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用專業的角度解決專業性問題,同時在社會的轉型時期,各種文化的碰撞,學生的思想也會發生變化,要讓學生保持思想的有效性就需要對學生加以全面的教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基于此,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進行途徑和方法的分析。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有效性;途徑;選擇
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棟梁之材,切實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對大學生整體素質進行提升的表現,也是一條有效途徑。在實現中國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需要和國家保持同步,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這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所在。那么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需要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進行重視,了解制約學生思想發展的因素,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一、現階段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些學校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充足的重視,因為存在嚴重的功力辦學思想,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實收益不是非常大,這已經成為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個突出性問題[1]。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存在,還有些教師認為不能給學校帶來各方面的利益,因此無需重視,在占用課時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情況下,并不愿意過多的做出努力。高校的這種態度讓教師對待課程的態度更加消極,學生的逃課率也變得更高。在大學期間學生并沒有獲得很好的德育,以至于在畢業以后出現種種問題[2]。
(二)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缺乏評估體制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發展過程中,教育需要在內容、形式以及載體和相應的環境上加以創新,但是創新策略的提出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面對現階段的情形,學生需要更加適應社會的新發展和變化。但是在實際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學過程中,相關的評估體制并不健全,極大的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程的進程。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現有的課程安排中,盡管高校已經安排了政治思想理論課程但是缺少實踐活動,或者實踐活動并不到位,還有一些學校為了節約教學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采取的是大班授課制度,這樣人數的增多讓教師的管理難上加難,教學效果也并不突出。最主要的是缺少明確的思想政治課程評估方法,基本是任其發展的狀態,課程進度和教學方式依照于教師自己的喜好,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教師的教學也呈現散漫化的特點[3]。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有效性
課堂教育缺少有效性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但高校自身缺少相關的科研能力,在學術成果以及理論知識的研究過程中也呈現出很多的不足。很多科研活動缺少對實際的研究,脫離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盡管高校很多教師每一年所發表的論文和著作都在增加但是卻沒有起到比較實質性的作用。另外,教師因為教學方法的匱乏,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興趣,并且沒有很好的把握這個知識主體的有效性,沒有對知識有足夠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教師和學生都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個相對可有可無的位置上,降低了教育者的責任心,也讓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下[4]。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選擇
(一)不斷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創新
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要發揮好課程的主導型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發展過程中,它能夠更加直接的作用于學生的頭腦,并且經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最好的發揮出教育的作用。那么在這方面就需要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合理化的調整。將課本中的章節內容不斷的進行轉化和調整,向著專題化方向發展。讓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多種實踐性問題和現實性問題,把學生的身邊事引入其中,更加貼近生活、展現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其次,不斷的發揮專業課程的基礎性作用。專業課時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主體內容,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的存在,當前很多高校的專業課程沒有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這樣單純的依靠思想政治的理論課程過于單薄。因此需要高校在專業課程中也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專業課教師要善于從專業教材中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例如,在物理學等相關的專業中,讓學生學習物理學家牛頓的故事,以此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細節,勤于思考的精神。在中文專業中,可以學習辛棄疾、杜甫等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專業課和思想政治理論的結合,能夠讓專業教師更加具有學術精神,更加具有治學態度并且思維方式和相應的氣質談吐也都能給學生一種示范性作用,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和辦法。
(二)開發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
首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從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入手分析。我國的《三國志》中曾經提出一句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就說明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思想道德素質塑造以及實踐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到,對大學生日常管理制度的完善,明確大學生在哪些方面應該積極的去做,在哪些方面不應該做,有了詳細的規定,大學生對自己的行為也能夠更加明確,并且盡量在生活和學習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各項制度的落實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學校組織相關的管理人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以此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切記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給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素質提升氛圍。其次,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強化學校的評估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大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擁有高尚的道德素質并且有積極的心態,更加了解社會,了解國情,養成獨立的品格和毅力,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在這方面學校應該強化學生的社會實踐,讓思想政治理論的內容變成真正的社會實踐。以此促進我國服務性社會實踐體系的構建,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讓學生提前感知社會工作的艱辛。另外還要建立健全評估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評估,對大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這樣能夠起到一種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學效率。
(三)高校和諧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構建
首先,營造優良的校園環境。校園是每天學生都要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因此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需要引起極大的重視。在校園環境的改善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不斷的改善校園的物質生活環境。物質和精神都是同等重要的兩個主體,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強化思想政治性,例如,對圖書館的藏書進行豐富,對校園的人文景觀進行完善,在校園的宿舍中和食堂的硬件環境上進行重新的布局,給學生們更加直觀地印象,讓這種獨特的風格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第二,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給學生提供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出人文氣息,以此給學生也建立較大的心理場,讓學生開始關注校園的思想文化,漸漸地融入其中。其次,規范網絡環境。網絡對于大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影響非常巨大,因此需要高校精華學生的上網環境,阻礙一些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網絡信息的傳播,給學生建立起純凈的上網環境。堅持依法治網,在上網的過程中進行實名登錄的方法,網站的審批程序也要更加完善不斷的對網絡實施加以嚴格的管理,強化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監督,例如,建立起信息防火墻或者其他手段,將不健康的信息過濾掉。讓學生所接受的網絡信息都是健康的、積極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問題的解決策略。在此基礎上希望高校還要不斷的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的對教師進行現代化教育教學方式的培訓,以此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不斷的增加學生的政治文化修養,成為國家發展的棟梁之材,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德勝,王瑩.高校“基礎”課教學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20(4):149-152.
[2]敬菊華,韓凱麗.高校網絡輿論生態的構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實現的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5(2):127-129.
[3]張陟遙.微博時代下高校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J].江蘇高教,2014,18(1):141-142.
[4]許輝,鄭方明,于興業,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創新的思考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0(12):135-136.
作者:郭炯 單位:蘭州文理學院 社會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