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加工下科技英語閱讀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信息加工的過程與閱讀理解的過程
閱讀是一個行為,而理解是一個心理過程。閱讀時需要結合行為與心理過程。閱讀其實就是對信息的編碼,而理解是一個心理建構過程。讀者或受話者使用詞匯的知識、對世界的知識、句子結構的知識資源語篇編碼為主題結構,實現理解的心理過程。而記憶又可以分成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和瞬時記憶。短時記憶的容量是5到9個單位,長時記憶的容量無限,想要記住東西必須經過瞬時記憶到短時記憶最后到長時記憶保存下來。長時記憶中往往存放理性的、抽象的信息,就科技英語閱讀而言,把理解的內容放進長時記憶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理解和識記增強閱讀效果。
2.元認知
2.1閱讀中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與作用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閱讀元認知策略的使用與閱讀成績呈正相關,這為元認知策略在閱讀理解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實證依據。就大學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英語閱讀中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往往低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但是我們也知道不管是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元認知的水平都不高。最常使用的元認知策略為詞匯策略和補償策略,而最不常使用的是自我評價策略和自我監控策略。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元認知監控策略普遍偏低。而英語專業學生元認知閱讀策略的運用頻率比較高。英語專業學生對閱讀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優于非專業學生,這主要還是與學習者英語水平相關,由此可見閱讀水平與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有密切的相關。
2.2學習者差異對使用元認知策略的影響
我們可以輕易的發現,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習者其元認知閱讀策略的使用情況迥異。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高于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就是由于元認知的發展,我們知道從中學到大學是元認知策略水平快速發展的時期。這表明這段時間是元認知發展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的教育對元認知的發展至關重要。優等生的關鍵期發展良好,元認知策略可以自由使用加強閱讀能力。自我效能也在閱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由美國心理學家班都拉提出,專科生閱讀中自我效能感與閱讀元認知策略呈顯著正相關,而對自我效能感和閱讀策略同時進行培訓比單獨的閱讀策略培訓更能提高自我效能感、閱讀策略的有效性和閱讀成績。在動因的各種機制中,沒有一種比個人效能信念更處于核心地位,更具普遍意義。只有學習者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才能有效地使用元認知策略。
3.信息加工科技英語閱讀的學習環境
3.1英語閱讀的外部環境
英語閱讀學習環境因素對閱讀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內部和外部特點之分。外部學習中,沒有真實外語運用的環境下,即學習者所處的人群都在使用和學習者相同的母語,對于我們來說是中文,這對閱讀能力的提高沒有起到推動作用。其次學習者生活、工作、學習所使用的語言是中文,即學習者很少自然地獲得大量機會去使用英文,大多數學習者獲得外語資料信息或者外語學習的資料的途徑少,所獲得的可供加工的信息缺乏都是英語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原因。在中國,英語完全是外語,很難找到英語的團體,對我們來說,完美的英語環境非常重要。
3.2英語閱讀的內部環境
英語閱讀的內部環境是指學習者大腦喚醒狀態,喚醒指的是一種警覺狀態,表示個體在心理和生理上是否做好了反應的準備,也就是是否做好了閱讀的準備。知識是主體與環境或思維與客體相互交換而導致的知覺構件,大腦要隨時保持喚醒狀態來準備即將到來的信息。奧蘇泊爾的學習論中區分了語言材料的意義:邏輯意義、潛在意義和學習者個體的心理意義。邏輯意義相當于人類的知識;潛在意義相當于能被個體同化的人類知識,也就是所教內容是否具有可學性,是否超越了學習者的接受能力,我們不能讓幼兒去學習相對論,這和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的觀念不謀而合。
作者:尚星宇田延明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