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央行支持社會發展的思索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央行支持社會發展的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央行支持社會發展的思索

      本文作者:哈斯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赤峰市中心支行

      創新工作機制,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激活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效能

      (一)以鼓勵縣域金融機構將新增存款用于當地為核心,推動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金融支持考評機制。2008年,在林西支行進行試點,構建了信貸資金歸流責任和督導考核、正向激勵、部門協調、信息共享等機制,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回流,取得了較好效果。2009年,配合市政府擬定了“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獎勵辦法”,協調市政府拿出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金融支持的正向激勵,并帶動各旗縣政府出資獎勵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2009年當年縣域信貸資金投放平均增長26.5%,首次扭轉了赤峰市縣域十多年來存款增長快于貸款增長的局面。(二)以增強銀企互動交流、信息共享為核心,建立銀企項目提前對接新機制和貸款供求信息平臺。一是針對銀企項目對接成功率低、貸款發放時效差的問題,協調推動建立了銀企項目提前對接的新機制。即企業立項時如果有信貸需求,可以向多家金融機構提出貸款意向申請,金融機構及時與企業確認,企業選擇一到兩家有意支持的機構參與項目前期的全過程,隨時掌握考察項目的可行性,使項目立項審批與金融機構貸前調查同步進行,確保掌握更加全面、連續的企業信息,有效降低貸款管理風險,也使企業能夠更及時地得到信貸支持。二是建立貸款供求信息平臺。為促進貸款供求信息的公開化,解決項目對接會和銀企洽談會貸款對接的不全面和不連續問題,積極開展了銀企信貸供求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力求通過建立覆蓋全市的貸款供求信息網,搭建貸款供求信息平臺,進一步加大信貸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促進信貸市場的公開競爭,實現貸款供求信息的公開化、電子化,保證銀企對接的連續性。(三)以構建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為核心,積極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一是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目前,全市12家農村信用社(含農村合作銀行)專項票據兌付工作已經完成,共獲得人民銀行資金支持2.42億元,獲得專項票據利息收入1119.36萬元,增強了農村信用社的支農實力。二是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銀監局配合,協調推動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縣域恢復和新設分支機構,2008年以來,所轄各旗縣新增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15個。三是積極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2006年,轄區敖漢旗被人總行確定為全國小額信貸組織試點地區以來,赤峰中支協調指導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組建工作,全國第一家外資小額貸款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首家農銀村鎮銀行相繼成立。目前,全市已運營的小額貸款公司40多家,從業人員449人,注冊資本金達2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26.17億元,有力支持了區域經濟發展。

      堅持務實創新,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增強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力度

      (一)立足農村牧區貸款需要,以組建農牧民信用互助協會為平臺,破解制約“三農”經濟發展的金融瓶頸問題,形成有利于“三農”經濟發展新的融資機制。2007年,赤峰中支首先在翁牛特旗試點組建了“農牧民信用互助協會”,構建了“信用協會+互助基金+風險補償基金+農業保險+銀行信貸”這一新型融資機制,較好地解決了農牧民貸款難問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赤峰市和自治區政府先后召開現場會推廣此項工作。截至2011年末,全市已成立協會128家,入會會員9238人,繳納互助基金3795萬元,政府撥付風險補償金723萬元,金融機構累計向會員發放貸款9.38億元。協會現已向地方中小企業、商業服務等第二、三產業領域拓展。(二)立足中小企業融資需要,加大政策傳導和工作創新力度,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瓶頸”。一是針對不同時期宏觀調控和貨幣信貸政策精神,赤峰中支聯合政府有關部門出臺了政策指引意見,引導信貸資金加大對縣域中小企業、重點項目、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提高貨幣政策傳導的有效性。二是推動建立7家中小企業信用互助協會、行業信用互助協會等貸款擔保機構,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對提高企業生產能力,改善經營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積極指導參與金融機構涉農企業信貸產品創新,共推出新的特色信貸品種11種,如:“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貸款、農業設施抵押優惠貸款、第三方擔保與反擔保農機配套購置貸款、草牧場權(林權)抵押貸款等。特別是克什克騰旗農村信用聯社推出了“解困扶強”涉農小企業授信貸款,截至2011年末,累放貸款4.59億元,支持171戶小微企業,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三)立足民族地區發展需要,全面落實金融支持少數民族優惠政策。赤峰中支積極指導金融機構認真落實好民貿貸款優惠政策,解決民族貿易旗縣和民族用品生產定點企業的實際困難。2005年以來,全市金融機構累放民貿企業貸款13.15億元,人民銀行及時審核、上劃利差補貼,累計對128家民貿企業辦理利差補貼6284.13萬元。草原興發、塞飛亞等縣域農牧業龍頭企業充分地享受到了民貿貼息貸款帶來的政策實惠,有力地支持了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的發展。(四)立足信貸政策傳導需要,積極打造支農再貸款“惠農工程”。2004年以來,赤峰中支靈活利用支農再貸款這一政策工具:一方面,針對農村信用社利率“一浮到頂”、“三農”貸款成本高問題,規定使用再貸款的項目、利率水平不得超過一定限度,并制定有關意見,通過支農再貸款來調節市場平均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將支農再貸款與“三農”經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大力支持農牧業產業化和設施農業發展資金要求。2007年以來,全市累放支農再貸款57億元,170余萬農牧戶受益,約占農牧民總數的50%,其中:專項用于設施農業和農牧業產業化的再貸款占累放額的50%以上,成為促進了“三農”經濟發展和農牧業產業升級的“惠農工程”。(五)立足縣域弱勢群體發展需要,大力建設“德政工程”和“和諧工程”。一是實施以生源地助學貸款為核心的“德政工程”。通過赤峰市各旗縣政府“獎”、人行“扶”、財政“貼”、信用社“讓”、地稅“免”等措施,積極推動生源地助學貸款業務。2006年以來,共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1.15億元,占內蒙古自治區生源地助學貸款發放額的60%以上,解決了1.85萬名貧困大學生“上學難”問題。二是實施以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為核心的“和諧工程”。2006年以來,全市各旗縣累放下崗失業人員貸款4.37億元,在促進就業、構建和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赤峰中支在轄區喀喇沁旗試點,以創建信用社區“1+X”工程為依托,積極探索金融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有效途徑。所謂“1+X”,就是以“信用”為“1”,以信貸為基點,不斷加上工商、稅務、社區管理、法律責任、道德文明等“X”項內容,最終形成以地方政府為主導,人民銀行具體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系統性的信用社區創建機制,并以此推動小額貸款“一站式”服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三是抓住自治區信用體系建設試點機遇,創新推動地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1年,在喀喇沁旗從信用社區試點入手,通過多層次、立體式改善和治理社會信用環境,探索構建了“六位一體”苯環式發展模式的信用體系,對改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有為爭取有位,基層央行支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啟示

      (一)積極轉變基層行履職觀念是人民銀行事業穩定發展的基石。人民銀行市縣兩級行作為縣域金融工作的主要協調者,肩負著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社會責任,只有不斷提升在地方的話語權和履職能力,才能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者,才能更好地發揮金融在區域經濟中的核心作用。(二)良好的政銀溝通互動機制是發揮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作用的前提和保障。實踐證明,縣域金融業密切與地方黨委政府的聯系,勤溝通、常匯報,爭取地方黨政重視和關注金融工作,及時予以指導和支持,是縣域經濟金融實現良性互動的重要前提,是貨幣信貸政策能夠在縣域有效貫徹落實的重要保障。人民銀行應充分發揮經濟金融運行分析會、金融工作座談會等會議的作用,并暢通新的溝通交流渠道,積極主動做好縣域金融業與地方黨政的溝通互動工作。(三)加強工作創新是發揮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作用的重要手段。同一地區的縣域經濟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金融需求,金融機構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與縣域經濟發展相配套的新型金融服務產品,滿足并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四)加強縣支行建設是人民銀行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對人民銀行的金融服務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強縣支行建設,不斷提高縣支行的履職能力和水平,才能適應和滿足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使人民銀行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中有所作為。(五)建設信用互助平臺是破解縣域經濟發展融資難的突破口和有效手段。采取組建信用互助協會等融資助貸平臺,聚集分散的社會信用資源,增強信用擔保能力,可以有效解決欠發達縣域經濟社會中“三農”、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而且信用協會通過升級發展,可以逐步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過渡,能夠更好地服務縣域經濟發展。

      做好金融服務,基層央行支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

      (一)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配套出臺系列優惠政策,加快金融機構的聚集與發展。建議修訂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并相應出臺系列優惠政策,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和政策鼓勵,吸引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是吸引國內商業銀行到各盟市設立分支機構,或者是設立金融機構地區總部。吸引非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是吸引國內外知名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信托投資、資產管理、財務公司等機構,到各盟市乃至各縣市區設立服務機構,解決金融業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吸引金融延伸機構,著重吸引資產管理、基金、擔保、典當、租賃、上市公司、黃金珠寶等稅收在當地的金融延伸企業,提高金融機構對各盟市經濟的直接貢獻率。吸引金融中介機構,重點發展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企業評級機構、投資顧問公司、信息咨詢機構、財經公關公司、專業培訓機構等金融中介服務業,促使金融第三產業全面發展。(二)不斷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進一步壯大金融機構實力。建立有效的目標責任制,督促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督促和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在旗縣區設立分支機構,擴大業務范圍,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二是大力支持各盟市組建商業銀行。由財政和企業注入資本金,組建真正意義上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并在各旗縣區設立分支機構,待做強做大后擇機上市,提高地方性融資能力。三是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通過增資擴股、剝離不良資產等措施,提高農村信用社資產質量,使之盡快達到農村商業銀行設立條件,改組為一級法人機構的農村商業銀行。四是積極培育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壯大農村合作銀行,鼓勵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設立村鎮銀行和貸款子公司,大力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引導農牧民組建農村資金互助社。通過以上對策或措施,形成多種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功能互補的金融服務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力金融支持。(三)積極培育壯大完善金融市場。一是爭取在企業上市方面有較大突破。加大對資本市場新政策、新變化的宣傳力度,使政府部門與企業層面都能全面、準確、深刻認識資本市場的功能、作用、運作規則和相關政策。出臺扶持企業改制上市政策,培育上市后備資源,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二是加快培育各類金融要素市場,健全市場體系。進一步優化金融環境,吸引國內外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城市發展投資基金、金融租賃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來創業。引導推動有實力的大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參股、控股或出資組建地方金融機構。鼓勵大企業集團在達到條件的前提下申請設立財務公司。引導規范民間投融資,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信貸擔保機構,做大做強擔保、典當等行業,通過市政府或較大的政策性擔保機構投資,把擔保機構做大做強。三是加強金融市場的內外聯結。將培育的區域性市場與區內外金融市場相聯結,實現更大范圍的市場一體化,形成層次分明、內外聯結、充滿活力的多層次地方金融市場體系。(四)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認真落實中央銀行差別化的存款準備金政策,繼續堅持支農再貸款的政策,保持適當資金規模,在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金融主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系統內的資金交易價格進行“窗口指導”,實行有利于農村資金留在縣域使用的定價機制。對縣域金融機構適當減免營業稅、所得稅和其它行政性收費,通過財稅政策引導縣域金融增加“三農”投入。給予縣域金融機構適當的貸款審批權力,新增一些適合農牧業生產規律和特點的貸款品種及資金投放額度,促進“三農三牧”發展。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