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力企業思政著力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改革的方向。電力企業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這決不是照搬西方的企業制度。我們所要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雖然也采用公司制、股份制的形式,但它是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基礎上的,是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實現形式。它既遵循現代社會大生產的規律、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又保持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特征。電力企業通過改革,公有制的根本性質并未改變。因此,電力企業黨政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堅持企業社會主義性質的關系,把好企業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
第二,堅持黨對電力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在深化改革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從黨的十四大以來,中央一再強調:“我們深化企業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不論企業的資產如何重組,企業的組織形式、經營管理制度如何變化,國有企業的社會主義性質不能動搖,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權不能喪失,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不能變。”電力企業黨組織要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堅持全面貫徹落實“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堅持黨對電力企業的政治領導,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領導體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在電力企業重大問題上把統一思想作為關鍵問題來抓;把正確引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作為當務之急;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化改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證電力企業改革措施的貫徹落實;大力抓好黨員、干部、職工三支隊伍的建設,全力推動電力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更大發展。
第三,堅持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電力企業改革的目的是增強企業的活力。這種活力的源泉在哪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決定性因素。“全人類的首要的生產力就是工人、勞動者”。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國有企業的職工既是國家的主人,也是企業的主人。職工群眾中蘊藏著豐富的智慧和巨大的創造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是國有企業的優勢和力量源泉”。當前,在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一部分電力企業面臨著多方面的困難,解決這些困難,使電力企業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重新煥發活力,需要從企業改制、加強管理、政企分開、開拓市場、技術改造等方面加以努力,但根本一條,是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包括工人、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在內的企業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因此,需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協調作用,去化解矛盾、教育人、啟發人、去開掘人的潛力,激發職工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出現,關心企業經營、重視企業效益,使之煥發出高度的勞動熱情,并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筆者認為,目前在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物質鼓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利益是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基礎,這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調動職工的積極性,首要的一點就是改革電力企業內部分配制度。在分配制度上,要突出四個傾斜:向積極肯干的職工傾斜;向一線職工傾斜;向苦、臟、累、險的崗位傾斜;向高技術、有貢獻的職工傾斜。把職工的利益同企業的經濟效益結合起來,把市場的壓力傳遞到每個職工身上,通過利益驅動,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精神鼓勵。即指理解、尊重、關心職工,通過建立領導與被領導、黨員與群眾、職工與職工之間親密感情關系,激發人的熱情,為企業提供精神動力,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實踐證明,感情是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巨大力量。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在職工遇到困難、家庭出現矛盾、胸中有了郁結時,要及時誠懇地與其談話,或解釋疑慮,或指點方向,在繁忙中善于捕捉職工的思想動向,及時了解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滿腔熱情地關心職工和愛護職工,協調好企業中的人際關系,干群之間,幫助職工互相溝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同心同德渡難關。企業要制定一套鼓勵發明創造、獎勵先進人物、表彰職工標兵的制度和措施,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第四,堅持抓住當前職工下崗分流、實施職工再就業這一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當前,一部分電力企業經營困難,下崗職工增多,職工收入減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自覺擔負起為黨和政府、為企業、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重擔。首先,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基層,認真調查研究,及時掌握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摸準職工群眾的思想脈搏,了解群眾心理,傾聽群眾呼聲,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向職工群眾正確宣傳形勢,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將有關政策原原本本告訴職工群眾,把困難、實情、前景向職工群眾講透,教育職工群眾理解改革、支持改革。要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群眾了解企業職工下崗分流和再就業的有關政策,讓職工明了,下崗就是實現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必然現象,消除和澄清職工心目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疑慮和誤會,展望電力企業和國家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從而使職工的情緒得以穩定下來。其次,引導下崗職工切實轉變擇業觀念。我國實行了幾十年的國家包分配、包就業,至今傳統的就業觀念和擇業觀念還在束縛一些人的頭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過細致的思想工作,引導下崗職工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轉變擇業觀念。要通過我們的工作使每一個下崗職工、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不存在不體面的崗位,不存在低人一等的工作,只要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在任何崗位上都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體現自身的價值。其三,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與為待崗、下崗職工解決實際困難結合起來,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目前,全黨全社會都在把企業減員增效、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因此,對電力企業的下崗職工的實際困難,要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當前特別要關心企業中的特困職工和老黨員、離退休干部和老職工,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企業黨組織要配合有關部門對下崗職工進行培訓,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轉變觀念,找到就業門路,為他們排憂解難。電力企業黨政領導要帶頭做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責任制,加強督促檢查,把工作落實到實處。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使職工群眾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面對困難,識大體、顧大局,以理順情緒,化解矛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第五,堅持幫助職工提高素質,以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幫助職工提高素質,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要提高職工群眾的素質,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首要的是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基本素質,這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成效。電力企業的黨委必須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質。提高素質的關鍵,一是加強學習,電力企業的政工干部要把學習擺到重要位置,帶頭學習,努力學習,善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應該把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另外,要注重學習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新知識,特別是現代企業管理知識、金融知識、法律知識和科技知識,以及歷史、文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多掌握一些能影響人們思想行為的本領,成為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經濟工作的“復合型”人才。二是要加強自身理論修養,要在正確理論指導下,對現實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對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分析和研究,從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實際,與群眾交朋友,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虛心向群眾學習,從實踐中、群眾觀點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開闊視野,啟發思路,爭取工作的主動權。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為提高職工群眾素質創造條件,提供機會。
當前,提高職工素質,最根本的是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廣大群眾的頭腦,提高他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在電力企業黨組織和工會的領導下,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職工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增強當家做主、參與企業管理的自覺性;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管理知識,不斷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企業的能力;強化職工隊伍的整體意識和集體精神,加強團結和組織紀律性,積極參與電力企業的改革和管理,行使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捍衛自己在企業中的主人翁地位;教育他們愛護和關心企業,積極獻計獻策,為企業的發展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