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延邊人文環境改革思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延邊人文環境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延邊人文環境改革思考

      1

      經濟發展是一個地區人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質的前提,但是在人對社會有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人文環境作為上層建筑也是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之以前大大加快,人們在重視自然資源、生產要素稟賦等因素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時,反而人文環境的建設卻多少由于其傳承性、地域性等特點而明顯滯后。美國著名的經濟管理學家德魯克說:“今天,真正占主導地位的資源以及絕對具有決定意義的生產要素,既不是資本,也不是土地和勞動,而是文化。”人文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獨特的人文能夠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吸引眾人云集的同時,也會帶動當地旅游、餐飲、交通、商業等相關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進而推動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此外,一個地區的主體———人的價值取向、能力、素質等會左右著區域發展的潛力、方向和高度。地域文化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分為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兩種。直接作用即地域文化環境直接為人們的經濟行動提供原動力,使人們萌生行動的欲望與決心,并排除影響行動的心理障礙。間接作用則首先以創新精神,形成一種體制創新的先發優勢,間接地帶動經濟的發展。擁有同樣豐厚的文化底蘊,但文化氛圍的不同也會帶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明顯差異。延邊地處在中、朝、俄三國交界,作為東北亞的中心,憑借其特有的區位優勢,經濟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一個具有濃厚朝鮮族文化底蘊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延邊也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傳統和人格特征。延邊人文環境的主要定位及其作用是:

      1.1延邊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延邊是我國最大的朝鮮族集居區和東北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在延邊占總人口37.3%的朝鮮族人民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朝鮮族民俗風情和民俗文化,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自治州成立以來,延邊各族人民和諧共處,民族團結、邊防穩固、經濟發展、教科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模范少數民族自治州。延邊州現有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7個,文化館9個;專業藝術團體6個,專業演出劇場2個;文化廣場47個,鄉鎮文化站6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773個,農家書屋1044個,社區文化室382個;文化服務休閑類經營場所2285家;出版社4個,報社6個,出版9種報紙、21種期刊。全州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長期以來,延邊州堅持“雙百”方針,實施“雙精推尖”工程,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致力于中國朝鮮族文化藝術的創新與創造,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在國際、國內獲獎,“歌舞之鄉”、“文化之鄉”美稱享譽全國。1994年,延邊州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模范自治州”。

      1.2延邊是東北亞國際合作開發的前沿陣地,是我國《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窗口”。延邊地跨中、朝、俄三國之間,已成為東北亞區域經濟、人口、地理三個重心的交匯點,是我國東北溝通內外的重要窗口,是吉林省對外開放的前沿。延邊有總長768.5公里的邊境線,現有長嶺子口岸、圈河口岸、沙陀子口岸、圖門口岸、開山屯口岸、南坪口岸、古城里口岸、雙目峰公務口岸、延吉航空口岸、琿春和圖門鐵路口岸。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戰略的實施,把延邊州從邊陲推向了前沿,從末端變成了中樞,戰略地位凸現。

      1.3延邊是大雄大美長白山之腹地,素有“長白林海”和“中國天然藥庫”之稱的長白山區,是中國重要的木材基地、中藥材基地和大型礦泉水基地。長白山以“天池、瀑布、溫泉、峽谷”四大景觀聞名于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世界自然保留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首批5A級旅游風景區。延邊林區地處長白山山脈,是國家重要商品材和林業產業基地之一,是森林旅游、投資興業的首選之地。總之,雖然人文環境對延邊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地作用,但由于歷史原因,這些人文環境并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文化搭臺”作用,甚至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應該對這些主導資源進行挖掘,發揚對經濟發展有利的人文資源的作用,改造不利因素,不斷提高延邊的綜合競爭力。

      2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延邊人文環境的特性和其所處的地理、自然環境及社會發展歷史有很大的關系。

      2.1自然環境的陶冶

      延邊以“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地形地貌而著稱,在這大山環抱下成長起來的延邊人民自然少不了山里人特有的開門見山、誠懇、質樸、率真;此外,由于地勢而造成交通條件的不便利,人們在流動或尋找相對穩定的居所和賴以生存的土地時,總是歷盡千辛萬苦,伴山而起的小城鎮就是見證,依此鑄就了延邊人吃苦耐勞的特性,其特有的、讓人感動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經濟建設理念和朝鮮族村莊的“水稻文化”就是最好的見證。此外,圖們江、二道松花江、綏芬河和牡丹江的滋潤也讓延邊充滿了水的靈性,隨物賦形,適應性,無所不宜,沖決一切,是智慧和勇氣的結合,山水并存也鑄就了延邊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不過在這種近乎封閉的環境中長期生存的人們,不可避免的有一種保守、封閉的思想在里面,安定的生存環境是得來不易的。因此,一旦穩定下來就會安于現狀,不愿走出去,不愿與外界交流。

      2.2社會政治活動的影響

      延邊是“老、少、邊”地區。社會政治活動會對人文環境的形成產生影響。解放前,延邊有四多,即老黨員多、老干部多、參軍戰士多、革命烈士多。其人文環境的特性是“山山金達萊,村村紀念碑”。1952年9月3日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區,1955年12月將自治區改為自治州。延邊地處三國交界,邊境線長,邊境村屯多。自治州建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延邊各族人民,通過工作重心的轉移,經濟和政治體制的改革,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在創建模范自治州、“興邊富民”工程、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開發、延龍圖一體化建設、《長吉圖規劃綱要》的實施等方面有了跨越式發展,使人文環境建設獨具延邊特色。

      2.3文化歷史的傳神寫照

      延邊的朝鮮族光榮革命傳統,孕育了其悠遠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使人們對這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很深的眷戀之情,因此養成了一種很注重文化知識教育、文明禮貌和情義的特點;此外,歷史上的幾次大移民,也是延邊人文精神形成的前導因素,移民的到來加深了本地文化的多樣性,也使得人們更能吃苦耐勞、有更多的包容性、更易于接受新事物,負面的則是由于多元的影響,帶來善變、信用不足等性格;此外,多元文化某種程度上也加快了這里的生活節奏,帶來一些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2.4宗教活動的恢復與盛行

      宗教是人們信仰一種超自然力量的社會歷史文化現象。從本質上講,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都有其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它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也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改變而逐漸發生變化以至最后消亡。延邊的宗教文化歷史悠久。“”中延邊寺廟教堂全部被占用或毀壞,宗教界人士和教徒群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黨的宗教政策遭到歪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撥亂反正,重申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延邊的宗教事業有了長足的健康發展。宗教活動的恢復和開展不僅滿足了信教群眾信仰活動的基本要求,激發廣大信教群眾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熱情,而且通過宗教界的友好交往,對外宣傳我黨的宗教政策,擴大我國的政治影響和國際聲望,尤其是向世界各地介紹延邊,宣傳延邊,為東北亞經濟和延邊經濟的發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如,敦化六頂山的正覺寺、圖們日光山的華嚴寺和琿春的靈寶寺等宗教建筑,已成為具有延邊特色的人文景觀和重要的旅游景點。

      3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變人文環境。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體制的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人文環境有所改善和發展。重要的是我們爭取和把握時代賦予的機遇,搞準發展定位,突出文化特色,注重投入建設,才能使人文環境發揮著推動延邊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

      3.1準確定位,明確新形勢下搞好人文環境建設的重要任務

      人文環境建設作為推動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延邊州的人文環境建設要想搶抓機遇,因勢而上,首先就要用更加寬泛的世界眼光,系統整體發展的戰略思維,把延邊州人文環境建設融于國家戰略的大局中思考,置于國際合作開發的大背景下謀劃,放在延邊州開發開放的大局勢上來推進。要從服務國家戰略的大局出發,以國家戰略的要求確定人文環境建設的發展任務,以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方向謀劃它的發展思路,以增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來確定它的發展方式和手段,進一步提高人文環境建設為推動區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為推進延邊州的開發開放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構筑合作開發的良好平臺,營造和諧互信的社會氛圍。

      3.2與時俱進,強化人文環境自身的功能

      正確認識延邊人自身所存在的優、缺點,并加以正確引導。基于所處的環境所形成的直接、誠懇、包容、自強不息、熱情豪爽、吃苦耐勞等延邊人的性格特征,是一種寶貴的人文財富,能夠對我州未來發展提供優質的勞動力隊伍。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除此之外的封閉保守、善變、信用不足、好安逸等不好的方面,在謀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也要正確引導人的思想,大力倡導社會主義價值觀取向,不斷革新,不斷提高自身品位,陶冶人民群眾的情操,振奮精神、激勵斗志。

      3.3實施“人才強州”戰略,營造人文環境精品的氛圍

      利用延邊現有的延邊大學良好發展勢頭以及在國家發展計劃《長吉圖規劃綱要》中的重要地位作為首要吸引因素,配合各種優厚的待遇政策吸引人才進延邊。并且要在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原則基礎之上,努力營造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環境。除了從國內外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延邊人文環境以外,也不能忽視自有人才的挖掘、培養和使用。一個地區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隊伍建設需要一些高質量的培育機構,主要是提高辦學層次,加強整體辦學實力,提倡高校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培養有分析能力、獨創能力、挑戰能力、基礎知識扎實的全面性人才,重點,打造在全國有知名度的高等學府,進而也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吸引全國各地的精英人才。

      3.4謀劃文化產業的發展,彰顯延邊人文環境的魅力

      要精心組織實施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精品、文化惠民、文化產業成長四項工程。在保持優勢產業強勢發展的同時,重點打造文化產業,發揮其對延邊的宣傳、影響力。文化產業,可以通過內含于文化產品中的觀念、精神、知識等因素,來傳播文化,啟迪人的心智,提高民族文化的競爭力,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目前,延邊原有傳統的文化產業如出版發行、版權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廣播電影電視服務的發展步伐加快,而以網絡文化服務為主的動漫、網絡、數字傳媒等新興文化產業正在興起。應該抓住網絡普及化的有利時機,擴大其開放力度,并聯合延邊各地區的民族文化特色,形成相關產業的規模經濟。重點是要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的融合,增加旅游產業的文化內涵。在民俗旅游業的研究開發方面,尤其應重視旅游商品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服飾的研究開發、民族日用品的研究開發、民族體育事業發展、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民族飲食文化的產業集群化、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方面積極謀劃。以產業的發展展示文化的魅力,以文化的魅力提升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延邊醫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延邊新聞出版局

      延邊農業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吉林省延邊農業科學研究院

      延邊黨校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共延邊州委

      www.亚洲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wwwxxx亚洲|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性猛交XXXX|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