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已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小學語文教學既要讓學生學會知識,又要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給學生提供充分適當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快樂、更高效地獲取所需知識。
關鍵詞:自主;興趣;高效;欲望
自主學習指的是自覺主動地學習,具體來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他們獨立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過程。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與深入,運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讓課堂更具實效性,已成為教師們高度重視的問題。教師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快樂自主地學習。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如果老是不想方設法使學生具有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使課堂教學往后進行,不動情感的努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課要上得有趣,要能激發學生的情緒。”試想,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經歷的是為興趣而忘我學習的過程,那他一定是快樂的,收獲一定是深刻的。所以,我嘗試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及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適當運用多媒體,創設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并適度地給予贊賞,鼓勵他們的成功和與眾不同,讓每一個孩子在語文課上都有收獲,得到肯定。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與期望中,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順利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
二、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學生本身有創造、創新的愿望,他們渴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興趣與方法,還要給學生提供充分適當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開展自主學習。我們要采用適當的方式,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出現,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起來。要做到這一點,在課堂上教師就一定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朗讀、去探索、去討論,而不是瞻前顧后,蜻蜓點水,稍放即收,生怕學生抓不住重點。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和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雖然此刻,教師從“臺前”到了“幕后”,從“威風凜凜”到“卑躬屈膝”(深入到學生中指導),但我們不正是把學生推到了舞臺的中央嗎?這不正是我們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嗎?
三、引起學生課外閱讀的欲望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我的高明之處在于———讓興趣延伸到課外,學生在滿懷期待中迎接語文課的到來,又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課的學習,無論課上還是課下,都能聽到同學們興趣盎然地談論語文之道。1.欲言又止———賣關子。這個方法適用于節選的課文,我總是繪聲繪色地講一講其他部分,在最精彩之處戛然而止。此時,學生有了強烈的懸念,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去解開懸念,這種迫切的心理狀態,包含著濃厚的興趣。例如,教學法布爾的《蜜蜂》一課時,我饒有興趣地拿著彩繪版的《昆蟲記》,讀了自認為最有意思的“戰爭狂———紅螞蟻”,在讀到它們排著隊開始進軍時,突然停頓,環視同學們。看著他們充滿期待的眼神,我不緊不慢地說:“紅螞蟻最后有沒有征服黑螞蟻呢?它們能安全返回嗎?還是請同學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吧。當然,明天我們還要學習另一種我們熟悉卻又似乎陌生的小家伙,它們又有什么本領呢?明天語文課不見不散。”這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許多同學都去閱讀《昆蟲記》,主動閱讀要學習的課文《蜜蜂》,好先睹為快,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這種方法很實用,語文學習也從課上延伸到了課外,課內外互補,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擴大了閱讀量。在學參考文獻:習《草船借箭》《小抄寫員》《最后一頭戰象》等節選的文章時,我們都可以運用此種方法。2.假裝無知———放權利。此種方法在運用時,也是“屢屢得手”。不管什么樣的文章,我們老師弱勢一點,在學生面前低下頭,假裝“無知”一點,你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強大,甚至超乎想象。比如在教學《古詩兩首》時,我在前兩天的語文課上,便做好了渲染:“再過兩天,咱們要學習《夜書所見》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了,可是郭老師對古詩教學真是沒有信心。不管怎么練,讀得就是沒有多少韻味,詩意也沒有太弄明白,你們當中誰想幫幫老師呀?或者更勇敢些,為大家講一講詩意?還可以借助圖片、課外資料來講?”我這一說,有大半個班的學生都覺得可以讀好,還有十多個同學想當小老師,為其他人講。我們暫且不說學生能講到什么程度,單是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就令人稱贊。試想,他(她)為了上好這一課,為了能在同學面前大顯身手,肯定會在課下用心準備,甚至會請教家長,查閱資料。這個過程,不就是課下自主學習的過程嗎?此外,“引發疑問激趣法”“創設情境激趣法”等其他方法也比較常用。記住:學生只有對他感興趣的問題,才會有強烈的探索精神。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興趣進一步滋長、增強,讓其成為自主學習強大的原動力。總之,在高效課堂中,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學習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能”自主學習。正像一位教育專家說的那樣:“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我也會圍繞著“有效的自主學習”的研究之路,繼續走下去。
參考文獻:
[1]易冬海.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1(12):71.[2]趙小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J].新課程(小學版),2009(8):53
[3]馮艷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2):40.
[4]左昌倫.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幾種現象的反思[J].教育科研論壇,2003(Z1):12-14.
作者:郭政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大滿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