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三學生政治教學思路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探討高三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鞏固基礎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和把握學習方向三者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堅持從教情和學情出發,實事求是、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政治教學;思路;探討;高三學生
筆者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對適合高三學生學習的政治學科教學講練模式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活動當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日常教學中,筆者善于激發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興趣,使學生能比較清晰地掌握政治學科的教材內容,并且還提升了學生的理論素養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結合政治學科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學生反饋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可以發現,目前高三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普遍存在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欠缺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筆者不斷地與學生交流探討,學生建議循序漸進地講解教材,緊扣高考考綱;在講高考真題時,務必做到精細與超越,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一、鞏固基礎必須把握“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且區別大于聯系。高中思想政治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學生對該學科的基本含義、基本特點、基本作用、基本影響、基本關系、基本觀點都必須充分理解、掌握并學會運用,必須使思維方式從依賴于直覺的感性思維上升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理性思維。然而,一旦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必然導致學習效率下行壓力增大。因此,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是提高學科綜合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提高學科綜合能力必須從抓基礎知識入手,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專項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理論來源于實踐而又高于實踐,是對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必須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的精講將理論還原于實踐。教師應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和現有的知識儲備為出發點,然后展開分析,站在新的理論角度予以解析,帶領學生走出認識的誤區;必須透徹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及相關知識點,并理順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切實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比如,針對近些年出現的“無公害蔬菜‘優質優價’”這一現象,按習慣性思維,更多同學會誤認為無公害蔬菜之所以一直在高價位運行,起決定性因素的是無公害蔬菜的優質。實則不然,從經濟學理論分析,商品的價格并不取決于商品的質量,而取決于商品的價值。
二、提高能力必須精講高考真題
近年來的全國卷政治高考試題都堅持了“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突出考查考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考查四個方面的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建議是教學的有效參考。筆者在認真聽取了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教材講解緊扣高考考綱、高考真題講解精細超越”的教學原則,并引導督促學生做高考真題時務必把題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和專業術語對比教材明確標注出來,把零散的知識點予以歸類,從而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這樣就可以鞏固基礎,在題目考練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高考真題和高考大綱對考生的學科具體能力都有明確的要求,只有在專項訓練中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作為高三政治學科的教師,我們必須對比考綱精確地備好每一節課,尤其是對重點、難點、易錯易混點、高頻考點、經典案例進行全面把握,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更要注重解題思路的指導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三、把握高考方向,密切關注社會熱點與焦點
近幾年的政治高考往往迎著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以現實問題為載體,設置一些新情境、新材料、多角度、全方位立意問題。所以,教師和學生必須對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筆者一直以來都鼓勵并引導學生收集黨報(《人民日報》《陜西日報》《渭南日報》等),指導學生在報紙上搜索與政治學科聯系緊密的有價值信息。以關鍵字、關鍵詞、關鍵句、關鍵段落、關鍵理論、主要觀點為邏輯起點,擴展拉大知識網,不厭其煩地備注完善其政治理論依據,旨在提高學生閱讀材料時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四、總結
高三學生政治學科的學習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基礎知識亟需鞏固、綜合能力亟需提高、高考方向亟需把握。為化解困擾高三學生的這一普遍問題,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基礎、能力、方向必須三位一體,其中,基礎是前提,能力是根本,方向是關鍵。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作者:白向迤 單位:潼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