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服飾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發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地球村已不再是夢想,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碰撞越來越多。新時代的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多外來文化的沖擊與影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文化挑戰,使他們產生思想上的困惑,影響了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時代的新要求。高校教育育人為本,如何培養出新時代需要的有德有才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必然選擇。
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文明史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傳統服飾文化,在反映朝代更迭的過程中演變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密碼,可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成為激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及活力的重要力量。將傳統服飾文化中的紡織工藝、印染技藝、刺繡等文化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能夠引導大學生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為正確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的塑造提供必要的助力。
如圖所示是中國傳統服飾的呈現,也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縮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能夠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資源與活力,能夠幫助大學生深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早在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階段服飾文化就得以產生,華夏兒女加工原材料、縫紉簡單服裝樣式、增添服裝圖形等,服飾文化逐漸成為推動中華文明重要力量,并在五千年的發展中深深扎根于中華傳統文化體系,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傳統服飾以其獨具特色的文化傳承流傳到世界各國,為世界人民所喜歡。與西方服飾文化比較起來,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優勢明顯,既講究服飾的舒適性、地域性,尊重服飾的差異性與禮儀性,還講究“賞心悅目”的服飾美學;中國服飾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既能滿足人們的穿著需求,也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流傳。
改革開放初期,西方文化以席卷之勢涌入,對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社會思想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與復雜。而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是在中華人民審美情趣自然流露、高超技術自然融人、時代思想自然融合中形成與發展,蘊含著中華民族美好的向往、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將中國服飾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來,能夠引導大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尊重、認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樹立起健康向上的文化自信與自豪,激發蓬勃的愛國熱情。而且,中國服飾文化中還蘊含著豐富的宗教、倫理等觀念,重視個人道德素養的培養。對當前多元文化交織的經濟社會,能夠發揮相應的勸誡作用。另外,漢服中“中庸、求和”“注重整體”等設計理念同樣蘊含著豐富的、不可忽視的力量,能夠幫助、引導、促進大學生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樹立健康向上的人格意志、塑造對社會有用的優良品德。
兩者融合能夠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人與人之間的內在差別主要體現在他們的人文素質之上,比如氣質、審美能力、知識儲備、意志力等。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與繪畫、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緊密相關,具有豐富的審美哲學思想,并行成了系統嚴密的服飾美學,而且,中國服飾文化中還具有鮮活的人文精神,不但重視個人的自我成長與成功,還強調個體與集體、個體與自然的共同發展。中國服飾文化與髙校思政教育共同發力,能夠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塑造屬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人文素質,并外化于形內化于心,形成穩定的個人氣質、品格、修養。
與西方的服飾文化一樣,中國服飾文化中的時裝潮流文化在社會交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以服飾設計理念與麵技藝為交流主題,能夠彰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方面傳統服飾冊理念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精華之處,其所蘊含的思想觀點,以及所體現的地域性特色是當前服飾冊重要的靈感來源,是當前服飾設計領域不可繞開的熱點話題,自然也是大學生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話題;另一方面,服飾麵技藝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明顯的民族性與技術性,將其傳承與發展是尤為必要的,而傳統服飾技藝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人們的日常往來。從我國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看,除了少部分與服裝設計有關的高?;驅I,絕大多數高校沒有開設中國徽服飾文化教育槪更不要說將中國服飾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共同發展,發揮中國服飾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國服飾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內涵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當加大對中國服飾文化的宣傳教育力度,制定科學有效的制度與措施,挖掘出中國服飾文化中的時代內涵,讓中國服飾文化在新時代大學生心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成為增強他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力量源泉,自覺抵御外來異化的思潮與文化,展現出新時代大學生樂觀、開朗、健康、積極的狀態。選擇貼近生活與社會的中國服飾文化內容,寓教于樂,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舉辦一些中國服飾文化講座、傳統服飾秀、服飾文化活動等,加強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與開發,編撰、制作一些融優秀傳統服飾文化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教學資源或槪為中國服飾文化精髓的弘揚構建良好平臺與抓手,讓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去欣賞、學習服飾文化,感受到服飾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無窮魅力。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使中國服飾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位大學生的心中。
具體而言,第一,應當加大對中國服飾文化的宣傳教育力度,制定科學有效的制度與措施,挖掘出中國服飾文化中的時代內涵,讓中國服飾文化在新時代大學生心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成為增強他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力量源泉,自覺抵御外來異化的思潮與文化,展現出新時代大學生樂觀、開朗、健康、積極的狀態。第二,應當選擇貼近生活與社會的中國服飾文化內容,寓教于樂,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自覺地參與到中國服飾文化的學習之中,使思政教育不再困于書本與課堂,而是進人學生的心中。另外,要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力量,創新教學模式,結合紀錄片、影視劇等,讓大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中華兒女的意志與決心,并培養自己勇往直前、為創造美好未來而努力學習的意識。同時,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舉辦一些中國服飾文化講座、傳統服飾秀、服飾文化知識競賽等,也可以邀請服飾文化名人舉辦文化講壇,讓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去欣賞、學習服飾文化,感受到服飾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無窮魅力。其三,應當加大對相關教學資料的開發力度。中國服飾文化對當代青年學生的吸引力極大,教育部門及各高校要調研大學生們的需求,加強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與開發,編撰、制作一些融優秀傳統服飾文化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教學資源或課程,為中國服飾文化精髓的弘揚構建良好平臺與抓手,使中國服飾文化能夠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得到廣泛傳播及認可,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及思想政治素養,為中華民族的發展積蓄力量。其四,把中國服飾文化融人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既要將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傳統宣傳渠道充分利用起來,作為中國服飾文化宣傳的重要抓手,為營造良好校風、學風發力外,也要充分認識到網站、班級收群、微信群、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宣傳渠道的力量,定期推送中國服飾文化信息,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使中國服飾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位大學生的心中。
作者:王樂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