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預習結合生活,激發興趣
大家越搜集越感覺有意思,便要求我“下一課還讓我們搜啊。”我故意問“下一課搜什么?”有同學看了《善待家園》就說:“我們搜地質災害。”“好啊,只是要注意搜集資料的時候不要過于專業,要圍繞環境保護的主題。那在上課之前我繼續留部分時間給你們表現。”“OK。”隨著同學們興趣的提升,這種課前搜集預習,以一種我沒預料到的速度,迅速滲入了課堂學習的內容,很快從輔助學習,過渡到部分自學,到基本完全自學,當然我還需要在其中經常幫助提點興趣,解決一些難題,綜合一些意見,確保自學方向等,這對于全面展開中前的復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學習融入生活,認識全面
在初一年級,我比較喜歡播放多媒體視頻給學生看。如上《濟南的冬天》,我在討論分析課文之后,將濟南冬天的美景播放給同學們看,讓大家將真實的景色與課文比較,與自己的想象比較;上《基因暢想》,我不僅播放克隆和轉基因的成果,還播放了一段科學家作克轉基因實驗的錄影,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平添幾分對科學的向往。讓學生介紹自己與課文相似的生活經歷,更是將學生心靈貼近課文的一個好方法。如學習《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我讓班上同學回憶自己第一次作文的經過,還動員了班上一位文筆較好的同學,介紹自己小學時偷偷投稿的事,當她說到自己因為一篇作文得到老師表揚,在班上作為范文念以后,想要寄到《中國少年報》,不知道怎么寄,又不肯讓家長和老師知道時的糾結心情時,班上不止一個同學在下面應和:“是呀。”“我也有過。”“我也寫過,我是想發給《小學生作文》。”“我那時一天看有獎征文比賽啟事。”大家十分認可共同的年少生活。我更是順勢利導,鼓勵大家多投稿,并推薦了幾種比較適合大家的報刊、雜志。但有些同學提出說自己的文章寫得并不好,而他們也想投稿,對此我建議我們自己在班上辦一本雜志,立刻得到同學們的擁護,下課后,同學們組編委、起刊名、定章程……,辦起了一本幼稚卻充滿希望的作文刊物。于是將生活引入課內的做法,卻導致了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的良好結果。
三、復習聯系生活,印象深刻
復習在教學中一般有兩個作用,一是旨在加深階段性學習內容的印象或補漏補缺,二是將各個階段的學習內容整合成為相對完整的學習體系。如果將生活融入復習中,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記敘類文章的復習,其閱讀重點在于厘清文章講述了哪幾件事,各事件之間的內在關系或特點(即中心),是小說的話還要根據人物的言行、心理和神態等概括形象特點,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一聯系,就交融在一起了。我在引導學生將現代文中的人物描寫,跟相應的性格特點一一畫上連線的同時,要求他們反過來將性格特點,還原成他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人的外貌、語言、行為、心理和神態,大家十分感興趣,當我進而告訴同學們,掌握了分析文章人物性格的方法之后,還可以運用于生活中分析人物性格,這樣他們就能夠看透人、看準人的時候,大家簡直就覺得自己掌握了瞬間成熟的秘方,從此后,人物分析成為了同學們最感興趣,也覺得最容易的知識點之一。生活中處處能學到語文,反之,在語文教學中也能時時感知生活。語文教師如能將生活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讓學生切實體會語文服務于生活的實用,解決難題的活力,開放建設的新穎,于是語文教學便能返璞歸真,一切繁華的表演便不攻自滅,所有的教學就歸于真實。
作者:尹瑩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