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鄉村發展中環境問題與治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發展中環境問題與治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村發展中環境問題與治理

      2004年底,平涼市崆峒區核定全區農村達到飲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口為11.86萬人,飲水不安全人數為18.91萬人,占全區農村人口的61.46%。經省級復核飲水不安全人數為14.05萬人。復核飲水不安全類型為氟超標2.12萬人,污染水6.04萬人,細菌水1.57萬人,水量不達標1.34萬人,取水方便程度不達標2.07萬人,水源保證率不達標0.91萬人[2],農村飲水安全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

      農業的自然資源越來越短缺隨著平涼市的發展,耕地嚴重短缺。截至2006年年底,平涼市耕地減少418.5公頃。其中,建設占用耕地280.67公頃,占全市耕地總減少量的67.07%;農業結構調整占用耕地28.67公頃,占耕地總減少量的6.85%;生態退耕占用耕地87.25公頃,占全市耕地總減少量的20.85%;因耕地棄耕、修建農村道路和生產道路等造成耕地減少21.91公頃,占耕地總減少量的5.23%。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城鎮化的發展、城市的擴張、各種建設是引起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另外,農村自身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耕地減少。隨著農村的發展,水資源的短缺比耕地資源的短缺更為突出。平涼市水資源總量約16.69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約76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只有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另外,由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全市涇河等主要河流1086.5公里中,六類、五類水質河長達30.1%。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使水資源短缺問題更為突出。這無疑給平涼市本就不富裕的水資源雪上加霜。水資源短缺成為平涼市農業發展越來越嚴重的制約因素。

      生態的惡化導致農業生產條件也不斷惡化經過長期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平涼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初步控制緩解,但生態問題依然比較嚴重。生態恢復的數量型增長與質量型下降并存,生態要素人工化趨勢加劇,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生態功能不明顯。水資源短缺,生態平衡失調,農村面源污染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農村生態環境是農民重要的生活環境,農村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生活條件。以農村能源為例,由于煤炭價格較高,大多數農戶無法長期負擔,新能源又未普及,所以廣大農民“就地取材”,將村前村后的植被“一掃而盡”,以便節約生活生產成本。如平涼市的靜寧莊浪兩縣,年均鏟草皮面積占“三荒地”面積的74%,約有13%的農戶要常年收拾柴火,每年約有90萬噸秸稈被焚燒。燃料緊缺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平涼市水土流失面積約9859.6平方公里,年泥沙流失量約7471萬噸[3]。由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加劇,土地荒漠化面積增加,自然災害日益頻繁,形成“廣種薄收糧不夠,山大草稀牲畜瘦”,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

      環境污染平涼市農村環境污染除了城市、鄉鎮工業發展帶來的越來越多的工業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以及城市、農村發展帶來的越來越多的生活廢棄物之外,農業自身對環境的污染也非常突出,最主要的是大量無機物投入耕地之后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質的大量殘留。平涼市主要是化肥和農藥的污染。近幾年經過治理,化肥施用強度已經降到了266公斤/公頃,農藥施用強度0.45公斤/公頃[4],但還是超出了在一些發達國家被認為的化肥使用的安全上限225公斤/公頃。因此,導致土壤的有害物質殘留非常嚴重,同時也造成了農產品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這就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平涼市農村環境治理的對策

      ㈠加強環保宣傳,轉變農民觀念廣大農民群眾既是農村環保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做好農村環保工作的主力軍。可采取多種方式和途徑通過宣傳轉變農民觀念。可充分利用廣播、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采取制作播出專題片、刊登公益廣告、設置戶外宣傳牌、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散發宣傳資料、展出宣傳牌、編發手機短信等形式,廣泛宣傳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大力宣傳農村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及重大意義。結合實際,引導農民把環保工作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㈡建立健全農村環保制度要把城市和農村的環保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為使農村環境管理有法可依,就要建立涉及農村資源與環境保護、農產品生產安全和鄉鎮企業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針對農村環境管理體制不健全、缺少環保機構,要設置專門機構,充實環保人員。同時,積極培育民間環保組織,有利于環境控制與監督,節約管理和監督成本。農村環境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則要求創新環保機制,保護農民的合法環境權益。

      ㈢加大對農村環保的投入政府對農村環境建設的投入有限,只能通過間接方式增加投入。首先,通過各種方式增加農民收入,使其有能力改善居住環境。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生態無公害農業,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樹立自己的品牌,對于發展農村環保事業和增加農民收入可謂一舉兩得。其次,創新環保融資機制,引導社會參與,建立與公共服務籌資相聯系的財政保障體系,可以解決部分資金。再次,依照“誰得益、誰付費,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明確污染責任和收益權利,通過市場交易獲益權和排污權,可以補償遭受外部污染的農業和農村。最后,增加針對農村地區和鄉鎮企業的研發投入,降低污染和消耗,從而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

      ㈣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解決農業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應用無污染、無公害和節地、節水、節能等農業生產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實現區域內的循環發展和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提高資源使用率。要轉變農業經濟發展傳統理念,在農業生產中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

      ㈤嚴格控制農村地區工業污染嚴格控制農村地區工業污染,優化農村工業布局,推進污染集中治理,嚴格環境準入,防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鄉鎮企業布局分散、規模小、資金實力弱、技術水平低,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要重視環境規劃和治理。加快推動農村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平涼地處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的西部地區,農村環境不但對農村發展非常重要,對于城市發展也同樣重要。國家提出經濟要又好又快發展,農村也要又好又快發展。所以,在平涼農村區域發展中一定要重視環境問題,最終實現城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作者:田進單位: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欧洲亚洲国产清在高|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