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文化場館資源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單純依靠學校有限的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筆者根據多年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踐,結合沈陽市社會文化場館資源與學校德育的現狀,對中職德育提出了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文化場館德育
隨著我國各項文化建設的發展,面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公益性文化場館數量逐年增多,相對于日趨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學校教育資源的短板日漸凸顯。在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單純依靠學校有限的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筆者根據多年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踐,結合沈陽市社會文化場館資源與學校德育的現狀,對中職德育提出了建議及對策。
一、沈陽市社會文化場館資源的使用現狀
根據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沈陽市相繼免費開放了一些文化場館,發揮了博物館、紀念館等社會文化場館資源的宣傳、展示和教育功能。通過調研了解到,沈陽市目前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免費開放的市級社會文化場館數量超過了30家,區級社會文化場館數量超過了100家,校級文化場館數量接近3000家。根據文化場館資源的主要內容屬性,可以將其劃分為科普文化類場館,例如沈陽市城市規劃展示館、沈陽市圖書館、沈陽市科技館等;博物館類,例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沈陽工業博物館、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博物館;祭奠紀念類,例如中共“滿洲”省委舊址、沈陽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藝術鑒賞類,例如沈陽美術館、宋雨桂藝術館。若將這些豐富的文化場館資源與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建立有效的聯系,必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然而,目前這些文化場館多數都是接待社會團體和群眾參觀,很少主動與學校教育配合,整合為課程化德育教材的就更少了。
二、利用社會文化場館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意義
1.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筆者學校是沈陽市教育局直屬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依據“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實踐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學校以“挖掘社會文化場館資源,構建多元育人環境”為主線,著眼學校實際,進行大膽探索。學校不僅組織學生利用社會活動時間到文化場館參觀,還與遼寧省博物館、“九一八”紀念館、沈陽市科技館、沈陽師范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開發了《走進大沈陽》《游游逛逛博物館》《科技館探秘》《我眼中的民族魂——“九一八”紀念館》等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實踐證明,社會文化場館資源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資源一起構成了資源共同體,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校內外教育有機結合,為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供抓手
社會文化場館資源進入課堂,無論從課程領域設置,還是從實施方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打破了課堂、學校及內容等的局限,便于學生將學科知識深度整合,進而轉化為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供了抓手。學校除了和社會文化場館合作外,還在校園內建立了多個素質訓練場所,例如“國學雅苑”、校史陳列館等。借助社會文化場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大大促進“五育人”,即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和活動育人的協調發展,形成了學校的德育特色。目前,學校與1家社會文化場館共建了德育基地,與26家集團企業共建了綜合素質訓練基地。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8.9%,就業對口率達到88%,學生畢業三年后長期就業率達到80%,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三、利用社會文化場館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對策
第一,利用社會文化場館資源,與學校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形成學校的德育特色。第二,各項專題教育要向社會拓展,尤其是將主題鮮明的社會文化場館作為各類主題教育的基地。結合重大節日或紀念日,可邀請場館到學校進行專題展覽,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學校與社會資源單位共建德育課程。第三,要將學生的學習與社會資源的使用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可操作性的運行機制,使其成為常態化的德育模式。綜上所述,社會文化場館資源對學校的德育工作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學校應適應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與社會文化場館密切合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
作者:朱嫣紅 單位: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