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的應用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的應用

      摘要:通過對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含義的闡述,分析傳統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應用的意義,提出深入研究和挖掘、注重傳承和發展兩個原則。文章將傳統民族文化符號按照符號學的方法分為顯性符號和隱形符號,從中國傳統吉祥色彩、中國傳統造物藝術、中國傳統紋樣圖形及忠孝文化等方面,分別對顯性及隱性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相關探索。

      關鍵詞: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包裝設計

      商品包裝作為商品銷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意義上是商品無聲的推銷員,因此對商品包裝的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包裝設計的創意性也往往成為商品售賣的關鍵。傳統民族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體現民族文化觀念、思想、情感、精神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傳統藝術文化的精神觀念、思想意識及民族獨特的審美心理,是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傳統民族文化符號與包裝設計的融合既有利于包裝設計的創新發展,使包裝設計呈現出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質,表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也有利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1傳統民族文化符號的闡釋

      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認為文化是符號的形式,人類的文化藝術是符號化的行為與思維的共同產物,是符號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特征。他提出“所有一切文化形式都是符號形式”,人類創造的文化活動都是一種符號化的形式表達。文化符號系統表現的不是個人情感,而是人類普遍情感,是人類普遍情感的物質載體,文化符號就是記錄、傳遞、保存人類文化活動的媒介。羅蘭•巴特在功能符號概念上認為符號體現的是一種指代關系,即用一個符號指代另一個符號。符號的指代關系分為能指和所指,能指即純相關物,所指為事物的意義再現,是符號的使用者通過符號所指的“某物”,能指與所指是符號的兩個相關物。“意指”則可以理解為是將能指與所指結成為一體的行為過程,該行為過程便產生了符號。民族文化符號是指一個民族或區域的社會群體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而形成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符號,它是該民族的思想觀念、情感、文化藝術、審美情趣和心理結構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民族情感表達、民族文化傳遞的主要載體。民族文化符號的形式很多,包括圖像符號、結構形式符號、風俗習慣符號、禮儀符號等。例如,燈籠作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符號,代表的幸福、吉祥、紅紅火火等寓意,其中能指即燈籠本身的造型、色彩,所指則為背后的寓意,而燈籠則成為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系符號;符號的意義來源于深層次的文化結構,這種文化結構具有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特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極為豐富深邃的符號學內涵,將傳統民族文化符號與當代包裝設計相結合,能夠不斷地為包裝設計的創新提供靈感和源泉。

      2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2.1深入研究和挖掘

      設計師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在研究和發掘上下大力氣,才能在包括包裝設計在內的設計領域中發掘傳統民族文化資源,并將其合理、巧妙的融入到包裝設計中去,在突顯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質的基礎上提升包裝的文化價值。注重設計的現代感和實踐性,在運用的時候進行創造性傳承和創新型發展,為包裝設計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的同時使中國傳統文化也可以獲得新生,實現在新時期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2.2注重借鑒與結合

      傳統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不是機械性的對于傳統文化的生搬硬套,也不是一味的為了懷舊或者傳承,而是在借鑒和汲取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實現包裝設計的創新。設計師可以對諸如風土人情、經典故事、忠孝禮儀、圖形符號、傳統色彩、傳統工藝等傳統民族文化符號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和再創造,經過提煉、強化以及重組等之后使其與現代視覺審美形象相契合,進而創作出既具有傳統文化內涵又具有時代精神以及現代氣息的作品。

      3傳統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顯性形式,即用直觀的視覺符號將民族文化內涵呈現出來,主要有圖式或形態、色彩、結構、造型、肌理等表現形式,很容易被大眾識別、理解和記憶。另一種是隱性形式,即沒有具體的物理形態,形式比較含蓄,人們對其認知和理解的過程是逐漸的、間接的、階段性的、有一定發展形成過程的。

      3.1顯性文化符號的應用

      3.1.1中國傳統吉祥色彩

      在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中,色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同的顏色象征著許多不同的意義,而同一顏色在不用場景應用也往往意義不同。傳統民族文化中色彩既是觀念的、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審美的,它不僅訴之于視知覺,同時還受到文化傳統和環境的制約,一些地區特定的色彩搭配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象征。比如,象征喜慶和吉祥的中國紅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典型代表,其色澤鮮艷、寓意吉祥,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在印章、燈籠、春聯等生活各方面廣泛應用。喜愛和崇拜紅色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情愫,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中國紅也深受現代包裝設計師的青睞,設計師可以結合產品形象和產品屬性將紅色合理的融入到產品包裝設計中,在包裝整體或者局部進行合理的運用,以實現以色奪人、吸引人們注意力的目的。“中國紅”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有效運用有許多經典的案例,諸如飲料、茶葉等很多商品都是采用中國紅包裝設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發現“中國紅”的包裝設計比比皆是。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設計師要對各種色彩的含義以及視覺知覺感受有準確而深刻的理解,并切實把握好產品形象、產品屬性與包裝色彩之間的和諧性,在突顯包裝色彩個性與情感表達的同時產生積極的心理作用,進而激發情感共鳴,獲得人們的喜愛。

      3.1.2中國傳統造物藝術

      中國傳統造物藝術是伴隨著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而產生的,在陶瓷、絲織、家具、器具、服飾、園林、建筑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崇尚簡約精神、科學精神和自然主義,形成一種中國文化獨有的造物典范,是傳統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符號形式。我們以陶瓷藝術為例,闡述傳統造物藝術作為一種符號形式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陶瓷藝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新時期時代古人就已經開始了對于陶器的制作和使用,當時雖然只是用來盛水和儲存食物以滿足生存和生活需要,但這個時期古人對于陶器的運用在一定意義上就已經使其具備了包裝的部分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陶瓷藝術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和沉淀逐漸形成陶瓷藝術文化,更多的是以藝術品的形式而存在。以宋瓷為例,它是中國古代造瓷藝術的頂峰之作,宋代名窯遍布,既有“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又有“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等民間窯口。后人評宋瓷顏色樸素,質感純凈,造型流暢,宛如璞玉,其中青瓷冰肌玉質,白瓷類銀似雪,展現出不施粉黛的自然美。設計師可以借鑒陶瓷藝術的簡約之美,將陶瓷藝術融入到包裝設計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復古或者懷舊,也不是機械的堆砌套用,而是在充分理解其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對其優良材質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和再創造,進而創作出傳統藝術神韻和時代精神并存、兼具的優秀包裝設計作品,實現古典與現代的完美融合以及傳統文化和現代商業文化的有機結合,促進包裝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陶瓷藝術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四川沱牌“舍得”系列酒的包裝設計就實現了對于陶瓷藝術的創新應用,其充分利用了陶瓷材質密封性好、不易滲透的優越性,有效避免和解決了酒水的灑漏、揮發問題,同時還充分利用了陶瓷材質透氣性能好、導熱性能地的優良特征,更利于酒的催陳和長期儲存。另外,在品牌字體設計中還融入了獨具民族特色的中國傳統書法符號,進一步突顯了包裝的典雅與古樸,這樣獨特的包裝設計在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傳播的同時,也塑造出了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推動了企業的積極發展。

      3.1.3中國傳統紋樣圖形

      傳統紋樣圖形也是包裝設計中常用的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傳統圖形多種多樣,寓意更是豐富多彩,例如龍紋、云紋、如意紋、牡丹花紋等都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將這些吉祥紋樣巧妙、合理的運用于包裝設計中可以賦予產品濃郁的傳統藝術韻味,而且簡單明了的吉祥紋樣的運用也較好的迎合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愿望和訴求,可以使產品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再如,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最典型的符號之一的“太極圖”就是一種宇宙宏觀的思維模式,是從自然物象中提煉出具有民族特征的抽象符號,展現出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形式美,是中國傳統民族圖案特有的“美”的結構,包裝設計中運用極簡玄妙的陰陽構圖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和價值取向。

      3.2隱性文化符號的應用

      隱性文化符號包括宗教信仰、歷史、傳說、民俗等,它的表現形式更加多元、復雜、豐富,對它的解讀需要設計師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更高的審美情感和更深層次的藝術修養,要求設計師對傳統民族文化、習俗、精神、心理、情感、民族特性等方面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與認知。以忠孝文化為例,“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符號的典型,我們從典籍、漢畫石、歷史記錄、民間傳說等都可以找到例證,自皇家到民間,孝文化在中華大地上傳誦千年,備受推崇,深入人心。對于這種隱形的文化符號,如何使其與包裝設計進行有效合理的結合,將其視覺化呈現,既要具有傳統文化的符號特征又要對其進行現代化藝術表達,是設計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4結語

      中華文化藝術注重對民族傳統文化精華的發揚與創新,因而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與當代設計的融合發展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必然趨勢。對于民族文化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及創新,設計師不僅要通過研究表現文化符號的外在形態,更要深入探索其內在文化內涵、精神特征以及象征意義,并經過分析、提煉、解構、重組等將其精髓融入到包裝設計之中,從形式和內涵兩方面進行深層解構和創新,創造出符合時代要求和審美特征的新思維、新意態的形式、結構、材料等語言,提升包裝設計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杜冰.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符號的審美特征[J].學習與探索,2018.06(275):155-159.

      [2]孟國忠,徐麗,徐朝陽.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其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學報,2015(3):60-63.

      [3]黃石.淺析中國傳統造物文化[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0(5):11-13.

      [4]彭雅莉,徐伶俐,胡曉濤,王先昌.湛江旅游產品包裝設計中海洋文化符號構建分析[J].2018.01(39):60-65.

      [5]靳敏平.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大舞臺,2015(7):44-45.

      作者:李鳳華 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