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裝飾材料與室內設計專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裝飾材料對人的感官及心理影響
1.1觸覺
我們的手就像是個掃描器,當指尖滑過每一寸材料表面時,它的溫度、比熱、密度、硬度、表面粗度、摩擦系數等等信息都會被觸覺器官所擷取、解讀、并且產生心理反應。借此我們會判斷出怎樣的材料適合給哪些空間使用、什么樣的材料應該是屬于奢華精品等等。在認知科學領域,視、聽覺以外的觸覺類的感覺,即以觸覺為中心的各種細膩感覺近年來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1.2嗅覺
不加任何雕塑的天然材料,各式天然的材料往往散發令人愉悅的氣息:檀木、紅檜讓家具沾染參天古木的余韻;而皮革的氣味則會使人置身于古老手工作坊的氛圍里。帶有愉悅氣味的材料多數應用于手工藝品,裝飾品和后期的家裝配飾上。
2裝飾材料運用的幾個方式
合理運用材料,將不同的材料進行搭配、組合,是我們設計當中不可缺少的過程。材料一般可以有以下的運用方式。
2.1裝飾材料質感的組合
(1)同一材質質感的組合。采用同一木材飾面板裝飾墻面或家具,可以采用對縫、拼角、壓線手法,通過肌理的橫直紋理設置、紋理的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變化來實現組合構成關系。上海世博會中,加拿大館的外觀就是統一采用加拿大特有的紅杉木做裝飾,紅杉木被鋸成細長的木板,木板與木板通過不同角度的拼貼來制作的,雖然材料相同,但是木板拼接的時候留有空隙,透過那些細微的空隙,在館外的人就會產生一種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去看看的心理效應。由此可見,雖然材料相同,但是采用不同的拼貼組合,使材料的視覺效果產生不同的效果,對人所產生的心理影響也是不一樣的。
(2)相似質感材料的組合。地面上用地被植物,石子、砂子、混凝土鋪裝時,使用同一材料的比使用多種材料容易達到整潔和統一,在質感上也容易調和,而混凝土與碎大理石、鵝卵石等組成大塊整齊的地紋,由干質感紋樣的相似統一,易形成調和的美感。
(3)對比質感的組合。幾種質感差異較大的材料組合,會得到不同的空間效果,也是提高質感美的有效方法。例如,將木材與金屬的搭配,在強烈對比中充滿現代氣息,如木地板與素混凝土墻面,或與金屬、玻璃隔斷的組合,就屬此類。材料之間的搭配,還要考慮主要材料與點綴材料的確定與控制,依據大統一、小變化的原則,進行適度的對比與協調,使環境既豐富多彩又不失整體感受。
2.2材料色彩之間的搭配
色彩明度的不同同樣對空間產生不同的影響,在較低的天花板環境中,一般給人感覺都是很壓抑的,但是使用淡藍色等明度高的冷顏色,就會感覺空間拉高了,不同的顏色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利用這個特點,可以使建筑物分別表現出質樸或華麗、溫暖或涼爽,向后退縮或向前逼近等不同的效果,同時這種感受還受著使用環境的影響。
3裝飾材料教學的親身體驗
3.1裝飾教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主要內容是以介紹材料的技術性能及化學成分為主,對材料的視覺效果和對空間的塑造能力、藝術表現力和給人心理的反應等等涉及的篇幅和內容較少,而事實上,在他們將來的設計工作中不僅面對的是材料的物理性質,而更多的是運用室內設計手法來界定室內空間的表皮肌理,這種表皮肌理的表現力、視覺的傳染力以及觸覺的感受,都能教會設計師如何思考材料,運用材料,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在以后的設計工作中對材料的質感與視覺感受的轉換,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適應。
(2)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主要課堂上進行理論課的教學,學校實訓場地工具和操作平臺缺乏,教師只能自己找一些樣品展示,但非常有限且陳舊,施工工藝展示更是無法實現。在課外動手進行飾品的制作和實際工程案例設計時往往無從下手,這也導致了學生在課外動手進行飾品的制作和實際工程案例設計時往往無從下手,他們真正對材料理解和實際運用就會顯現出紅燈一片。
3.2裝飾教材教學進行改變的幾點建議
(1)組織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裝飾材料課的考核方式可以定義為:理論+實踐,但側重點在實踐部分,應增加分值,如可以組織一些快題比賽、快題內容,內容可以是考察學生對材料價格及其規格的了解程度,促使學生抽課余時間去市場調查收集資料,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
(2)增設“材料材質實驗課”。這是培養學生對材料視覺性的認識,主要針對美學營造而言的,也是培養設計師的基本功。如何訓練學生對材質的色澤、質地和肌理的認識與理解以及將來更恰當地運用到室內空間中,我認為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教學就是對材料肌理及設計方面的一種嘗試,在教學實驗中引導學生從容地審視陌生的材料領域,整個過程把學習性和創造性結合起來。在創造過程中體驗材質的硬度、色澤、肌理,在加工中領悟材料的精神品質,改變材料的表面肌理效果,這種教學模式也最易受學生歡迎,通過嘗試改變以往只繪圖不動手的舊教育式。
(3)與企業界建立校企合作的關系。在今后的課程設置中建議與企業界建立校企合作的關系,開創室內設計與生產的密切關系,使學生能夠體驗生產與設計的關系,教師鼓勵學生參與材料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說服企業能夠小批量生產學生的作業成果,同時設置一些獎項鼓勵學生多收集市場信息,學習如何能使自己設計的材料樣塊投入到規模的生產中,以創造出室內設計的新形式。因此,如今的室內設計教育應該結合現代裝飾材料發展的趨勢,不可忽視裝飾材料課程的重要性,在課程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對裝飾材料及與之相關的技術的學習與研究,并合理引導學生和培養學生的視知覺的感應力,但同時這也需要有相應的理論課程和課內實訓來支撐整個培訓體系。
作者:吳牧龍單位:惠州商貿旅游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