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域社會發展思索及建議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省域社會發展思索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省域社會發展思索及建議

      本文作者:杜樹旗作者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社會發展研究處

      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

      在扶貧開發中,一手抓農村勞務輸出,一手抓優質高效農業,始終是我省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河西等地一些縣區農村發展經驗證明,要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必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村整鄉連片推進,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政策,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對國家和省上的扶貧資金進行適度整合,以縣或鄉為單位確定重點扶貧開發支持項目,充分調動縣鄉村三級扶貧開發的積極性,切實提高扶貧資金項目的效益。二是建議有關部門對當前農村實用技術需求情況進行一次系統調查,明確全省及各地農業適用技術推廣重點領域,進一步提出支持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的措施辦法。三是堅持農業科技人員承包到鄉到戶制度,扶持一批農業科技帶頭戶和帶頭人,示范引領農民集約化連片發展優質高效農業,依靠銷售名特優農副產品增加收入。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讓農民生活更加美好

      堅持小城鎮發展戰略仍然是我省城鎮化的重點方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省圍繞“小城鎮大戰略”,支持縣城及中心鄉鎮規劃建設,全省興起了一批重點小城鎮,城鎮化步伐明顯提速。建議在“十二五”時期將小城鎮建設作為城鎮化的“大戰略”,由省財政每年籌資二至三億元“小城鎮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每年支持50個重點小城鎮建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完善小城鎮規劃布局和功能定位。同時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流轉、改革戶籍制度等,進一步吸引農民到小城鎮就業生活,就近就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通過小城鎮建設讓農民生活更美好。

      狠抓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2009年我省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4年,低于全國8.57年的平均水平。我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除與歷史基數偏低相關外,可能與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階段鞏固率密切相關。據調查,2010年全省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相當于2005年全國平均水平,系統接受農業職業教育的農村勞動力不到5%,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在服務行業就業的農村勞務人員中,初中未畢業人員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提高全省適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當務之急是抓好農村義務教育初中階段鞏固率,一是要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加大義務教育初中階段鞏固率督導檢查,定期通報鞏固率落實情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和社區組織責任,督促家長履行適齡少年兒童上學的義務。二是人社部門要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定期開展對用人單位用人情況檢查,對招收適齡少年兒童和未成年的依法給予處罰。三是加強對農村“兩后生”繼續教育,繼續作為“十二五”期間實事之一,建議由人社、扶貧、教育、財政等部門每年進行一次評估督導,強化對培訓率、就業率、取證率等指標考核,切實提高“兩后生”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把實事好事做實做好。

      堅持計劃生育國策,穩定現有低生育水平

      我省正處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2003~2013年)。2004年以來全省人口自增率呈結構性回升態勢,人口自增率從2004年的5.91‰回升到2009年6.71‰,人口慣性增長的勢頭依然強勁。今后20年全省總人口仍將以每年20萬人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2039年(比全國晚9年)達到3100萬左右的峰值人口。堅持不懈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千方百計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增長率要穩定在6.5‰左右,是“十二五”時期提高我省社會發展水平重要任務。一是要加強城鎮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統一管理、優質服務新機制,積極推進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全員化、網格化和均等化,完善流動人口登記制度,及時有效的落實計劃生育措施;二是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設,支持開發運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平臺軟件,推動人口信息平臺與公安、民政、工商、稅務等部門互聯共享,提高對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遷移、就業、扶貧、民政等關系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信息資源共利用;三是完善城鎮居民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認真落實城鎮非在業人員計劃生育優惠政策,實現城鄉計劃生育工作協調發展。

      建立全社會參與機制,加強傳染病預防干預

      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是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省乙類傳染病流行呈上升趨勢,與全國相比每10萬人傳染性發病率處于高位,特別是以性傳播為主要途徑的艾滋病、梅毒、淋病出現蔓延勢頭,截至2010年10月,全省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68例,分布在我省80個縣市區。2006年以來,在國際社會的推動下,國家及我省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綜合干預工作,先后在賓館酒店、大專院校和娛樂場所廣泛開展了宣傳培訓、安全套推廣等活動,建立了針對吸毒人員的美沙酮替代治療門診,在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肺結核等傳染病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主要作用。實踐證明,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不僅需要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和專門防治力量,更需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防治機制。建議在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中,加快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每兩年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員進行一次常規體檢;加強對娛樂場所、羈押場所等人員傳染病檢測,加大安全套推廣使用;認真借鑒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經驗,增加對重大傳染病社會參與項目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以高校志愿者為主的社會力量在傳染病宣傳教育、行為干預方面的主要作用,帶動形成全社會預防傳染病的良好氛圍,盡快遏止我省乙類傳染病上升勢頭。

      增加農民使用電腦數量,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

      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的電腦數,是衡量一定時期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2009年我省這項指標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省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的現狀。近年來,我省建設和推廣了“遠程教育網點—中小學生—農戶”的“金塔模式”,“農村綜合信息網—農戶固定電話”的“家家e金昌模式”“,農業專家系統咨詢軟件—農戶”的“農業專家系統模式”等信息化建設經驗模式。但是,這些模式政出多門、功能單一、界面單調、網絡不全,適應不了農村群眾多樣化的信息需要。與此同時,我省對農村信息化建設投入嚴重不足,據一項調查,2008年省級財政對農村信息化累計投入約2000萬元,投資總額不足涉農資金的1%。電腦的普及運用和信息網絡建設是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實現農業現代化、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十二五”時期我們要更加重視農村信息化建設,一是大幅增加農村信息化建設投入,按每年每個農村人口5元投入,每年約需投入8000萬元,同時對部門相關項目資金進行必要整合,集中連片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二是對現有信息化網絡模式進行優化選擇,按照地域分類推廣適應性強的經驗模式,避免政出多門、脫離實際、重復浪費;三是組織相關部分聯合開發適合農村群眾信息需求的軟件平臺,整合加載政策指南、科教文衛、市場供求等適用實效信息資源,配備專人及時更新頁面內容,調動農村群眾購置使用電腦的積極性;四是利用電子政務網絡和人口信息網絡平臺,采取財政補助的辦法,逐步為全省鄉村配齊電腦,實現全省電子政務和人口信息互聯互通。與此同時,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每年為農村種養加能手和科技示范戶配備一批電腦。

      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隨著全省步入老齡化社會,城市獨生子女帶來的“空巢”老年人逐年增加,農村勞務輸出衍生的“空巢”老人現象已露端倪。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醫,成為社會公共服務和福利事業的歷史重任。近年來,全省在居家養老、虛擬養老、福利養老等方面取得了進展,尤其是蘭州市推行的“虛擬養老”模式,受到了國家部委的肯定。但是,我省每萬人擁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的床位數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社會福利性養老床位不足,社會辦養老機構星羅棋布,一部分還存在著價高質劣的問題,同時,城鄉“空巢”“三無”(無子女、無自理能力、無生活來源)老人的養老問題日益突出,對社會福利性養老機構建設需求持續增加。因此,必須大力興辦社會福利養老設施,增加社會福利養老床位。建議“十二五”時期將社會福利養老院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之一,加大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相關試點項目支持,選擇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購物方便的地方建設100家社會福利養老院,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非營利性質的養老院,營造起全社會養老、敬老、尊老的社會新風尚。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