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代表獲取認同障礙因素及建議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代表獲取認同障礙因素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代表獲取認同障礙因素及建議

      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使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應該是代表執行職務的基本原則。選民對代表的認同很大程度上彰顯代表工作的社會價值。當前,選民認同代表存在諸多障礙性因素。探索推進代表獲得選民認可的途徑,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民主的不斷推進,人大代表的地位在不斷提高,其作用逐步得到社會認同,有事找代表的現象逐年增多。但也不可否認,人大代表作為特殊的群體,其社會認同率與法律要求和選民意愿不相匹配,有些地方甚至差得很遠。我們不妨從以下兩次調查的結果中作個比較。《中國青年報》網絡版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作過一項調查,問題是:你知道你所在區(鄉、鎮)的人大代表是誰嗎?回答“知道”的占7%,回答“不知道”的占93%。如果說,網絡調查還存在某種缺陷的話,那么,2000年《人民政權報》所作的問卷調查結果則不容置否。那次調查中也有“您認識所在選區的人大代表嗎”這一問題,結果回答“都認識”的占6.5%,“都不認識”的占了40.9%。

      從兩次不同的調查得出的相似結果,聯系身邊選民對代表的漠視,我們不難看出,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存在著實實在在的距離。

      按理說,基層人大代表是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的,應該來自選民,服務選民,與選民貼得更近,但選民認同代表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個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因素制約,也有人為因素影響。就當前人大代表的選舉及其職務執行來看,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是優越的選舉制度與滯后的選舉實踐脫節。我國的選舉制度經歷了一個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應該說,現階段的選舉制度是比較優越的,它不同于西方的金錢民主,理論上選民享有充分的、幾乎不受限制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問題是,這種已經上升為法律意志的選舉制度,在實際執行中沒有得到普遍而嚴格的遵守,法律意圖與實際操作還存在明顯差距。從地方多年選舉實際來看,由于受選舉事務程序繁雜、要求嚴格,組織者的認知有限、有畏難情緒,選民素質不高、有厭煩心理等因素影響,選舉工作落實到基層,往往變成保要求、配比例,圖省事、走捷徑,確保所謂的“圓滿”,選舉工作過程中過分強調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和廣泛性,硬性規定代表的結構比例,“安排”成份顯得過重,使得選舉民主性大打折扣,造成選民事實上的不關心選舉事務,影響選民的政治參與熱情。

      二是兼職的代表制度與法定的履職要求不相適應。我國實行的是兼職代表制度,除了各級人大常委會駐會組成人員外,代表一般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多數代表因忙于自身事務,投放在法律要求執行的代表職務方面的時間和精力與人大代表身份不相符合,有的干脆就是“無暇顧及”,與法律規定和選民要求相去甚遠。這種履職現狀,導致代表角色特征不明顯,不利于代表形成正確的代表觀,使得相當一部分代表由于沒有充分做好調查研究,在尚不“知政”的情況下倉促參與“議政”,疲于應付,在需要他們發表真知灼見的時候難以提出富有建設性和創造性的意見,只好甘做“舉手代表”、“表決器代表”,致使代表參政效率低下和民主虛幻化。在閉會期間,代表與選民的聯系一般也沒有經常化、制度化,使得代表難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遭遇選民不認可也在情理之中。對于兼職代表而言,因為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專門處理代表事務,選民想找代表感到無所適從,無形中又設置了一層障礙。

      三是間接選舉淡化代表與選民之間關系。當前我國人大代表實行直接選舉的范圍僅限縣鄉級,其他都是間接選舉,是“代表的代表”,從而導致此種類型的眾多代表與選民處于陌生狀態。這種間接選舉,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代表的責任感,不利于代表和選民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也使選民難與代表取得有效的聯系。雖然《代表法》等法律規定了人大代表聯系選民或選舉單位制度,但這種聯系,因為沒有量化甚至硬性約束,很大程度上止于表面文章,即使通過幾次活動解決幾個問題,對于面廣量大的選民來說,其“陽光普照率”還是很低的。從選民角度講,除非遇到正常程序下解決不了的難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偶爾找一找代表,又有誰會有事沒事地主動和代表套近乎?

      四是代表作用發揮不到位制約選民認同。法律規定,代表應當與原選區選民或原選舉單位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但由于諸多代表做不到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不能自覺履行代表職責,有的缺乏代表意識,平時不注重聯系群眾,不注重調查研究,甘當“掛名代表”;有的在人大會議期間還基本上能夠履行代表職務,但會后只忙自己的本職工作,“代表代表,會完就了”。加之現階段人大的憲法地位還沒有得到完全落實,人大權威沒有足夠樹立,選民因此而產生誤解,認為選不選代表、選誰當代表都無所謂,很大一部分選民對人大及代表工作不感興趣,從根本上制約選民對代表的認同。

      五是代表官員化傾向拉大與選民之間距離。代表嚴格上是一種政治職務,這種職務設置的初衷,并非要使代表官員化。事實上,代表在任期內時不時地享有諸多特權,如在一些活動特別是大會期間警車開道、住高級賓館等。代表本身也許并不想謀求這些待遇,但對活動組織者的“好心”安排,也樂得坦然受之,長此以往,最終則被理解為“應該如此”,這在客觀上使代表和選民的距離變得更加遙遠,而選民想接觸自己的代表卻變得相對困難。

      (二)

      在民主社會,選民不知本地乃至自己所選的代表是誰確實是一種政治尷尬,在全新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今天,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進行總結反思。當前,要使代表更好地獲取選民進而整個社會認同,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規范選舉程序,從源頭上激發選民參與積極性。要想將法定的選舉制度轉化為現實性的實際存在,就心須規范選舉操作,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人民當家作主的需要。對各類選舉,要改進和健全代表候選人的提名辦法,真切保障選民或代表十人以上聯名推薦的候選人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所推薦的候選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要切實按照法律規定,經過充分的醞釀、協商,根據大多數選民或代表的意見,確定正式候選人,嚴禁硬性規定候選人的結構比例,嚴禁指令保證某人當選,把代表的廣泛性建立在合格的候選人資格與廣大選民意愿的基礎上。要改進和完善代表候選人的介紹辦法,打破過去那種只介紹候選人簡歷、思想品質、工作表現、群眾基礎的做法,全面介紹其政治素質、文化背景、參政能力、身體素質等方面情況,保證選民能選出較高素質的代表,保障選民充分行使民主權利,使選民或選舉單位對代表候選人的選擇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選賢。一句話,要在人大代表產生的起始階段,把代表的先進性、廣泛性、人民性與代表的必備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廣大選民投身民主進程的積極性,從法律上和制度上去消除我國現有的片面強調代表的廣泛性、代表性,而忽視代表的先進性和人民性的弊端。

      二是建立競選機制,改變代表被動當選狀況。一直以來,人大代表基本上是被動當選,其弊端顯而易見。要改變此種狀況,從源頭上著手,調動代表主觀積極性,建立代表競選機制,是增加選民認同率的一條有效途徑。雖然我國的選舉制度沒有給代表競選以明確的說法,似乎是在刻意回避,但在實踐中,競選代表已經存在,從當選代表的履職效果看,非一般被動當選代表可比。對此,我們應該引起重視,不妨搞些試點和研究,逐步建立競選機制,努力使之制度化。需要注意的是,要把競選變成一種有序競爭,將人大代表必備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參政議政能力等條件制度化,在黨委提名、選民推薦的基礎上,做到尊重黨委意圖,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三者結合,鼓勵以自薦方式參與競選。要保證競選宣言切合實際,杜絕為拉票擅自作出有悖法律的承諾,發出錯誤信號,影響地方穩定和社會發展。在競選的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加以規范和引導,可通過演說、接受選民提問、談當選后的打算等,增強選民投票的目的性,增進代表責任意識。

      三是實行公示,強化代表履職緊迫感。對于選民來說,好多人不了解代表具體情況及如何進行履職,因此也就談不上進行監督。有鑒于此,不妨建立代表履職公示制,采取適當方式,將人大代表的基本情況公布于眾,推代表于選民面前,置代表于群眾監督之下。公示可在代表選舉產生后,通過本地報紙或公告形式公布當選代表基本情況,或在代表所在選區樹立公示標牌,標明本地人大代表的姓名、地址、工作單位、職務和聯系電話以及一定時期內的履職情況,暢通代表與選民的聯系渠道,使法律規定的“代表應當與原選區選民或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的法定義務,在較廣的層面上收縮成代表的緊迫性與責任感,也便于廣大選民聯系與監督。

      四是定期述職,讓選民或選舉單位評判代表履職的差別性。現代的政治學說都承認,權力需要制衡,失去監督,則意味著越權、失職以至滋生腐敗。人大代表是一種政治職務,這種職務的執行,必須有相應的監督,才能實現其應有的社會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內在作用。述職這一行之有效的監督方式,不僅適用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樣也應在代表中普遍開展,讓代表定期向選民或選舉單位匯報執行代表職務情況,使選民對其有真切的了解,組織選民進行評判定格。這項工作在一些地方已經開展起來。事實證明,述職既能促進代表深入實際,關注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將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各種會議和活動向各該級人大反映,起到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也能方便廣大選民對代表所開展的工作進行面對面的監督,拉進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距離,增加選民認同代表的機會。

      五是罷免不稱職代表,疏通代表出口渠道。我國的代表似乎也受到干部能進不能出的負面影響,在代表出口上一直沒有暢通。雖然憲法和代表法規定,選民或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由他們選出的代表,但在現實中往往走了調,其行為表現與結果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比如在罷免代表實施的條件上,對代表的罷免大多源于代表的違法亂紀行為,而對代表是否積極履行職責,選民對代表是否滿意的政治責任條件要求甚少,罷免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像是人大的一種組織處分方式。這種現象應該盡量克服。要嚴格按照代表法的規定,建立一種長效制度,對于那些不認真履行職務,不聯系選民的代表要及時亮出黃牌,拒不改正的要采取必要措施,直至罷免其代表職務,改變那種履不履職一個樣,履職多少一個樣的狀況,從體制上健全代表履職制約機制,給選民或選舉單位以明確的交待。(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91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