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大學生黨建帶團建工作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大學生黨員和團員是高校中的先進分子,是高校科研建設的主要力量,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黨建帶團建是高校黨團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大學的顯著特征和根本要求。面對新形勢,我們要進一步明確高校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路,統一思想,發揮黨的政治優勢,促進高校黨團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高校;黨建;團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的高度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黨對群團工作的領導”,表明了黨建帶團建進入到深層次構建的新階段。關于高校黨團建設、共同發展,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的工作思路,是增強黨組織先進性和團組織戰斗力的行動指南。高校學生是黨團隊伍中的先進分子,是青年黨團建設中的骨干力量。尤其是高校中的學生黨員,他們有較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工作領導能力,更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結合當前形勢的新需求,給予當代高校學生的新特點,我們必須認識到搞好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好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不僅能增進黨與廣大優秀青年的聯系,也能增強大學生的政治參與度,促進高校大學生對黨團組織的認同感和融入感,進而促進高校黨團建設有序協調發展。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將共青團改革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做出了戰略部署和規劃,召開了第一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為新時代做好團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2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明確共建工作思路
新形勢下,黨建帶團建不能再走刻板僵化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條與時俱進的共建新道路,既要發揮黨組織的先進性,又要保證團組織的方向性。(1)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在黨建帶動團建的過程中,必須著力提高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這是帶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樹立黨員先進模范,切實發揮大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才能帶動廣大青年團員學習工作的積極性,才能使高校青年的“中國夢”在新時代綻放,才能使黨和團的偉大建設事業在現實的實踐中永葆活力。(2)牢固把握高校廣大青年團員思想的方向性。“辦好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這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掌握高校大學生團員教育的方向性。十八大以來,關于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系列講話始終貫徹一條鮮明主線,就是要求共青團要帶領廣大青年團員堅定不移的跟黨走,最終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和可靠建設者。高校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把握意識形態高地,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管理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核心抓手,推動高校團組織進行改革和建設,帶領廣大青年團員對社會主義事業不懈追求并勇于奉獻。
3堅持“帶”是關鍵,“建”是核心的工作方法
不論是黨建還是團建,都是當前加強高校思想作風建設的根本所在。高校黨團隊伍的發展,首先要加強基層團干部自身隊伍的培養和建設,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培養培訓,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的組織工作能力,建設一支思想堅定、作風優良的團學干部隊伍。其次要創新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方法,黨組織要時刻了解青年團組織的需求,傾聽廣大青年的心聲,帶動高校團組織的發展。促使高校廣大青年在學習、生活、實踐等方面的所有進步。最后,我們需要構建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機制,使得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不僅局限在“紐帶”關系的表面,更應體現在黨委對團委的幫帶關系上,能更及時、更有效的傳遞相關信息,時刻引導團組織發揮出廣大青年的無數可能,從而進一步傳播先進的思想和正確的理論,進一步發揮團組織的積極主動性,使其在黨組織的指引下呈現出更大的可能性力量。
3.1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實現“思想建設”帶建機制
多次鼓勵青年要處理好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思想建設”這一帶建機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高校的廣大青年能夠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理論素養。首先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實施不同的培養方案。比如針對大一學生開展入黨啟蒙教育、黨史國情教育、愛校教育,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讓他們體會到身邊優秀黨員團員的先進性,從而樹立科學合理的目標,更好的開始他們的大學生活;對大二、大三學生,要讓他們更詳細的了解專業知識,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創新,使其盡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對畢業班的同學可以開展就業創業類實踐活動,在簡歷制作、職業規劃、人際交流等方面對他們提供幫助。與此同時要充分利用黨團曉得教育職能,有規劃、成體系的讓理想信念教育扎根于每個學生心中。
3.2以“責任制”為抓手,實現“制度建設”帶建機制
落實責任制,實現全員育人。黨委要牽頭優化黨團培養機制,以推優工作為切入點,堅持基層黨建和團建共建共用,落實每個階段責任人。在共建中通過每一次活動考核團員的綜合表現和素質,再對考核中表現優異的團員,優先列為黨的發展對象,在團員發展入黨流程中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真正實現黨團上下互動的良好模式。做好黨員和團員結對子的工作,讓黨員在與廣大團員的互動中提升自身素質,團員在互動中找到奮斗方向和目標。同時高校團建要適應新形勢下高校黨建的新模式,學習借鑒其先進的經驗,依托新時代下廣大青年學生樂于并易于接受的方式,與高校黨建工作共同摸索團建新模式,進一步加強并鞏固高校共青團的基層建設。
3.3以“扎根覆蓋”為目標,實現“陣地建設”帶建機制
首先要充分利用傳統的宣傳陣地,繼續加強平面媒體的宣傳帶動力量,同時在新形勢下要善于運用網絡新媒體技術,以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開辟新的宣傳陣地,形成多點互動,這其中包括網頁建設、微信公眾號建設、易班建設、QQ群建設等,將思想建設覆蓋到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方方面面,提升陣地建設的內涵深度。第二要不斷豐富宣傳陣地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閱覽室、讀書角等資源,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學習讀書的閱讀平臺,開展黨員帶動團員的經典閱讀交流會和分享會,可以通過大家喜歡的社團引導青年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在校園文化的大氛圍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同時加大與校外圖書館、博物館的合作,擴寬拓展青年學生的社會實踐渠道。最后是要拓展陣地建設平臺,打造多種類的活動基地,高校黨委應全力支持團委、團支部等現有組織的陣地建設,鼓勵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充分利用周邊的社區、社會團體等力量共同打造活動陣地,為廣大青年提供更廣闊的學習與體驗平臺。高校黨建帶團建,是黨團互動、共同進步的有效方法和獨特道路。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帶團建的核心在于完成“首先在黨、重心在團、關鍵在帶、根本在建”的目標。這一工作模式的構建將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建設,有利于發揮青年學生的主人翁和主力軍作用,有利于廣大青年牢記不忘初心,永葆奮斗的精神,使“兩個一百年”目標真正成為當代青年人的奮斗目標。
參考文獻
[1]聶振纓.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探索[J].新西部(理論版),2015(08).
[2]楊健,王斌,黃建華.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方法、措施及檢驗標準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8(06).
[3]楊名.新時期高校黨建帶團建的挑戰與對策[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6(02).
[4]田小平,張明.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的探索與創新[J].河南教育(高教),2015(04).
[5]張龍,楊瑾.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思考[J].學理論,2015(10).
作者:王瑾 楊文博 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