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開展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合作學習越來越成為教師常常運用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改善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文章將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合作學習;合作技能;評價反思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越發頻繁,普遍都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各項事務,進而達到預期目標。在這里,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合作技巧的培育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初中階段是對學生各種意識和各項能力培養的絕佳階段,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合作能力成為初中各學科課堂教學的側重點之一,物理課堂教學亦然。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具備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能力,不僅要在教學方式上一改以往的“填鴨式”教學,還要注重在課堂教學素材方面、師生互動話題方面、生生合作等具體方面做出合理選擇,并精心地設計實施手段,才能確保為學生營造一個合作的氛圍,讓學生所學的知識真正能夠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最終達到全面提升課堂“教”與“學”效果的目的,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大環境提供理想的載體。
一、初中物理傳統教學的現狀
就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而言,廣大教師普遍傾向于傳統的“授受式”教學。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對重要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述,并且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題目進行反復練習,以達到讓學生加深印象的目的。可是,該教學模式存在很多明顯的弊端,不利于學生高效率地學習。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得到充分激發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燃起學習欲望的先決條件,“授受式”教學更加強調課堂直奔主題,缺少具有趣味性的問題作為鋪墊。這樣的課堂進入方式很難讓學生快速適應,進而導致學生在課堂開始階段就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新課階段各項學習活動的開展。
(二)課堂教學的氛圍極度沉悶壓抑“授受式”
教學的精髓在于教師明確學習任務,并反復讓學生進行練習,以達到學生能夠有效強化對知識點掌握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顯然是相互獨立的,缺少互動與交流,更缺少經驗分享的過程,所以課堂學習的氛圍往往不利于學生開展高效率的學習。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正與之相反,不僅教學素材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的方式也更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能保持合作的狀態,進而將“授受式”教學的弊病有效根除,帶動學生整體始終保持高質量的學習,這無疑是初中物理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根本意義所在。
二、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有一定的組織策略,教師需要合理劃分小組,明確合作流程,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合作,強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與反思。下面,針對這幾個方面的策略進行探究。
(一)合理劃分小組,明確合作流程
小組合作學習工作的開展不僅要有一套完整的學習流程,更要有一套與之相對應的責任分工作為保證,避免出現只是性格活潑愛回答問題的學生一直在說,而且說的內容過于隨意,而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學生很少發言,甚至一言不發的情況。以教學“電阻定律”一課為例,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可將以往的延時實驗轉變為分組實驗,為學生提供一個體驗實驗操作的平臺,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又使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探究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從而更深入地了解電阻“R”與電阻本身的長度“L”,以及電阻本身橫截面積“S”和電子材料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首先,要在課前準備工作中向學生明確小組成員名單,并將實驗時的注意事項告知學生,讓學生在進入課堂學習之前能夠對實驗有一定的了解,在確保學生課前預習質量的同時,使課上小組合作學習擁有理想的過渡階段。其次,將合作實驗必備的材料派發至各個小組,倡導學生按照書本提示的實驗操作流程嘗試進行實驗操作,并向學生明確小組內部成員需要扮演的角色,倡導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明確組內分工,之后向學生合作學習的任務信息。最后,向學生明確哪一個小組要探究電阻“R”與電阻本身長度“L”之間的關系,哪一個小組要研究電阻與電阻本身橫截面“S”之間的關系,哪一個小組要研究電阻與不同材料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確保合作學習的流程順利運行,學生也能夠在角色背景下更好地與小組內其他成員保持積極合作。在此過程里,教師還要深入到每一個學習小組中,認真觀察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規范性,認真傾聽他們分析與討論的思路,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指導與提示,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本課學習的重點,并以最快的速度攻克學習的難點。使學生在課堂中可以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讓課堂的“教”與“學”的氛圍更趨于理想化。
(二)選擇合適內容進行合作
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更高效,教師應該選擇適合的內容進行合作,比如探究物理基本概念、組織探究性實驗、學科交叉、遇到生活化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合作學習。1.選擇物理基本概念進行合作學習。以“密度”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向學生傳遞“密度”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素材,便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倡導學生進行組內交流,將自己不同的看法分享給大家,從而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讓知識結構變得更加合理和系統,更好地深入理解物理概念。2.選擇探究性實驗展開合作學習。探究性實驗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發現、自主分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學生善于根據實驗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針對初中物理課堂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探究性實驗活動是非常理想的選擇,主要的實施流程包括實驗觀察、提出問題與假設、設計驗證實驗假設的流程、進行實驗操作、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論證、開展分析與討論,最終得出實驗結論。這一過程顯然具有明顯的系統性和復雜性特征,需要學生合作完成。3.選擇學科交叉時開展合作學習。從物理學科的實質來看,物理是一門較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該學科與生物、化學、地理、數學等學科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在無形之中尋求合作與幫助。4.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從日常生活經驗來看,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答,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現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在課上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為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提供較為理想的素材和話題,最終讓課堂學習的知識能夠有效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或問題。
(三)強化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
為了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更好地進行合作,教師可以多多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使學生學會合作,并能有效地提高合作的效率。1.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傾聽他人意見并積極補充。很多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效率不高,原因是自說自話,各執一詞,在其他人發言的時候沒有認真傾聽。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切不可打斷他人發言,引導學生在小組成員發言之后進行補充,或者說出自己的見解,使合作有序、有效。2.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組內分工與討論。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如何科學地進行組內分工與組內討論也是非常關鍵的。為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小組的主體性,還要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相互討論、相互啟發,能夠達到共同進步的合作目的。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3.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組內的評價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組內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評價引導學生進行組內合作學習互評,從而找到每個學生的優缺點。
(四)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與反思
在學習活動臨近尾聲時,教師要針對學生課上學習的成果與狀態做出客觀點評,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在課上合作學習時,哪些方面表現較好,需要加以長期保持;哪些知識點的掌握與運用效果較為理想,課后應該怎樣進行鞏固與強化。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共同回顧本科學習的全過程,反思在哪些方面的表現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哪些知識點的掌握與運用效果還存在明顯的提升空間,倡導其他同學為之提供相關的建議,最后則要根據學生所說與其共同總結課后改進的方案,力求今后課上合作學習的效果達到最佳,使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得到持續提升。
三、結語
以上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以及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策略展開了細致的論述,可知合作學習的確能夠在推動學生互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和水平、解決復雜問題并促進學困生學習能力提高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并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施中體現出自身的優點。所以,教師應該積極探尋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開展策略,優化當前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斷引導學生學會合作、高效合作,最終更好地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江財興.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探尋[J].考試周刊,1(36).
[2]張忠旺.合作出“新知”———中學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模式的實踐體會[J].第二課堂(D),1(5).
[3]陳亮.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1().
[4]陳忠華.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1(8).
作者:王彥賢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小滿鎮中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