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思想政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原因分析
中學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而又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身體發育迅速,內心充滿矛盾,因此這個時期被稱為心理“困難期”、或“危機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身心發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及這些矛盾所帶來的心理和行為的特殊變化,致使他們有很多的煩惱和痛苦,如果得不到理解和解決就會產生一些問題。再加上近年來我國的獨生子女增多,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去疼愛自己的孩子,結果不是溺愛嬌縱,就是嚴格操縱,有一種捧在手里怕壞掉,含在嘴里怕化掉的感覺:而另外一些家長、由于接受傳統的教育方式影響簡單粗暴,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特別是農村,父母本身素質就低,再加上社會轉型期的許多不適應,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其次,許多教師因缺乏這種意識也造成或加重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如由于高考制度的影響,許多老師尚未形成科學的學生觀和素質觀,仍然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人為地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當教師不公平對待學生時候,就會造成他們痛苦失落的感覺,他們就會不聽話,亂發脾氣,甚至出現蠻橫頂撞等行為。
2努力方向
針對以上原因,筆者認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想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一點幫助,培養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如果老師本人有心理問題、道德問題或思想問題等,又如何去幫助學生呢?真正的好老師,不僅僅是知識層面上的教師!應該是學生良師益友,是學生生活的指導者和心靈健康的守護者。因此,思想政治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并能作出準確的判斷,這就要求老師們不僅要具備合格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能力素質,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果能學一些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能,就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二,創造積極健康的課堂氣氛。當代的中學生由于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民主意識和成就意識增強。他們思想解放,條條框框少,他們希望被老師尊重,希望自己能暢所欲言。他們討厭傳統的專制的教育,喜歡能和老師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如果這種需要得到了滿足,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的主動性就會提高。如能讓他們保持這種良好的心態,并且能產生一種滿意、愉快的感覺,那么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就會思維活躍,記憶清晰,求知欲增強而持久不衰,學習效率會有大大提高。
第三,形成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中學生學習生活中最主要最關鍵的人際關系之一。新課程標準要求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師生平等,民主和諧,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關系。因此,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教師與學生都應該是平等共處的。做老師的要丟掉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傳統教學意識,樹立新型師生關系觀念,要學會尊重學生的思想和人格,要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理解并認可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學生,使他們從懼怕權威,缺乏自尊心以及存在的卑微感覺狀態中解脫出來;只有在師生關系融洽,人際氛圍溫暖的環境中,學生的身心才能和諧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第四,學習一些心理治療的方法和技能。心理咨詢師對孩子的一些苦惱、問題多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不會輕易地做出好還是不好的評價,學生覺得他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格外信任和放松;而我們現在的老師總是在經意不經意間對孩子的問題做一些價值判斷,甚至孩子還沒傾訴完,我們的結論已經出來了,孩子對我們是有防范的,以至于他們跟我們的談話多有不實。所以,政治老師的教育也要走出說教的誤區。學一些心理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讓政治老師多一些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掌握一些心理咨詢和治療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效果會更好。
3總結
近年來,由于學了心理咨詢,筆者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平時教學相結合,確實收益很大。遇到有問題的學生,筆者不再動不動就指責他,或者交給家長了。因為問題學生本身就是問題家長造成的,當著家長的面,筆者不再說他們孩子的不是。如果學習不好,也絕對不說他們笨,只是目前學習尚有困難,或者學習動力不足,希望家長和老師配合多幫幫孩子。閑暇時間就和孩子們聊天,主要是傾聽他們的心聲,而不是孜孜不倦去教導他們。每個人都有煩惱,青春期的孩子似乎煩惱更多一些,當筆者接納了他們的情緒,共情了他們的煩惱,理解了他們的心聲后,他們反倒變得更加乖巧,更加懂事,更加可愛了。多年來人們往往把誨人不倦,嚴加管教作為一種愛強加給學生,殊不知他們更需要什么?經驗證明,理解他們,傾聽他們,和他們共情比給他們什么都重要。筆者覺得,這才是愛他們的更高形式。
作者:李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