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英茶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英茶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英茶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摘要:現代英語教學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文化教學,將中英茶文化比較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可以突出文化語境的地位,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本文從歷史起源、品茶禮儀和精神內涵三個方面探討了中英茶文化的異同,而后從茶文化術語學習、茶文化作品研究以及文化教學等三個方面分析了中英茶文化比較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方式,以期為現代英語教學提供借鑒、指導,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能力,促進中英文化之間的順利交流,最終推動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關鍵詞:中英;茶文化;比較;英語教學;運用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近五千年來,偉大的中華民族在種茶、制茶和飲茶的過程中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與各時代、各地區的典型文化形態緊密糅合,集自然靈氣與哲學光華為一身,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六世紀,伴隨海上貿易的發展,茶葉作為與絲綢、陶瓷并重的特色民族產品,從福建等省份的通商口岸進入歐洲,茶文化也由此踏上了“東學西漸”的旅途。在英國,它積極融入當地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歷史、地理、文化、心理等因素為依托,催生出以“下午茶”為代表的英國茶文化,對英國文化及民族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逐步與國際社會接軌,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對外交流越來越多,英語作為世界公認的“橋梁性”語言,正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我國的英語教學事業也被提升至關乎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顯著地位。然而,由于東西方地理氣候、歷史文化、民族性格、價值觀念等各不相同,要讓中國學生完全把握英語的內涵及外延并非易事,如若要打破這一僵局,較為有效的方法在于對中英之間存在的相似或相通之處進行對比研究,茶文化作為東西方文化的共有之物,無疑肩負著推動英語教學、促進文化傳播的光榮使命。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比較這一媒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兩種語言誕生的文化背景及民族地域差異,站在科學的語境上學習英語,增強語感,繼而提升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駕馭能力,不斷提升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實現高效的語言習得,最終成為優秀的雙語人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盡一份力量。

      1中英茶文化比較

      中國茶文化與英國茶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歷史起源、品飲禮儀和精神內涵三個方面。從歷史起源上來說,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關于茶的記錄。起初人們將野茶栽培為家茶主要是看中了茶葉消炎、鎮靜、解毒的醫學功效,后來人們才發現茶葉有提神醒腦、排毒養顏的保健功能,并逐步將茶發展成為“全民飲品”。唐宋時期,茶文化邁向成熟階段,“茶圣”陸羽《茶經》詳盡介紹了茶葉的種植、制作、沖泡以及茶器的選擇等問題,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茶學專著,也是我國茶道藝術的理念根基。時至今日,茶文化已經成為我國傳統文化大花園中最為瑰麗的花朵,各種國內外活動都會以上好的茶葉招待賓客,有些還會組織茶藝表演與鑒賞活動,各類茶博會更是比比皆是。可見,茶文化已經融入到中華兒女的骨髓之中,是民族氣質的源泉。英國茶文化則全然不同。十六世紀,茶葉經由葡萄牙進入歐洲,隨葡萄牙公主凱瑟琳與英王查理二世聯姻傳至英國,先是受“飲茶皇后”凱瑟琳的影響在貴族社會掀起“飲茶之風”,而后公爵夫人安娜開創“下午茶”,飲茶之風迅速覆蓋大街小巷,下午茶則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拓展社交的必要方式。從品飲禮儀上來看,中國茶文化崇尚至簡、至真、至純,主張“清飲”,強調茶的原汁原味。普通人飲茶只需將茶放入專門的茶具之中以熱水沖泡即可,講究之人則會奉《茶經》為圭臬,對水、火、茶、爐、人、境等都有較高要求,真正的茶客甚至要在飲茶之前沐浴更衣,在飲茶之際撫琴伴奏,飲茶結束后則要思考人生、吟詩作賦。中國人飲茶并沒有固定的時間,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飲茶。英國茶文化則反其道而行之。英國人飲茶的功利性比較明顯,強調飲茶的實際效用,主張“混飲”,即根據個人喜好往茶中加入牛奶、蜂蜜、餅干等各類輔食,飲用時也有各種美食相伴,并且飲茶是以休閑、交友以及展現自我為目的的,所以英國人飲茶通常是一種群體活動,對于儀表、舉止、談吐等都有較高要求。另外,英國下午茶是有固定時間的,正所謂“雷打不動下午茶”,無論這一天多么忙碌、多么勞累,人們都要抽出時間去享用下午茶,實現身心放松,滿足人際交往的需求。從精神內涵上來說,中國茶文化內涵豐富、意義深刻,它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精髓,是我國主流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彰顯出中華兒女熱愛自然、崇尚和諧、主張自省的民族品格。人們以茶明志、品茗暢談,在飲茶過程中抒發情懷、提升境界、完善自我,所以,對于中國人來說,茶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文化,無論形式是否復雜、茶具是否精美、茶葉是否精良,都絲毫不影響人們通過飲茶來寄托情感、書寫理想。與之相對,英國茶文化則是一種物質文化,強調飲茶所帶給人們的實際利益,將英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英國人飲茶講究品位、注重形式,用茶的場所、飲茶的器具、輔茶的食物等都要盡可能地精美,人們出席下午茶要身著盛裝、舉止得體、談吐優雅,彰顯騎士風度和淑女風范,為人們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在休閑放松之余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子,實現交際目的。

      2中英茶文化比較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中英茶文化之間在形式與內容上均有顯著差異,對中英兩種語言文字的發展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將茶文化融入其中,通過對比分析兩者的異同,揭示兩種語言異同的根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提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趣味性和文化性。首先,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茶文化的發展背景,以茶文化用語為例,展現對應詞匯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不同含義,拓展教學范圍,提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術語的掌握。詞組、短語、習語等是英語語言體系的基本構件,是民族文化特色的綜合反映,通過對茶文化用語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整體感知度和對英國文化的綜合理解力,令后續相關文化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中關于茶的詞句數不勝數,茶社、茶室、茶館等比比皆是,茶盤、茶托、茶杯、茶碗等琳瑯滿目,茶文化術語更是精彩紛呈。無獨有偶,在英語中也有大量與茶相關的短語,比如茶室(tearoom)、茶會(teaparty)等,還有很多意義豐富的習語,比如“acupoftea”,它并不僅僅指代“一杯茶”,還可以用來表示一個人對于他人或事物的喜愛或是一個人所擅長的領域,因此,“That’sjustmycupoftea”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為“這恰恰是我所擅長/喜愛的”;“Story-tellingisnotmycupoftea”的含義則為“講故事并非我的強項”。再如,“adifferentcupoftea”帶有較強的對比語氣,表示“完全不同的人或事”,所以,“LondoninwartimeisaverydifferentcupofteafromWinchester”所要表達的是“戰時的倫敦與溫徹斯特完全不同”。另外,茶葉剛進入英國的一兩百年間非常稀有,曾被王室貴族視為奢侈品和財富,因此便出現了用“alltheteainChina”表達“巨額財富”的說法。在英語教學中引入中英茶文化對比研究,以學生所熟悉的內容為媒介去理解他們所未曾接觸過的文化背景,更具針對性和趣味性,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文學藝術是無國界的,可以為各地人民所共同欣賞和解讀。茶文化在中國和英國都擁有長足的發展歷史,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中華民族和不列顛民族的血液之中,融入到當地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學藝術之中。在中國,圍繞茶文化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既有《茶經》、《茶典》、《茶學》等茶文化專著,又有《紅樓夢》、《茶館》、《茶人》等著重突出茶文化的文學巨著。在英國,茶被諸多偉大詩人譽為“世間的甘露”、“靈感的源泉”、“生命的希望”,在《傲慢與偏見》、《匹克威克外傳》以及浪漫主義詩人濟慈和雪萊的眾多詩歌中都有茶的參與,例如在《致瑪利亞•吉斯伯思》中有如下片段:“那藥師醫士抱怨的飲品,而我會不顧勸誡大口痛飲,當死神來臨我們將拋硬幣決定為飲茶而死誰第一。”英國文學泰斗塞繆爾•約翰遜則將自己視為“與茶為伴歡娛黃昏,以茶為伴撫慰良宵,以茶為伴迎接晨曦,典型頑固不化的茶鬼”。由此可見,茶在中英文學藝術之中都是人們歌頌及贊美的對象,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與關聯性,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英國文學研究納入其中,通過學習茶文化相關作品,讓學生在體驗藝術美的同時看到活靈活現的英語文化世界,其學習積極性無疑會得到較大提升,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展開英語學習。此外,教師還應當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由茶文化相關作品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或電影片段,開展詩歌散文賞析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茶文化詩歌朗誦比賽,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文化內涵。在原汁原味的英語作品的潛移默化之中,學生對英語的語感會大大增強,對英語的靈活運用程度也將大幅提高。最后,現代英語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填鴨式”及“應試”的單向教學,它講究語境上的對等或對應,把英語文化的傳達置于重要位置,努力挖掘學生的主導作用及主動意識,它歸根結底是一種以文化教學為基礎、以語言理論為中心的“雙向性”及“互動性”教學。中英茶文化都是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審美趣味等,是語言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根本保障,所以,英語教學可以嘗試以茶文化教學為先導,為語言的差異性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以茶文化為出發點,以英語課本理論為落腳點,兩者結合歸納出科學、系統而合理的茶文化教學框架,以文化內涵拓展教學內容,再由茶文化拓展到文化的其他領域,使教學內容更加廣泛、更為全面,幫助學生建立起更為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化體系。此外,教師要特別注重講解那些在不同文化語境下擁有不同含義的表達,比如“teaparty”既有“茶宴”、“茶會”的意思,也有“吸大麻的聚會”這個意思,究竟選取何種意義必須要根據當時的場景來決定,教師在傳授基本語言結構和語法結構知識的同時,還要著重突出文化意義的傳達,綜合提升學生分析語法和語境的能力,確保他們能夠根據不同的上下文特點選擇恰當的文化用語,更加順利地使用英語,從而促進中英文化之間的有效交流以及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3結語

      中國茶文化與英國茶文化同根同源,兩者既有共性,也有差異。在現代英語教學中引入對中英茶文化的對比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語言運用的文化語境意識,確立對英語這一科學體系的整體認知,全面提升學生對英語語法及語言結構的理解和把握,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都會得到顯著提升,加之文學藝術、文化習語、多媒體技術的綜合運用,學生的審美情趣、思想境界、文化寬度、學習興趣都會得到較大改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中英文化順暢交流、中國文化海外推廣的重要途徑。

      作者:徐梅 單位:鄭州工商學院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空中英語教室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吉林出版集團

      國際儒學·中英文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際儒學聯合會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東北師范大學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v高清理论电影|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