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主體地位下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初中地理是我們系統的接受地理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它對于我們以后的高中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我們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要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擴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采取多樣的地理學習方式。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一觀念已經越來越多的成為人們的共識。貫徹新課標的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此進行分析研究。
1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最重要的場所,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真正的融入課堂,參與進課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初中地理是一門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初中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以及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點要放在學生基礎性的地理知識以及技能的提升上,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初中地理課堂的開展應該符合本學科特色,為學生打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識學習的奧妙與樂趣,愿意花時間與精力去研究地理知識。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應該主動與學生做朋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我們在進行初中地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這一課程的講解時,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分析地球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對于大氣氣候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氣候變化的全球觀念以及關心愛護地球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這堂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思維特征,從學生現實生活入手,教師可以循循善誘,逐步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提問與學生互動如“同學們,從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我們感受到的氣溫變化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熱呢?”“大家有沒有想過光照角度的不同對于地面所獲熱量的影響有什么不同嗎?”通過一系列的互動交流,教師可以適時引出“太陽高度角”這一關鍵概念。這樣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2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
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的一點就是要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針對初中地理課堂的學習來講,地理圖像是初中地理的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具體來說地理圖像包括景觀圖、分布圖、統計圖等,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掌握這些表格,教師就需要用到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備。地理教師應該適應時代的進步與變化,有意識的將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中來。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課程設置靈活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比如教師可以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初中地理課堂,案例探究是地理新課程標準中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升掌握知識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案例,然后啟發、引導學生圍繞案例進行探討交流,最后自己得出正確的答案。另外,“分析綜合教學法”也是初中地理課堂中十分值得提倡與推廣的方法之一。“分析法”就是將整體分解為若干要素與部分,“綜合法”就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各個部分或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分析與綜合法相結合是我們掌握許多地理知識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我們在確認某地理區域準確位置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采用分析法引導學生從所給區域的經緯度、所處半球位置、海陸相對位置等入手進行研究,而要進行如“中國的密集型工業分布特點”時就需要引導學生從交通位置、地形、人口、資源等各個方面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3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
針對初中地理的學科特色以及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就必須要做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合作探究。初中階段的學生相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通過互相之間的合作交流是可以解決一定的問題的。而且考慮到初中地理的學科特色,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構建開放式的地理課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合作探究。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可以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不如我們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海陸變遷”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同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提出幾個問題如“六大板塊中哪個版塊基本上是海洋?”“我國火山地震帶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喜馬拉雅山為什么會由海洋變成陸地?”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之間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然后形成小組意見,鼓勵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走上講臺去陳述本小組的觀點,小組其它成員可以在臺下進行適當的補充。在一組陳述完以后其它小組的同學可以踴躍進行提問,由主講小組進行回答,對于學生都回答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課堂中有意識的進行重點講解。通過學生小組之間的這種互動研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種競爭的氛圍中踴躍的表現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教師應該在宏觀上對課堂進行把握,有效的推動小組活動的順利進行。初中地理對于學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而言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對于我們知識的學習以及關心愛護地理環境習慣的培養都是極其重要的。在初中地理教學課堂中,要突出學科特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初中地理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作者:任春蘭 單位:貴州省盤縣斷江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