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生態性趨向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拿來主義的盛行阻礙了生態性發展
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發展相對與西方發達國家相對較晚,在傳統環境藝術設計對經濟發展的阻礙作用日益凸顯的情況下,盲目效仿西方文化發展的現象頻繁出現,這不僅助長了西方文化無節制的向我國傳播,而且嚴重抑制了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一味模仿、搬用,不考慮我國的實際國情和區域的特點,所創造的環境藝術設計不能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吻合,這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產生“時尚”的假象,但長時間得不到控制就會造成整體設計失去我國特色。
(二)本土生態文化被忽視阻礙了生態性發展
拿來主義得不到有效控制直接導致我國的本土文化被抑制,甚至被迫逐漸消失,生態性發展就是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自然與人文相結合,而盲目跟隨西方環境藝術設計而不考慮設計區域的實際情況,忽視地域之間的差異性,必然不能真正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總結出很多有價值的經驗、創造出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而本土文化的消失必然導致整個民族失去發展靈魂,更不可能實現持續發展。
(三)對傳統生態建筑的破壞阻礙了生態性發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藝術設計經常以破壞傳統生態建筑作為城市發展的代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態性發展,生態建筑多分布在城市周邊或偏遠農村,是區域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文風俗與地理環境高度結合的產物,反映了區域的自然生態系統,隨著傳統生態建筑的破壞,鋼筋混凝土建筑逐漸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區域的自然生態系統,環境成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
(四)消費主義的過分參與阻礙了生態性發展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原存在于上層階級的消費主義開始向普通群眾發展,消費需求的增加直接決定了市場交易更加頻繁,隨著消費意識的逐漸加深,環境、資源等面臨的壓力逐漸加大,環境藝術設計不得不為了滿足消費需求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畸形的消費觀和畸形的環境藝術設計得不到國家的重視,不然導致其發展方向被扭曲,現階段西方發達國家均采取針對措施抑制消費膨脹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引導程度,但我國現階段在此方面仍是空白。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趨向發展的有力措施
(一)積極吸收外來生態性發展的成功經驗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要理性對待,不能為了短期利益而盲目照搬西方國家的設計,這樣不僅不利于我國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很可能會將兩者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所以在借鑒西方生態性發展的成功經驗的同時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我國的古典美學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創造出真正符合我國環境藝術生態性發展的設計,調動我國本土設計師的積極性,保證其持久發展。
(二)加大本土生態文化的發展力度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提高,西方國家不惜利用文化傾銷磨滅國民意識,在環境文化設計盲目跟風的過程中大量不倫不類的作品出現,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而且破壞了區域的整體美感,例如北京作為我國幾朝古都,一直以大氣恢弘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色調”,而中央電視臺新辦公大樓的出現打破了其城市的整體設計,不僅沒有給人現代建筑的時尚感,反而因無法融入城市建筑風格而飽受爭議,由此可見本土生態文化是生態性發展的必然選擇,拋棄它生態性發展必然無法實現。
(三)正確對待傳統生態建筑
傳統生態建筑不僅體現了區域的民風民俗和自然環境,而且聚集了區域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沉淀,所以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在建造或改建,不能盲目的拆毀,傳統生態建筑具有不可復制性,損毀后其歷史價值將徹底消失,甚至使區域的特色也隨之消失,所以要正確、慎重對待傳統建筑,例如北京菊兒胡同舊區改造工程就是成功的設計案例。
(四)盡量控制消費主義對生態型發展的操縱力度
“消費主義”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比較盛行,我國“消費主義”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響,所以要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生態性發展首要措施就是正確對待西方外來文化,樹立具有我國特色的本土文化,為居民建立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本、以綠色為本的消費觀念,是生態性發展的必然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只有將城市與自然的高度和諧作為發展的方向才能夠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才符合時展對城市建設提出的新標準,雖然現階段生態性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這并不能改變其生態性趨向,通過有針對性的改進,其生態性發展將更加順暢。
作者:孫梅 單位:邵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