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美術欣賞思維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中美術欣賞采用教學案例,把它放在整體性思維訓練的層面上,主要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主要方法有標志設計、利用教材運用閱讀的方法、在美術作品的欣賞中培養。
關鍵詞:整體;標志;《六君子》;建筑;閱讀
高中美術欣賞既難上,又好上。難是因為高中生的學業壓力和美術的“多余”,從上到下沒人重視,好上是因為藝術的海洋浩瀚,隨手拿出一件美術精品能讓人大開眼界,啟迪心智,感受人類偉大的創造能力。
我從1999年從事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第一年照本宣科,按教材的內容與順序,一課一課講解,這課堂是無法組織教學的,因為欣賞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太有距離。后來兩年就只運用了教材的提綱框架,自己選擇內容,選擇身邊的花草樹木,山脈,校內外建筑,用速寫的方式來展現和讓學生參與表現,課堂就生動活潑了。在實踐中感受了美,感受了生活中不曾發現的美。在后來再把教材補充進來,一學期的時間里,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把教材用瀏覽的方式閱讀完。每節課前6、7分鐘,學生運用略讀,跳讀,精讀,檢索等閱讀方法找出關鍵詞,最后師生一起概括梳理一下,文章的整體結構就清晰呈現。活學活用,不盲目地相信教科書,把教科書中的知識揉碎了,放到生活中去,把生活中找到的美用書中的理論去提高與整體概括。
下面就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比較成功的欣賞教學案例,把它放在整體性思維訓練的層面上,整理出來,與同行探討,使得高中的美術欣賞能更有成效。
一、標志設計中的整體思維
(一)簡單得出奇,準確率又出奇低的奧運會五環
讓學生自己在白紙上畫出五環,五個圓的位置關系正確的學生不超過15%。學生能夠再認五環。但在記憶中要回憶再現出來,是更高的層次,需要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精彩的整體性思維的考驗在色彩上。給出紅黃藍綠黑,讓學生寫在對應的圓上,基本上沒有正確答案。有了美是整體平衡的,學生就知道這色彩是不能隨便擺放的。并不是有色彩、色彩多就是美的。色彩的輕重感是黑色最重,紅藍次之,黃綠最輕。然后讓學生有意識地填上符合均衡美感的色彩。黑放在中間,紅藍放兩邊,黃綠放下面。有了均衡感還要有第三個層面上的整體感,上面的紅要與下面的黃對角線呼應的方式放置,同樣藍綠要對角放置,才能是平衡的整體美的一個標志。這個標志的作用是三個步驟,層層遞進讓學生重視自己的觀察,建立美的事物是要符合整體的原則。用整體的眼光去分析身邊的事物。
(二)四大商業銀行的標志設計
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的標志超級簡單,讓學生畫出來,準確率也不是很高,可能是少得令人吃驚。農業銀行與建設銀行就不要讓學生畫了,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是培養整體觀察與整體思維訓練的極好的案例。以建行的標志為例,首先是思維的分析概括過程,把缺口忽略,概括為一個圓正中切掉一個正方形,正方形45度角放置。然后是條理清晰地作出缺口:把正方形的對角線水平向右延長,把正方形的右下方的邊向右上延長,在圓環上切除一個三角,然后在正方形的右上的圓環上約中間位置畫一條正方形的右上邊的平行線。這個思維過程與條理清晰的繪畫過程,是一個整體思維的過程,條理層次是整體思維的一種表現。有了分析和綜合的思維過程,這個被觀察過的物體就能夠被回憶出來而不是僅僅只能再認。(三)日本三菱(mitsubishi)
讓學生畫一下三菱標志或者三個菱形,簡單的練習學生參與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也能組合出不少漂亮的標志,但是三菱標志很少能畫的標準。畫法與過程都體現出不整體,三個菱形,一個一個地畫完組合起來,組合起來就不整體,表現為不能平正,不能體現三菱工業的嚴謹精密。觀察思維的整體與畫法的整體應該如下:觀察分析這個標志,整體歸納概括為一個大三角形,水平放置,端正穩定。畫法的整體就體現在只要在三角形內畫三角形三條邊的平行線,切割三角形得到三個菱形。整體觀察與整體的描繪方法體現在一個嚴謹簡練的標志圖形中。
二、利用教材運用閱讀的方法培養整體思維能力
今天高中美術欣賞選擇的湖南美術出版社的《美術鑒賞》象散文,散的就象看畫報雜志,而不是一本書的概念。與以前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不是一個層次,美其名曰符合時代特點與高中生水平。那么就只能說明這個時代的浮躁與淺薄,并低估了高中生的水平。如果是為了符合淺顯的知識容易組織課堂教學的目的,這是極端錯誤的,學生自己都能看懂的書,老師拿來講解是多余的,有高度的文本才會有價值來閱讀講解。美術學科不要把時間太浪費在教材上,我只把教材運用閱讀的方法用一個學期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課時閱讀概括完。時間分布在每節課前6、7分鐘,然后找關鍵詞,把關鍵詞梳理一下,文章的整體框架結構清晰呈現。有時為了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體現一下意志力,在學生狀態好的情況下,兩三篇課文15、20分鐘的時間來閱讀,運用瀏覽、跳讀、檢索、精讀等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體驗了藝術作品的評價的同時,通過對文字的省略,概括,培養了整體思維的能力,增強思維的條理性與層次性。學生總認為認識幾個字就會閱讀,用實踐檢驗一下就知道了。如運用湖南美術出版社的《美術鑒賞》第六課《從傳統到現代》,整頁四節,從培養整體思維地角度出發,運用省略概括的思維找出關鍵詞,學生很難果斷的給你答案。或許是學生的態度問題,或許是自信問題,或許是新方法的不適應。學生的概括能力。思維的整體性是令人失望的。其實有用的就是這幾個:第一節就是廢話,散文的開場白,講劉海粟的人體教學,引出第二節的關鍵詞是西學東漸,第三節緊跟西學東漸的關鍵詞是用西畫改良中國畫。第四節引出傳統中國畫與現代中國畫。沒有一個學生能夠把第四節的頭兩行的文字完整概括,要么只講傳統中國畫講究題材內容和表現技法,要么只講后半句,現代中國畫講究作品與環境的整體關系。這四節的關鍵詞一羅列,這篇散文一樣的文章還是很嚴密整體的,條理結構一清二楚。文本閱讀是很好的美術課的組織方法,在傳授了閱讀方法的同時,美術作品的欣賞在閱讀中實現,并且閱讀的信息量要比講給學生聽多得多,而且文本更加嚴謹有條理。教師不要有要把書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心理,要對書中的知識點進行取舍,切住一個要點,否則一節課你滔滔不絕的講解還不一定講得完,講了學生不愿聽還沒聽進多少。只要你弱化了知識的傳授,通過各種閱讀的方式,通過關鍵詞整體把握文章,學生挺愿意配合。文本閱讀是美術課的一個內容,從利用一下花錢買的教材的角度,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從培養整體能力的角度,創造性地利用好教材給美術課帶來新的思路。有了整體性思維訓練的高度統領,學生能夠聽從你的教學組織。
三、在美術作品的欣賞中培養整體思維能力
(一)繪畫欣賞中的整體思維
學習西畫就是學習整體觀察與整體表現,如素描的表現就是用一些黑白,只要體現整體秩序,黑白就表現為層次,層次正確,整體感就有了。也可以這么理解,素描中的層次就是通過有秩序的黑自來體現。那么繪畫欣賞中有了整體的意識,會有更高更本質的對美的認識。絕妙的例子就是中國畫《六君子圖》,從整體意識的角度去看,絕對是一張名副其實的偉大的中國畫。從筆墨線條的角度看,文明古國中出來的圍人沒有多少人愿意多看一眼。感覺老土,照片圖像時代了,要形沒形要色沒色。但是從這幅畫的長寬的整體的角度出發,畫面中的六棵樹很好地表現了君子的品質。專業詞匯是經營位置,簡單的歸納為數學上的就是黃金分割比例。要學生心服口服,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生用鉛筆來畫一下。在方塊內找出黃金分割點,定好這六棵樹的上下左右的位置。找黃金分割點是很好的培養整體意識的手段。在這幅畫中,黃金分割的比例,與君子的謙遜內斂切合在一起,絕對的精彩,不愧為一張徐悲鴻先生認為的兩張偉大的中國畫之一。學生的繪畫過程不僅僅是畫一張畫的問題,也是訓練整體觀察表現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欣賞上的價值。學生畫的不會是比例準確的,正因為如此,每個學生的畫都有獨特的韻味。樹木畫得太高大了,會有如國家棟梁之才的才子的傲慢之感,少了君子的謙遜,畫得小了有如少年,少了君子的成熟,偏左了有如人物多了幾分羞澀,少了君子的自信。六棵樹如果在橫的方向上,沒有體現黃金分割的大小,六棵樹散開了會顯得不整體,少了君子的團結和諧,太靠攏了有點拉幫結派的感覺,少了君子的坦蕩。通過自己的整體描繪,鍛煉了整體的觀察描繪的能力,從自己畫面的不整體中體現出來的審美趣味,使得繪畫與欣賞過程生動活潑,即親身體驗了繪畫欣賞的樂趣,也通過對比深層次地理解了中國畫的偉大,以形傳神、通過形式表達思想內容地超越西畫的魅力。其他的繪畫作品,單從形式構圖的角度出發,訓練學生的整體能力。隨便選出一張畫,用方、圓、三角按照大小位置抽象地表達一下構圖位置,是高度概括抽象的思維訓練,能本質上理解美是一種數的和諧,大小位置的和諧。有概括抽象就會有整體結構的意識。
(二)建筑欣賞中的整體性思維
中國古代民居很形象鮮明地反映了天地人一體的宏大意識。南方民居因為夏天光照時間長,夏季悶熱,所以屋檐挑檐長墻壁高;北方光照時間短,天氣冷,房子低矮墻厚挑檐很短。陜西的黃土高原的地理與干燥氣候。人們建造了窯洞,云貴熱帶雨林豐富的木頭與炎熱氣候人們創造了吊腳樓,都是天地人一體的生動體現。現在發展中的城市從審美的角度上看整體性差一點,還不如邊緣小島山村來得整體。如舟山的東福山島,建筑的石材與山體很統一地構成一個整體。當然寬容地說,現代的城市建筑還是有它的整體性的,不是說現在的城市都已經千城一面了嗎?
四、尋找生活中的美培養整體思維
人的穿著打扮,是人的經濟與文化的統一體。上衣下裳要在款式色彩上整體統一,款式風格要與自己的工作生活環境統一。班風校風是一種整體的學習氛圍,促進個體學習的效率。觀察生活的龍柏與樟樹,用涂橢圓畫龍柏和用五邊形畫樟樹是整體觀察與繪畫的訓練,是抽象概括的訓練,能鮮明再現神態,體現中國畫以形傳神的高度的藝術表現能力。用現代繪畫之父賽尚的話“用方塊圓三角去觀察生活并表現生活”太顯專業或空泛的畫。畫一下普通的自行車就生動具體形象了。高中生十幾年學畫下來,屈指可數的個別學生有從結構整體看事物的能力。自行車兩個輪子的圓都有了,兩個三角形就不知道如何搭配放置。從力的角度,結構的意識,整體的角度觀察表現,自行車就是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三條直線。
總結:高中的美術欣賞還是很好上的,只要不一味的傳授書本知識,抓住一兩個知識點培養學生“漁”的能力,不要一味地提供大量好看的圖片,通過幾張作品欣賞提升高度,放置于一個整體的系統內。通過五環建立色彩的整體意識,通過建行的標志描繪培養思維的條理,通過畫三菱標志培養觀察的整體與整體的表現。通過《六君子》的描繪欣賞建立長寬的方形整體下,數的和諧是美的深層本質的奧秘,通過建筑欣賞建立宏觀的天地人一體的觀念。從整體的高度去統領美術欣賞,會有新的發現與教學思路。在適度的傳授一些知識的同時,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在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指導下,從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還是很好組織的。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