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環境監測微課開發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目前“環境監測”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開發課程微課的必要性,并對課程微課的內容選擇、教學設計和微課制作進行了開發探索。
關鍵詞:高職;環境監測;微課;開發
“環境監測”課程是高職工業分析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強,課程的開設對培養環境監測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以下幾點常見問題:一是在實際環境監測工作中,環境監測覆蓋了水質、大氣、固體廢棄物、土壤、噪聲等眾多對象,各監測對象也有很多監測指標,但由于一些客觀條件如課程課時的限制或實驗實訓條件的限制等,課程項目一般選擇環境監測中具有代表性且可操作性強的項目,但課程結束后還有很多指標監測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二是高職院校受師資力量的限制,往往采取大班制上課,一個班學生人數三四十個人,由于教學儀器設備的臺套數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學生分組來完成監測任務,每位小組學生雖然都參與了整個項目的監測任務,但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練習;三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儀器設備的操作,會有一部分同學因距離遠導致看不清,影響教學效果。
1“環境監測”課程微課開發的必要性
微課是為支持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新型個性化學習方式和網絡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趣味化、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1]。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下,微課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網絡流媒體、符合網絡時代學習者注意力模式等優勢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課程微課的開發順應時代需求,微課的這些優勢也恰好可以解決“環境監測”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一些環境要素比較重要的,但目前課程內容中沒有涉及到的監測指標,教師可以聯合環境監測人員共同開發拍攝相關微課,供學生課后拓展學習,縮短學校教育與實際崗位的距離。由于課時限制,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得到充分練習的,學生可以通過在課后反復多次觀看微課視頻進行鞏固。對于儀器設備的操作,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放大、強調操作細節,既可以解決學生課堂上距離遠、看不清的問題,也便于學生根據需求隨時學習。
2“環境監測”課程微課的開發
2.1微課內容選擇。微課視頻是微課的核心內容,微課視頻的重要特點就是短小精悍,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時長一般為5~10min。目前,高職院校課程大都以項目化教學來推進。首先按照微課時長的要求將課程中每個項目涉及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劃分,然后根據知識點和技能點的難易程度、重要性以及學生的反饋等進行篩選,最后確定課程需要拍攝的微課內容以及數量。如“環境監測”課程中地表水水質物理性質測定項目微課劃分見表1。
2.2微課教學設計。微課的教學設計可以說是一種心智思維的過程,是微課的精髓,思維導圖是能夠將心智思維圖形化的一種解決方案[2]。因此,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規劃微課框架結構,列出總體步驟、設計目的、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的微課教學設計,對教學環節、教學內容以及時間分配進行細化,完成微課腳本的設計。如“環境監測”課程中“pH計的使用”微課教學設計思維導圖見圖1,具體的微課教學設計見表2。
2.3微課制作。微課有錄屏式、實拍式、動畫式等多種形式,根據微課內容選擇合適的呈現形式。實驗操作或儀器采用實拍式,理論知識則采用錄屏和動畫相結合的形式,特別是在講解實驗原理時結合動畫演示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錄屏式的微課通常是錄制ppt課件,因課件的制作水平會影響微課的質量,因此教師需加強ppt課件的制作,制作好的ppt課件在錄屏軟件中錄制,后期加入相關字幕、片頭和片尾等,最后選擇格式導出即可。實拍式的微課技術性較強,微課質量受拍攝儀器、角度、光線、視頻剪輯、特效制作等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請專業團隊進行微課的拍攝和后期制作。
3結束語
通過對課程微課的開發和積累,在高職“環境監測”課程中逐漸引入“微課”,積極探索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在微課開發的探索過程中提高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的制作水平以及錄屏軟件的應用能力,加強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提高信息化素養。開發一個微課除了制作微課視頻,還要開發設計一系列配套的資源,需要教師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為達到更好的課程教學效果,需要開發出更豐富、更精彩、更吸引學生的微課,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鄭小軍.微課發展誤區再審視[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2):61-66.
[2]劉萬輝.微課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王寅玨 郁惠珍 湯俊梅 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醫藥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