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英語教學下的東西方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英語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始終居于相當重要之地位,甚至在近年來逐漸產生了反思“英語熱”的討論。然而從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英語教學實踐來看,一方面學生的英語水平乃至全體國民的英語水平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另一方面英語教學大都停留在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的角色而開展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背后所深蘊的文化內涵。這種教學模式的結果是學生通過高校英語學習其英語單詞掌握水平、語法規則掌握水平乃至會話水平等均有很大提升,但是學生對于英語國家的基本概況、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等了解認識不夠,其文化素養停留在較低層次上,因此造成了語言教育與文化教育的脫節。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給能夠適應國際交流需要的英語專業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這種專業人才不僅要具備充分的英語專業能力、規范的口語表達,更要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社會現實、政治經濟乃至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如此方能適應跨文化交際的需要。跨文化交際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言語和非言語的交際活動,高校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學生對于不同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有效減少由于文化差異而帶來的交際沖突。
東西方文化差異之于高校英語教學的影響可以從英語教學的詞匯、語法、寫作及口語等幾個環節來具體探討。
2.1文化差異對詞匯的影響語音、詞匯、語法是一門語言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其中詞匯是其中變化較小且能夠對語言背后所屬的文化直接反映的重要因素,而詞語的文化內涵更是涉及到跨文化交際時的諸多方面。比如,在英語中“Itrainscatsanddogs”不是指“天上下貓和狗”而是“大雨傾盆”,英語中“rest-room”是指洗手間而不是字面的“休息室”。因此英語與漢語由于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不同,其詞匯的不同含義是廣泛存在的,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如果僅停留在對詞匯字面的理解和翻譯上必然會鬧出大笑話,因此必須要充分考慮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不斷積累詞匯的深層含義。此外在東西方文化中還有些詞匯的文化意義是截然相反的,需要特別注意,比如同樣是“龍”(dragon),在東方文化(包括東亞、東南亞等國家)就是“吉祥如意”、“高貴”、“神圣”等象征,但是在西方國家卻成為了“怪物“魔鬼”的代名詞,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這些知識點重點強調,同時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加強與外教、留學生的交流從而學到最“地道”的英語。
2.2文化差異對寫作的影響英語國家的文化與我國的文化有著諸多的差異,反映到寫作中來自然會體現出不同國家、民族人們不同的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方式,因此,學習英語寫作業必須要對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有較為明晰的認識。在英語寫作中經常出現學生按照漢語的思維和邏輯將要寫的話先在腦子里打上草稿而后直接“翻譯”出來,這就造成英語寫作中的“Chinglish”現象。英語寫作不僅是對學生英語掌握技能的考察,更是對學生的英語國家歷史、人文知識的考察,沒有充足的英語國家歷史的、地理的、文學的、宗教的知識,即使本身具備足夠多的語法知識和詞匯量也往往容易在寫作中鬧出笑話。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特別重視對學生英語思維的教育,積極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國家歷史文化知識的認識和英語思維方式的改進,從而增強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2.3文化差異對語法的影響所謂語法就是一門語言中各種語言單位組合在一起的規則,不同的文化背景,東方的和西方的文化差異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漢語與英語的組字成詞、連詞成句、合句成篇的過程中。在西方文化中有著對于表達方式簡潔明確的追求,因此英語句式往往將句子的主干部分置于修飾性的定語、狀語等成分之前,讓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對方要表達的意義。與此相反的是,漢語所追求的委婉、間接正是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響而造成在交際中往往先做鋪墊,而后才是正題,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但是”之后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不同的語法表現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英語與漢語由于文化差異所產生的語法差異更加生動明確地滲透到教學中來,讓學生更加準確、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的語法知識。
2.4文化差異對口語的影響口語教育一直是高校英語教學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原因就是學生往往對于自身畢業后從事英語本職工作的概率不大,即使真要從事英語工作,其口語的訓練也大都是在畢業之后的,因此在改革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作為重要的目標之一納入到教學實踐中。學生不愿意開口說英語的另一原因是其擔心“開口便錯”,雖然已經掌握了足夠交際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但是往往在交際的實踐時由于受到漢語思維的固有影響而使得自身的英語會話更像是漢語的粗劣翻譯。重視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就必須要充分讓學生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為學生提供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從而減少并避免漢語思維對英語口語表達的影響。
3.從跨文化交際角度提升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途徑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國際交流,因此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來探討提高我國當前高校英語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通過開設文化課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國家文化的認識、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3.1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認知水平在我國當前的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均開設了“英美國家概況”、“英美文學”等涉及英語國家的歷史、社會、文化內容,為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概況、提高英語掌握能力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我國高校的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更加重視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介紹和分析,通過開設一定課時的英語文化課或調整現有英語課程增加英語文化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對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思維方式等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適應跨文化交際對于高素質英語專業人才的需要。
3.2更新教學內容雖然我國當前的高校英語專業教學開設了“英美國家概況”、“英美文學”等課程,但是不容回避的是,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幾乎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而作為社會文化,其發展變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傳統的教學內容很難適應現代英語國家跨文化交際的需要,因此更新教學內容顯得刻不容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更多地接觸英美原版的電影、電視劇、書籍等,讓學生在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過程中體會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視頻資料等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來自不同文化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從而為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堅實的基礎。
3.3創新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新的更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的應用,通過在完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前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并做一定的課前預習,搜索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利用視頻資料、圖片資料等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英語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課后組織討論,分析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創新教學方法還更好地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技術更好地融合到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掌握英語知識和文化。
3.4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既是高校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又能夠反過來對高校英語教學提供積極的反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跨文化交際語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模擬場景等更加生動地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習俗、禮儀禁忌等。同時重視學生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的并舉,讓學生體會交際場合、交際的正式程度等對交際所能產生的影響。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東西方文化的對比增強學生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將漢語與英語的文化差異通過專題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更好地推動高校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
作者:劉怡然單位:長春師范大學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