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文化建設下群眾舞蹈文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首先對群眾舞蹈的特點進行了總結,接著闡述了我國群眾舞蹈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制約因素,隨即提出了應對的措施,最后提出了群眾舞蹈未來發展的兩點設想,對于社區文化建設背景下的群眾舞蹈文化建設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社區;文化建設;群眾舞蹈
社區文化建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教育素質的重要因素,在國家大力推進社區文化建設的環境之下,群眾舞蹈成了迅速興起的活動項目。群眾舞蹈在我國的歷史比較悠久,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與功能。如今,群眾舞蹈出現在各個社區的街道與廣場,已經被大多的社會公眾所接納。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社區文化建設背景下的群眾舞蹈的發展,希望能夠借助此文為我國的群眾舞蹈文化建設提供更為完善的理論指導。
一、群眾舞蹈的特點
1.參與人數多
群眾舞蹈不同于專業舞蹈,對參與人員的身體素質、技巧水平并無限制,這樣大部分的人都能夠參與其中。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參與群眾舞蹈的群眾年齡主要集中在40到60歲之間,很大的原因在于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基本處于退休狀態或是生活與工作的壓力日趨變小,生活作息已經趨于穩定,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參與到舞蹈中來。群眾舞蹈的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參與人員的年齡正在年輕化,大眾在音樂的韻律中鍛煉了身體,滿足了當代群眾的身心需求。
2.趨向專業化。
目前,群眾舞蹈隊伍中專業教師的比例不斷增長,舞蹈的表演水平逐漸向專業化靠攏。專業教師的參與,改變了之前舞蹈動作單一、隊形簡單的表演格局。在專業指導老師的教導下,群眾能夠很快的把握舞蹈風格和韻律。一些專業能力較高的群眾舞蹈團隊,更是以社區為單位建立了中老年舞蹈愛好者的藝術團。他們在日常的廣場舞練習中加入了一些基本功的訓練,這樣對于舞蹈的表現力更加深入。
3.媒體的積極引導
如今,大眾可以通過媒體的傳播看到各地群眾舞蹈的表現模式,這些引起了那些熱愛舞蹈的群眾的興趣,這在無形中普及了群眾舞蹈。這樣,大眾從媒體那里感受到群眾舞蹈的魅力,便積極參與其中。網絡對群眾舞蹈的傳播力量更是不容小覷。一些社區的舞蹈教室可能是非專業的,對于集體舞蹈的編排并不是很熟練,他們常常借助于網絡上群眾舞蹈的視頻資源。無論是電視還是網絡,我們都可以看到群眾舞蹈的蓬勃之勢。
二、群眾舞蹈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教員匱乏
雖然各地政府的文化部門對補充群眾舞蹈專業教師的工作已經開展,但是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群眾舞蹈隊伍中的指導老師都是業余的舞蹈愛好者,他們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教學能力有很大的不足。根本不可能按照每個學員的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舞蹈形式,這樣就會讓群眾對于舞蹈的理解永遠停留在表面。非專業教員教學中最為突出的問題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上、下肢訓練力度不均衡;形體與情感的訓練意識不夠;音樂與舞蹈內容的不服。
2.活動經費的限制
群眾舞蹈的發展狀況總體上還比較樂觀,但要想保持這種勢頭,就需要個組織管理部門能夠予以關注。現在大部分的群眾舞蹈團體,他們的服裝、音響、教師聘請的經費都來自于參與人員,很少有隊伍獲得單位組織的資金支持。這樣長此以往,群眾舞蹈的發展就令人有些堪憂,資金的不足會嚴重影響教學人員的積極性,從而制約舞蹈群眾的發展。
3.場地與時間的管理混亂
群眾舞蹈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場地卻越來越緊俏,時間卻越來越長。一些群眾舞蹈團體就開始占據大面積的公共空地,這樣勢必會影響他人的正常休閑,時間的延長也會打擾到人的休息,這些問題若不能盡快解決,必然會引起社區內的矛盾,這種局面要想得到緩解必須依靠相關管理部門的強制措施。
三、群眾舞蹈的解決方案
首先,針對專業教員不足的問題,各地政府應該鼓勵專業舞蹈人員參與群眾舞蹈的教學事業中來,或是對這些非專業的教學人員進行集中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群眾舞蹈動作的編排需要有一定的條理性,上下肢身體部位舞蹈編排要均衡。專業的教員可以讓參與者觀看一些水平較高的群眾團隊舞蹈視頻,并且進行講解,這樣群眾能夠形成基本的鑒賞力。舞蹈的參與人員在面對不同音樂的時候能夠選用合適的舞蹈性質,不至于混亂不堪。其次,面對經費不足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積極促進群眾舞蹈團體對外的有償服務演出,這樣通過集體的創造獲取獲得經費。社會上的企業公司、公益團體、事業單位都是群眾舞蹈團體謀求資金支持的對象。政府部門向群眾活動發放經費的時候,應該考慮群眾舞蹈的發展需要。最后,在管理方面各級政府需要予以重視,在場地方面要對群眾舞蹈的活動區域進行資源整合,加大體育館、公園、社區的開放力度,對群眾舞蹈所用的場地進行規范劃分、在時間安排上,管理部門要制定相關的時間活動表,各社區都要嚴格予以執行,在滿足自身健身娛樂的同時,還不能影響到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這樣才能保障社區居民的和諧共處。
四、群眾舞蹈的發展趨勢
群眾舞蹈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開始積極參與到群眾舞蹈中來,面對這一片大好的形勢,群眾舞蹈應該在表演方式與風格上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探索,內在情感訓練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群眾舞蹈的發展趨勢,筆者做了以下兩點設想:
1.內部改善
群眾舞蹈要進一步凸顯其健康文化的概念,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提高社會公眾的身體素質。在對民間素材進行充分挖掘的同時,加強舞蹈中的健康元素。對于各個地區的群眾舞蹈形式進行探討,形成適合全國的舞蹈規范。現如今,參與群眾舞蹈的人員里大都是中老年女性,如何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是內部改善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群眾舞蹈的內容要向年輕化、中性化的方向靠攏,賦予舞蹈語言的時尚感,逐漸打破年齡、性別的限制。其次,各個社區要對群眾舞蹈進行積極宣傳,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2.外部推進
全國各地應該定期開展群眾舞蹈比賽的活動,這樣才可以將優秀的群眾舞蹈隊伍推向更大的空間。通過舞蹈比賽的方式,社會公眾能夠對全國各地區的民間文化形態有所了解,推進對群眾舞蹈的認知。群眾舞蹈要想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借助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面對群眾舞蹈市場的管理障礙,需要加快制定相關群眾活動的管理體系。群眾活動的管理部門,需要結合本地區的經濟水平與舞蹈需求。確定群眾舞蹈的未來走向。我國的歷史文化悠遠,各種各樣的群眾文化形式絡繹不絕。目前,群眾舞蹈已經在群眾活動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它的蓬勃之勢,已經足以顯現出我國群眾舞蹈的廣闊空間,雖然可能有一些不足之處,但依舊難以掩蓋其未來的發展光壞。
參考文獻:
[1]雷文靜,姚小毅.重慶“壩壩舞”開展現狀與發展對策思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
[2]林戈,鮑曙明,孫曉明.建立以家庭和社區服務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J].人口研究,1999.
[3]蕭翎.談群眾舞蹈與社區文化建設[J].藝術教育,2012.
作者:尹思鷗 單位:北京市大興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