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成性語文教學的構建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挖掘原作中的“留白”
學生生成的這幅圖景里有色有聲還有味,美妙的思維賦予散文新的意境。又如:和學生一起閱讀《邊城》的結局,“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筆者提出“:你希望是什么結局?為什么?”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本的結局模糊而又悠遠,充滿了無限可能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去填補其中的意義空白,可以大大豐富學生的閱讀感受和內心體驗。
二、創設課堂上的“留白”
1.留下疑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啊鳖A設”是“生成”的根基“,生成”是“預設”的提升,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生成點,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筆者在執教《江南的冬景》時突破傳統的逐段分析,給學生留了一道思考題:“作者在文中描繪了五幅江南冬景畫,你最欣賞哪幅圖畫?為什么?尋找你的合作伙伴交流討論?!睂W生的回答豐富多彩,課堂的探究合作就像是一團火,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得整堂課充滿了藝術性和創造力。
2.留足空間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文本內容的學習者生成性語文教學的構建方法張冬梅教學探索和生成者,作為教者的我們不應霸占課堂,而是應該把課堂還給他們,提供一切可能生成的空間。在賞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的表現手法時,學生開始回答很艱難。筆者并沒有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一邊進行引導,一邊耐心地等待學生的補充。盡管耽誤了課堂進程,甚至讓課堂一度冷場,但這促成學生新的思維,結果學生出色地完成作答,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生成性的語文課堂不僅需要安靜的思考,同時還需要“旁逸斜出”的空間。筆者在執教《我心歸去》時,討論如何理解“故鄉有你的血、淚,還有汗水,故鄉的美麗總是悲傷的”,并沒有急著去尋求答案,而是留出時間讓學生演繹類似熟知的作品,有的朗誦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有的誦讀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有的背誦余光中的《鄉愁》,還有學生唱出費翔的歌曲《故鄉的云》,語文教師應抓住這樣的生成點給學生一次深刻的情感體驗機會。
3.留住亮點
語文教師要抓住教學情景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即亮點,即興創造迅速生成教學事件。筆者在執教朱自清的《春》時,感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冷不防一位學生站起來問道:“既然‘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為什么人們又說‘春雨貴如油’?”當時筆者并沒有逃避,而是把這亮點留下來交給學生解決。有的說“這說的是不同的地域,一個是下雨機會較多的南方春天,一個是降雨少的華北春天”;還有的說“不對,‘春雨貴如油’是強調春雨對于農作物的重要,這里的‘貴’是珍貴的意思”。最后總結下來學生認為都有道理,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再如執教《汲黯傳》時,學生突然提出書下對“抵息罪”和“內行修行”的注解有誤。當時筆者暫停預定的教學步驟,讓這位學生說出其中的原因,呼吁其他學生參與討論,結果學生深有感觸,一致認為文言文的詞義理解不僅靠積累,更要根據語境揣度,不能盲目依賴資料。捕捉課堂上的亮點,即興創造,這是一種獨特的課程資源,也是課堂教學生成的重要契機。肖川先生曾經說過:“課堂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尋真理的地方?!币胱屨n堂發揮最大價值“,留白”藝術不可或缺。
三、巧設課堂外“留白”
巧設課外的“留白”是要求教者打破傳統的作業規范(統一時間、統一內容、統一要求),在教者宏觀掌控的前提下,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筆者在執教《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采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理念,設計了導學案,輔助學生先在課外自主學習。導學案中的質疑反思就是作業中的“留白”。“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讓學生在尋疑中發現問題,在思考中解決問題,在解疑中生成出人意料的新體驗。除此之外,教者應該多多設計自選作業,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更能夠創設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筆者在執教完《江南的冬景》時,設計了一道題:選擇下面的一幅圖畫(共六幅),運用本文寫景手法的一種,用合適的語言再現畫面的內容。教者也可以借助于教材中有價值的內容,通過課外搜索、處理、滲透整合有關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生成更多感受。還可以利用文本中有意義的內容,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進行超文本的綜合實踐活動。書畫的空靈美自然靠“留白”而顯示,生成性語文教學的“靈動美”同樣也需要“留白”才能創造,因為它為學生留下了主動發揮才能的空間、創造想象的余地、生成新體驗的希望。
作者:張冬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豐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