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支持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創造動機
創造動機是直接激勵和推動學生從事創造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創造動機可來自學生的內在動機,也可以來自學生的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可以相互轉化。對于小學生來說,外在動機比內在動機更有直接的激勵作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使用鼓勵的語言。用信任的表情、及時肯定表揚學生的各種創造動機,啟迪學生的創造精神。如在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練習課上,我設計了一節磁帶盒的包裝設計課,課上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對現有的磁帶盒的外包裝進行設計,學生從節省材料、美觀新穎、使用便利、環保等多個方面分組進行研究,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制作出來。在學生的演示過程中,我及時鼓勵學生,用贊許的眼光回報學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在我的鼓勵下,學生設計出了閱覽式、書架式、禮品式……多種包裝設計,還加深了對長方體、正方體的理解。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一舉兩得。事實證明:教師應利用外在動機的激勵作用來促進學生的內在動機發展。因為內在動機更有助于學生進行創造活動,發展和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2、抓住一切契機,積極發展學生創造思維
一切創造發明都離不開思維。一個國家,沒有思維就沒有創造發明,國家就永遠落后;一個學生沒有思維,學習就沒有進步,數學就不能學好。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研究智力結構時通過因素分析發現了聚合和發散兩種不同類型的思維。聚合思維是指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或傳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條理、有組織的思維方式。而發散思維是既無一定方向,又無一定范圍,既不墨守成規,也不因循傳統,而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種思維方式。吉爾福特認為:“經由發散思維而表現于外的行為即代表個人的創造性?!眲撛焖季S在行為上有以下三個特點: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同時,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統一。所以,教師同仁切不可只注重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而忽略了學生聚合思維培養。并且創造思維是大腦左右半球協同活動的結果。從創造思維產生的過程來看,在創造性“靈感”產生期間,右腦的功能發揮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偏重于左腦的利用和訓練而忽視了右腦功能的開發。老師們要知道這個常理,在教學中通過增加一些左側肢體的活動來挖掘右腦的潛能,以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水平。
3、教師要知行統一,培養學生創造性品質
教師要知行統一。既然明白了創造思維的重要性,沒有創造思維學生就不能在學習上取得進步,那么在數學中就要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用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過去人們在教學中較多的是在探索創造力與智力的關系,覺得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創造力除了與智力密切相關外,也與學生的個性品質或為人處世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即人的創造力還要與他的情商有關。美國一研究機關對全國富豪中的前500名人員進行剖析研究,從中發現他們的智商大致相差不大,但成功的大小卻與他們的情商有關。事實證明,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而低創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所以決定人的成功與失敗的概率的另一個方面就決定于人的情商。把這個道理運用到教學上來,我們則可以這樣說,每個學生的腦子里都具有一定的創造力,都具有創造力發展的潛質。我們除了認真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外,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即在學生的意志品質、吃苦耐勞上狠下功夫。學生具備了這種品質或意志,就可促進他們創造力發展和提高。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即使遇到困難,但仍堅持不懈地學習,這就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繼續學習下去,最后把問題順利解決。事實證明:一些吃苦耐勞的學生,他們的自信心、進取心就強,學習的提高也就會快一些,大一些,創造力的發揮也強一些。學生的創造力關系國家前途和命運,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研究方式方法。
作者:何陽光單位:廣西蒙山縣黃村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