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微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翻譯美學是對語言翻譯的升華和發展,可以增強翻譯的靈動性和審美性,使翻譯文本準確地表達原文意思,同時體現出一定美感。我國翻譯美學研究經歷了近現代的發展,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了明顯變化。通過介紹我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范圍,總結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的基本情況,并積極反思,提出翻譯美學應堅持客觀分析,重視實事求是;關注讀者感受,尊重讀者意見;豐富研究內涵,完善研究范圍,從而推動我國翻譯美學研究不斷發展。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審美性
翻譯是不同語言、文化之間進行交流的主要手段,通過翻譯能讓更多人對其他國家產生了解。我國對外聯系的時間較早,翻譯工作自古有之,并且一直強調在翻譯過程中要保持翻譯美感,增強翻譯的文學色彩。但目前為止,我國已有大量學者對翻譯美學進行過研究,包括嚴復、錢鐘書、林語堂等。但是,翻譯美學應與時俱進。隨著人類生活的不斷變化,翻譯要求也應有所不同。
一、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范圍界定
我國學者在翻譯美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強有力地推動了翻譯美學發展,使翻譯美學研究逐漸在規范化和科學化等方面得到了高效提升。翻譯美學的實質是美學與翻譯學的有機結合。在翻譯過程中應用翻譯美學,一方面可以提升翻譯文本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讀者對翻譯作品的關注。與一般研究相同,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也有較為嚴格的范圍限制,使美學研究工作更具針對性,從而減少了美學研究的偏差。通常,翻譯美學作用于翻譯文本本身,首先,要保證文本翻譯的準確性,能夠全面具體地將文本表達的信息翻譯出來,讓閱讀對象能夠看懂理解。然后,是進行語言上的潤色,讓語言更符合本區域內閱讀對象的審美需要,使其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翻譯者的誠意,并領會語言的細膩與美好。
二、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的回顧
(一)近代翻譯美學研究概述
我國很多學者在研究過程中提出了眾多翻譯理論。通過翻閱相關資料可以看到,近代政府對翻譯美學的研究并不熱衷,官方很少對翻譯工作進行管理和規劃。因此,近代翻譯美學的興起主要依靠先進知識分子的力量。其中,嚴復就是近代翻譯美學研究的主要代表。他認為,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除保證原文意思不變、語言通順外,還要保證語言雅致,即翻譯界中廣為流傳的“信達雅”。通過這種方式翻譯出來的作品一般文學性質較高,講究詞句斟酌,但是由于翻譯文本風格以及內容方面的差異,“信達雅”能真正發揮作用的機會并不多。很多研究人員在了解嚴復的翻譯思想后,對雅的認定難以保持一致。同時,嚴復在近代提出了自己的翻譯美學研究觀點,引起了后續眾多學者關注。部分學者對嚴復的翻譯美學理論提出一些質疑,認為過分追求雅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利于保持翻譯作品的真。但絕大對數學者認為,嚴復提出的觀點利大于弊,有很多可以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其中,季羨林、羅新璋等都對嚴復的理論進行了重新論證,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但是,無論如何更改,對美的追求一直是翻譯的核心。
(二)現代翻譯美學研究概述
與近代翻譯美學研究不同,現代翻譯美學對翻譯的認識更加清晰透徹。沒有了政治以及歷史條件的束縛,針對翻譯美學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更加寬廣的范疇,并且開始對翻譯方面的局部問題進行關注。其中,就審美而言,現代很多研究人員都認為,翻譯審美應是一個動態過程,存在于翻譯過程的每個環節中,在翻譯對象選擇、主體設定、翻譯實施等多個方面都要體現美。部分研究人員還提出通過制定審美標準來優化翻譯審美。此外,部分研究人員還在研究過程中提出,打破傳統翻譯的界限,積極學習西方的美學思想,進而充實和革新我國的翻譯美學思想。當然,這種做法對我國翻譯美學的發展有利有弊,關鍵在于引入西方美學思想的尺度和應用方法。如果能夠合理控制尺度,進行適當改良,那么其將對我國翻譯美學產生有利影響。
三、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的反思
(一)堅持客觀分析,重視實事求是
首先,應意識到前人在對翻譯美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這些不完善的產生主要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政治條件以及思維方式等有直接關系。因此,在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應綜合考量,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其次,要避免傾向式判斷。在對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進行回顧的過程中,要堅持客觀分析,重視實事求是,用辯證的方式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進而從中吸取有益經驗。其中,嚴復提出的“信達雅”雖然存在一定的狹隘性,但其的確是我國現代翻譯美學研究的根基,值得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研究,進而為現代翻譯美學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二)關注讀者感受,尊重讀者意見
筆者在對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進行了解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近代翻譯美學研究還是現代翻譯美學研究,都沒有充分重視讀者的意見。即使現代部分研究人員意識到關注讀者感受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翻譯過程中真正能夠與讀者進行有效溝通的翻譯人員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當前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還沒有在翻譯行業推廣;第二是因為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翻譯人員與讀者之間缺乏直接接觸,無法讓翻譯人員及時了解讀者的意見。鑒于此,為保證我國翻譯美學可以得到更好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首先,要轉變翻譯人員思想,使其堅持自己翻譯理念、審美標準的同時,樹立服務讀者、以讀者為中心的思想,主動站在讀者的角度進行翻譯審美選擇。其次,在網絡平臺上建立讀者反饋意見搜集信箱,或者以論壇的形式吸引更多讀者就翻譯審美問題進行討論,進而使翻譯人員能夠準確把握讀者的審美傾向。最后,要尊重讀者意見,并在作品翻譯過程中有所體現。網絡時代環境下的讀者與過去的讀者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他們更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選擇符合自己審美要求的作品進行閱讀。因此,翻譯工作者要獲得讀者認可,就應尊重讀者的意見,并將其融入翻譯美學發展中。
(三)豐富研究內涵,拓展研究范圍
翻譯研究本身是一項客觀公正的活動,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進行翻譯美學研究的過程中,無論是研究人員還是翻譯人員,都要深挖翻譯文本的內涵,注重拓展研究范圍,給予丑或者美公正的判斷。實際上,所謂丑或美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在某些情況下適當的丑反而能讓翻譯的韻味得到更大提升。因此,現代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應把握適度二字,不應過分追求翻譯的美而刻意美化原文中并不完美的東西。
四、結語
翻譯美學是翻譯學的衍生部分,在我國近代已經興起,并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完善。本文通過對近現代翻譯美學的研究,了解我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取得的成績,并認識到多方面的不足。為彌補這些不足,應重新端正對翻譯美學的看法,減少對翻譯審美的過分追求,樹立科學翻譯、合理翻譯的觀念,在保證忠誠于原文本的前提下,迎合現代讀者的審美觀念,進行實際的翻譯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翻譯美學的作用,提升現代翻譯人員的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學偉,張嘉佳.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3,(5):84-87.
[2]王志斌,茍彥輝.淺析中國近現代翻譯美學的發展歷程[J].金田,2015,(3):114-117.
[3]孔令會.從美學視角探究翻譯之美[J].價值工程,2014,(8):300-301.
作者:王文銘 單位:西南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