范圍除了包括工匠精神人物的基本信息,所在行業的突出事跡,獲得的各種技能獎狀、證書,媒體報道的文字、圖片或視頻資料外,還應著重整理工匠人物的成長軌跡,尤其是反映他們克服困難、奮斗拼搏的成長故事;因為這些典型事例往往是他們成為行業領軍人物的關鍵因素,具有較大的啟發或借鑒意義,是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核心內容。第二,確立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收集方法。一是在全校范圍內征集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通知,動員各部門支持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收集工作。二是廣泛收集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報道素材。三是安排專門人員對工匠精神人物進行訪談,了解他們成長、奮斗過程中的典型故事,以紀實的方式撰寫工匠精神人物事跡報告。有條件的還可拍攝“工匠精神人物成長之路”專題影像。第三,工匠精神人物檔案資料總纂。工匠精神人物檔案材料經過收集、整理、編研之后,還需要按照一定的體例要求,對編研成果進行格式和結構上的完善,然后進行審定和核校,以確保檔案的體例統一、內容正確。對于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立卷,可以根據不同學科,以個人為單位給予分類號,并編制目錄以方便查找。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收集范圍廣、內容細,其內部涉及教務、學工、宣傳、人事等部門及各二級學院。而對于企事業單位的能工巧匠,檔案的收集還涉及對方單位的人事、工會、宣傳等部門,甚至包括其家人、親戚。為了保證檔案的質量和編研檔案的實用性、示范性,編研人員需要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尤其是人物的訪談過程,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挖掘更多的信息資料,使工匠精神人物檔案內容充實。
五、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利用
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利用有多個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舉行檔案專題展覽
高職院校檔案部門應在檔案編研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工作重點,適時地開展工匠精神人物檔案專題展覽,通過檔案館室展示、校園櫥窗展覽、工匠精神人物介紹讀本等形式,擴大工匠精神人物的知名度,弘揚學校工匠精神校園文化,提升廣大師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師生向身邊的工匠精神人物學習,發奮圖強,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技能水準。
(二)建立網絡宣傳平臺
當今世界網絡技術發達,互聯網是廣大師生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基于這一現狀,工匠精神人物檔案除了選取傳統的檔案展示方式外,還應建立網上宣傳平臺,通過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將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編研資料加以。在開展一些重要活動時,如學校技能大賽報名準備和訓練階段,可讓先前的獲獎者在網上與同學進行互動交流,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立體、互動的宣傳方式,擴大工匠精神人物的影響力度。
(三)開設檔案人物講座
高職院校為工匠精神典型人物設立專題檔案是開展工匠精神教育的第一步。為了更好地發揮工匠精神人物的榜樣和示范作用,擴大他們的影響,可不定期邀請工匠精神人物開設講座,使師生近距離地了解工匠精神人物,加深師生對工匠精神內涵及其重要意義的理解。通過不斷地宣傳,使工匠精神對師生的影響從基礎層(倫理和職業道德層面)上升到中間層(人生觀、價值觀層面),再內化并上升到核心層面(人生信仰和工作藝術層面)〔8〕,這是工匠精神檔案人物宣傳的最終價值追求。總之,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編研在當今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一工作與傳統的名人檔案有聯系但又有區別,因而在編研工作中有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工匠精神人物成長歷程的撰寫要求具有啟發性和示范性。一些能工巧匠的檔案材料收集或事跡撰寫還會涉及兼職管理或隱私保護等問題,需要協調多方面的關系。作者期望高職院校工匠精神人物檔案的編研工作不斷加強,能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EB/OL〕.(2018-02-27)〔2020-09-05〕
〔2〕李云飛.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回歸與重塑〔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7(3):34-38.
〔3〕施玉梅.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培養路徑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1):10-15.
〔4〕陳超群.高職文科類專業工匠精神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河北職業教育,2019(2):31-35.
〔5〕陳明.社會記憶背景下檔案文化功能實現層次建構〔J〕.檔案與建設,2019(1):30-34.
〔6〕汪潔.新時期高校檔案文化建設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8(22):159-160.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EB/OL〕.(2008-08-20)〔2020-09-08〕.
〔8〕吳宏彪.工匠精神課件〔EB/OL〕.(2017-04-18)〔2020-09-05〕.
作者:成小芬 單位:南通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