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字在公益海報設計中的表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文字在海報中的作用
縱觀所有的海報設計,文字一直都被廣泛地應用到其中。而且,隨著海報設計的發展,“文字”逐漸圖形化,甚至在某些海報作品中直接充當起圖形的角色?,F今,設計師逐漸注意到了“文字”本身的獨特魅力。他們開始尋求不同的方式來使文字的視覺形式語言得到加強。在對文字進行處理時,設計師總是力圖做到在融入人情味的同時也保持了文字特有的哲理性,從而使觀者更容易被打動。文字或是被變形重組,或是通過夸張表現出獨有的趣味性。而海報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情感也會隨著文字功能從“敘述”向“表現”的提升而顯得強烈、顯得直白。隨著設計師對海報中的“文字”設計的不同嘗試,總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詮釋文字的方式。1.通過對文字進行適度的收縮或擴張,或是對其筆畫進行增減調整,展現出文字本身的結構與形式特點,使作品獨具特色;2.將文字置于圖形的功能位置,使海報設計顯得活潑、有趣;3.使字體意象化。通過將文字與圖形的巧妙融合,使文字的圖形化表達更具有文化內涵,從而使海報設計能與觀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并獲得觀者的認同。隨著海報文化的不斷完善,設計師越來越注重文字的表現魅力,也致力于去挖掘更好的表達方式,從而在海報設計中展現出文字的獨特性。
二、文字的民族性
人類的任何活動總是在特定的文化中進行的,自然而然地會受到文化中所共同形成的社會審美、社會習俗等的影響。而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藝術活動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民族性色彩。究其根本,民族性又是什么呢?民族性是深植于民族精神中的,是人們對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不斷探究的成果,它概括地反映了出了一個民族文化的內核,它向其它民族展現著獨有的性格與氣質。它使得民族文化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始終能保持自身民族的精神氣質而不被同化。它濃縮了這個民族在某一時代的精華特征,并深深烙印在其民族中的一切物質與精神上的創造中,包括民俗民風、宗教信仰等,使其在不同的時代中體現出一脈相傳的特點。而文字,作為人類記錄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其深刻的民族性更是不言而喻。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語言,而文字是民族“書寫”的語言。文字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早在1萬年前就已經開始出現,并在長期的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不斷改進發展,從而更好地表達人們的思想,它是人類約定創造的視覺形式。文字在其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充分吸納了各自民族的思維特點和美學內涵,體現出獨屬于其民族的精神,具有濃厚的民族性。但是,設計者往往忽略了文字的民族性,忽略了其作為民族身份的表征,而是如前面所提到的,只將設計的重點落在將文字圖形化,使其適合于海報的畫面排版。
三、突顯文字的民族性
在公益海報中的必要性的確,大部分的人會認為,一幅公益海報,有些時候只靠圖形進行傳達即可,文字顯得畫蛇添足。但在此,我們強調的不僅僅是其對內容思想的傳達、對排版構圖的作用,而是其民族性的表達,其對自身民族身份的肯定。而文字的添加又是否畫蛇添足,個人認為,這是設計者的排版功力問題。正如圖一海報所示,“Victory”這一單詞所承載的信息傳達功能并非至關重要,但其文字的放置亦不顯得突兀或不和諧。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文字的民族性在公益海報設計中的必要性。
(一)由公益海報的國際性
所決定的基于前面提到的公益海報的創作內容,決定了它與其它商業廣告的指向對象的不同,也決定了公益海報具有國際性。商業廣告往往針對特定的群體,傳達對象是其消費者,商業目的明確。而公益海報則不同。公益海報傳播的對象并不局限于一個群體、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國家,而是針對不特定廣泛人群的內在精神需求。其往往超越民族、超越國家,沒有過多的地域限制,讓更多的人從海報中去感受對這個世界的責任。因此說公益海報具有國際性。也正由于其國際性,公益海報更應該在其傳播中保持其民族性。
(二)由現今海報的表現形式、手段所決定
在現代的海報設計中,其基本的理論已經相對完備。所謂的極簡主義、現代主義、波普藝術、包豪斯風格等已被普遍了解與應用?;谶@些設計資源共通性,同一種形式風格、同一種圖案、同一種元素都可以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設計師所使用?;蛟S這些設計能成為好的設計,成為能夠交流的設計,但卻沒能顯示出自身的身份。個人看來,這不是一種完整的設計。真正完整的設計應該具有自身的民族身份。而具有民族性的文字恰恰是最具代表性,也最能說明身份的元素。在此,以日本的設計為例子。在現代設計中,日本被認為是擁有強烈自身設計風格的民族,非常成功的使其設計在傳統文化中體現出現代元素。其設計,已經漸趨成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趨于成熟并擁有自身風格的民族,一旦將其設計中常用的傳統元素剔除,那么人們又能否對其設計所從屬的身份進行辨別呢?就圖一所示,這是日本福田繁雄所創作的反戰海報,采用的是極簡主義。一般的觀者基本上都可以讀懂其含義,但卻不一定能辨別出這張海報出自哪個民族,無法辨認出這是一張日本的海報。讓我們再看看圖二,這是日本東京地鐵里的海報。毫無疑問,一般的觀者都能迅速地判斷出該海報為日本的海報。為什么判斷上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事實上,這兩幅海報并未能從風格上體現出過多日本的風格特點。而我們之所以能對進行準確地判斷,都源于其日文的使用。如果將畫面中的文字用日文再表述,我相信,觀者也能快速準確地進行判斷。由此可見,文字對表明公益海報所屬的民族身份的重要作用。
(三)圖形、圖案在身份性表達上存在缺失
“沒有文字的海報是存在的,因為超越語言的‘一看即懂’是視覺溝通的最終目的,但沒有文字的平面設計,卻總會讓人覺得缺乏現實感?!蔽覀兂姓J:圖形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表明海報的身份,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如圖三所示,該海報是一系列的反戰海報。如果說讓人去辨別這一系列海報的所屬身份,那么,大部分人肯定會認為這些海報出自于西方國家,而不會認為該海報的創作者為中國人。即使我們不能立刻反應出斯大林等人物,但我們至少會根據這些圖形來反應出創作者大體的對應地域和對應國家。為什么會產生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呢?這是由于以下海報的圖形圖案具有很強的識別性、身份代表性。但同時,這樣具有鮮明個性的圖案元素在國家、民族的使用上卻不存在限制,它同樣能為其他人所應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被認為是一種創意。然而,文字則不同。人們多少都對自己文化中的文字更具有歸屬感,在不必要的情況下,設計者并不會去刻意使用其它文化中的文字(英文除外)。舉例而言,當設計者看到一種有趣的文字表現,他首先想到的是套用其風格,而非文字本身;但如果對象是一個有趣的圖案,可能會直接使用該圖形。由此可見,相較與文字,圖形圖案的民族歸屬感相對較弱。
四、結語
綜上可見,海報設計中文字在表明身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當傳統元素在身份的表明上有所缺失時,文字卻能始終起到傳達海報所屬身份的作用。它比任何的圖形都更能直白地說明,而無需多繞彎子。因此,個人認為,設計師在設計公益海報時,應該運用個人的設計能力與聰明才智,將文字充分利用,使之成為表明民族身份的語言。
作者:吳丹妮 單位: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