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治課堂教學導入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故事導入
中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心強,故事對他們來說總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各種和教材有關的奇聞逸事往往會使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教材的學習。根據課程需要,教師可以恰當地選擇一些科學性、哲理性、情趣性都比較強的寓言、典故和名人逸事等,把比較深奧、抽象的理論形象化、簡單化,使其生動形象,通俗易懂。這種導入新課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不但快捷、實用,而且在擴大學生知識范圍的同時,還能營造一個比較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比如,在講到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運動把握規律”時,就可以利用“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導人新課。這個故事對學生來講雖然早已熟悉,但此時老師又舊事重講.學生還是興趣盎然。當老師剛提到“拔苗助長”幾個字時,班級的氣氛立馬活躍起來。故事講完了,我說:“農夫為什么會鬧這樣一個笑話呢?這又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內容——認識運動把握規律。”這樣,一來將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了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情境;二來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熱情積極地投入到對問題的探索中.這樣的導入新課效果比較理想。
二、時政熱點導入
時政熱點導入新課,就是把教學相關的內容與當前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巧妙地聯系起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熱情,而且通過討論,能夠啟迪學生的心靈.引領他們用教材的知識分析當前的時政局勢,達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講“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時,我首先播放視頻:《法國空襲利比亞》。然后提出問題:“這場戰爭使千萬民眾生靈涂炭,這場戰爭使整個國際社會再次風起云涌,這場戰爭使國際關系再次變得撲朔迷離。究竟誰是罪魁禍首?因何而戰?”我話音未落,同學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美國的霸權主義、法國的野心、利比亞石油的誘惑、卡扎菲的專制獨裁引起公憤、美英法的國際正義感、各國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看到時機一到,我趕緊接過話題問:“那么,其中對國際關系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自然引出了課題。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領會了更深刻的知識。
三、小品導入
老師可以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用小品作為新課的開頭,把一系列的概念寓于小品情境中,以小品的方式展示出來.實踐告訴我這是可行的。學生的表演既生動活潑,又言簡意賅,將深刻的道理通俗化,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易學、樂學,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調動積極性,自然輕松愉快地進入所創設的意境。例如.在講“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時,我把同學們調動起來表演小品:貓和老鼠這對“老冤家”,老鼠會“裝死”.貓會“假眠”;老鼠晝伏夜出,貓的眼可以隨光線的陰暗而改變瞳孔的大小,夜間仍可看見東西;老鼠的聽覺極為靈敏,稍有動靜就藏得無影無蹤,貓則在腳下生成了肉墊.走起路來無聲無息。表演結束后引導學生思考:(1)貓和老鼠為什么能在競爭中共同生存下來?(2)大膽設想:如果有一天貓真的滅了老鼠,結局如何?通過同學的表演創設了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引起心理共鳴,親歷思維過程,加深了對“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理解。
四、名言警旬導入
古今中外有許多至理名言,字字鏗鏘,句句響亮,寓理深刻.耐人尋味,既有很強的說服力,又有很高的藝術境界,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熟知的名言警句導入新課,有助于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定會收到“勢如破竹,驟響易徹”的效果。例如,在講“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時,我引用的一句名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我話語一出,同學們笑了。我知道他們不屑一顧,于是我連連發問:人的認識能從人腦中自己生出嗎?能由客觀事物自己跑到人腦中來嗎?為什么不能?人的正確認識從何而來?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提高教學效率。
五、漫畫導入
漫畫直觀、詼諧、幽默、意味深長。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漫畫的方式導入,可以打破教材中活潑不足、嚴肅有余的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思維,增強政治課的魅力;可以幫助政治老師更生動、更靈活、更巧妙地實現教學目標,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市場配置資源》這一框的導人中,我首先讓同學們看課本中的漫畫:“我怎么應付得了!我該去干什么呢?”此漫畫寓意深刻,會引發同學們站在鋼材的角度深思:“我怎么應付得了!我該去干什么呢?”當同學們悟出其中道理時,我趁熱打鐵又拋出兩個問題:(1)人類社會為什么要合理配置資源?(2)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這些資源?試對這些方式作出利弊比較。由此導入,可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六、音樂導入
生活不能沒有音樂。冼星海先生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作為一種信息進入思想政治課堂,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活躍學生思維,增強教學效果。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歌曲驅除了無關信息的干擾,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進入最佳狀態,取得先聲奪人的效果。在講高一政治“人民民主專政:人民當家作主”時,我先播放歌曲《人民當家作主人》,優美的旋律,膾炙人口的歌詞在教室里回響。音樂結束了,請同學們想一想:“中國人民敲鑼打鼓歡慶自己當家作主人,請問為什么今天人民能翻身當家做主人而過去不能?人民當家做主體現在哪里?”話音剛落.同學們勁頭十足,手刷地一下都舉起來。這樣的導入.不僅使學生愛國之心頓生,而且極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七、直觀演示導入
上課伊始,老師采用掛圖、圖表、幻燈、多媒體等與新課內容相關的資料,直接形象地再現客觀事物,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充分發揮學生視覺、聽覺的作用,促進學生積極探究。這有利于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但是政治教學的一個發展趨勢,而且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例如,在講“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時。我采用大屏幕顯示:人民大會堂會場圖片,并匹配文字:北京的三月,乍暖還寒。人民大會堂內卻是春意盎然,兩會的召開把全國人民如期帶入了中國政治的春天3月5日至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這里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近2979名人大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國是。這次會議通過了哪些重大決議.對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將會產生什么影響?這堂課我們將共同走進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知識。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感到課堂知識貼近生活,要具有親切感,為后面的問題創設情境,作好鋪墊,同時自然點題。
總之,思想政治有效課需從導人開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導入有法,但無定法。就課堂導人而言,還有許許多多的方法,需要我們去開發和利用。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創建起符合中學生思想實際、效果最佳的教學導入模式,達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就會使學生愿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