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火山生態旅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旅游開發實證研究
(一)公園概況
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創立于1971年1月25日,屬于火山山脈中部自然保護區(ACCVC),位于首都圣何塞以北45公里,占地約6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點為2708米,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3500mm。盡管2009年哥斯達黎加地震對山路有所破壞,但目前仍然有便捷的道路可抵達火山口。波阿斯為成層火山,山頂有三個火山口,主火山口深300米,直徑約13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火山口,為活火山,有小規模的噴氣活動,火山口底部形成一個硫磺湖,直徑300米,深40米,水溫介于20-50攝氏度,酸堿度小于1,湖水顏色在灰色、綠色、綠松石色間變換。湖內無生物,火山口周圍無植物生長。該活火山口東南部有一個更古老的死火山口,雨水在火山口中央形成碧綠的湖泊,曾居住在這里的土著人為湖泊取名Botos,該湖直徑400米,深14米,在其周圍生長綠色植物。第三個火山口位于活火山北部900米,南側已被毀壞。在植被方面,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的代表性雨林為山地雨林和亞山地濕潤林,可分為四個主要生物群落:云霧林、濕潤林、矮林以及火山口周末植被稀少區。憑借其優美的自然風光,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目前已成為哥斯達黎加接待游客最多的自然保護區。
(二)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的開發策略
1、結合自身區位特點
進行科學的開發與規劃旅游開發,規劃先行。要開發一個旅游景區,首先要編制總體旅游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一個規劃是否科學,關鍵是看它是否符合景區實際,是否突出了景區的個性和特色。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在其開發規劃過程中充分突出了自身區位和資源特點。首先,從區位來說,其最大的優勢是靠近美國的地理位置,對于吸引北美發達國家的游客以及赴美旅游的外國游客十分有利。因此,公園雖地處拉美,但在管理和服務上卻按照較高的標準設計,以充分滿足北美及世界各地游客的要求。其次,從景區特色來說,其最大的優勢來自于獨特的自然資源,公園在規劃上就以生態旅游定位,強調原始性和人與自然的結合,把開發與資源的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再次,公園在開發自然資源的同時并沒有忽略哥斯達黎加完整而獨具熱帶和拉美文化特色,從而將文化元素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形成了以生態旅游為特色,哥斯達黎加文化為特點的獨特優勢。
2、充分利用各種外部資源推廣生態旅游
首先,該公園結合其生態資源豐富的特色,大力爭取多方支持,充分利用了國內外各種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有利資源,為其開發建設的先進性、系統性和科學性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成立之初,公園便得到了該國的“火山山脈中部地區發展基金會”的支持。這一基金會是哥斯達黎加旅游業內十分重要的非政府組織,它致力于該國火山山脈中部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市場和環境教育的發展和應用,創立和傳達能夠改善國內和國際公共環境政策的信息,保持和推廣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通過基金會的支持、指導以及對同類公園的借鑒,使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在規劃和建設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作為哥斯達黎加國家自然保護區系統(SINAC)可持續旅游項目的一部分,公園獲得了美洲開發銀行的專項基金支持,為公園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證。其次,該公園在開發規劃的細節方面,積極吸納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建設管理。哥斯達黎加作為旅游大國,國內活躍著不少致力于旅游開發的公共組織和志愿者組織。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積極引進這些組織參與到保護區核心限制區域的管理中,推出不少環境友好型的旅游特色項目,既讓當地百姓獲益,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此外,酒店的服務水平是一個大型旅游景點服務水平的標志。公園通過引進華美達酒店的入駐改善了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和服務質量。
3、全面加強對居民和游客的環境教育發展生態旅游
離不開全社會、特別是景區周邊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環境保護教育十分重要。在哥斯達黎加,政府部門始終積極開展對廣大居民的教育,讓全社會參與到有組織的環境保護中。其中,“火山山脈中部地區發展基金會”作為發展火山地區旅游業的重要力量,更是將對火山山脈中部地區居民行為舉止的教育作為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居民與自然和諧相處。此外,該國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中也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內容。如1989年創立的Inbio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擁有為少年兒童免費開放的公園,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繪畫等讓小公民們從小熱愛野生動植物。各大書店里也都會有一個書架擺放自然書籍,介紹大自然的生物。全民的理解與支持,成為發展生態旅游的重要保證。
二、哥斯達黎加生態旅游開發
對中國的啟示我國的生態旅游主要是依托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這些國家重點保護的區域,生態系統保存相對完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植被和地貌景觀多樣,一些地方還同時是自然和歷史文化遺跡相融的區域,這些都為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頂層規劃引導不夠、多頭管理、風景區生態環境系統失調、專業人才缺乏、全民保護和參與意識薄弱等問題。哥斯達黎加在生態旅游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旅游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
(一)借鑒哥國發展模式
將發展生態旅游納入區域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作為發展中國家,哥斯達黎加成功體現了后發優勢。他們吸取先發國家先破壞后治理保護的教訓,及時遏制住環境惡化的勢頭。在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上遇到突出矛盾時,該國通過大力推廣《森林法》和森林生態補償制度,避免了自然資源的進一步破壞,又通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實現了保護環境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雙贏,直接從傳統農業經濟走向生態旅游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同樣面臨著在工業化進程中生態遭到破壞的問題,同時又存在著生態旅游發展不足、不健康的問題。為此,首先要進一步做好規劃(包括全國性的整體規劃和分地區的區域規劃)。不久前國家出臺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劃》從總體上體現了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規劃》按開發方式將國土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從發展生態旅游的角度看,應將限制開發區域(如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阿爾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態功能區等)以及禁止開發區域(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作為重點規劃區域,依托建設生態功能區的資源條件,發揮其提供生態產品、保障國家生態系統穩定的區域特色,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資源基礎,以科學先進的生態旅游理念為引領,提供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打造出一批享譽國內外的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使其成為帶動我國生態旅游業發展的龍頭,從而起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走出一條“保護即發展”的新路。與此同時,優化開發區域(如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地區等)和重點開發區域(如冀中南、東隴海地區等),作為城市化地區,雖然主體功能是集聚人口和經濟,但也應該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契機,保護好區域內的森林、草原、水面、濕地等生態空間,充分挖掘城市周圍旅游資源中的生態元素,發展以農場旅游、農家樂、采摘點、垂釣點等為代表的農業旅游產品及其他生態旅游產品,形成有相當規模、有特色的生態旅游產業。
(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重視外部組織的積極參與。我國與哥斯達黎加的國情不同。我國是政府主導的發展,政府掌握著更多的發展資源和組織資源,理應在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政府要在規劃制定、政策配套、法制建設、公共服務等等方面提供全面的發展支撐,克服目前引導、管理層次不高,分割、分散的缺陷。要充分借鑒哥斯達黎加的經驗,吸引和利用好各種國際組織和國內民間組織的力量,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激勵和優惠措施,以吸取其先進理念,吸引其充裕的資本,借助其優質服務管理的能力,有效地動員各種外部組織參與到生態旅游的服務中來十分重要。例如,哥斯達黎加氣象部門提供的天氣信息可以讓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的游客避開大霧,在最佳時間上山領略火山口的景觀;哥斯達黎加火山與地震監測臺所提供的地質信息又能為游客的參觀提供安全保障。此外,美洲開發銀行的資金支持、志愿者組織對景區的協助管理都對該公園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開展生態旅游宣傳教育
建設生態旅游人才培養體系。要在全社會,特別是景區居民中開展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宣傳教育,確保生態旅游的和諧氛圍。更為重要的是,發展生態旅游亟需一批具備生態學、旅游學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我國的旅游專業院校應以此為契機建設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一方面是對未來的旅游從業人員在此方面加強專業訓練,培養一批生態旅游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景區和旅游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進修,提高他們的旅游管理能力。
三、結語
生態旅游是旅游業特別是以自然景觀為基礎的景區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我國目前在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是只要不斷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并加以創新,就一定能夠形成更好的發展策略,促進生態旅游發展,為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王青妍單位: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國際導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