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面臨的新挑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歐洲教育政策的觀點

      2006年,有學者對歐洲過去10年的政策文本做了一項分析,試圖研究這些政策文件提出了哪些最重要的議題。這些被分析的文件有:《教育與培訓白皮書》(1995),《里斯本會議》(1997),《博洛尼亞宣言》(1999),《教育與培訓2010》(2001),《教育系統具體的未來目標》(2002),《2003綜合報告》,《歐盟活動:教育、培訓和青年》(2004),《教育、培訓、青年:教育》(2004),《OECD教育部長都柏林會議》(2004)。通過簡單的詞頻分析,發現在這些政策文件中出現了一些高頻率的關鍵詞①,比如:新知識———知識社會;質量———效率;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教育———商業;語言;全面開放;等等。然而,這些文件很少對這些關鍵詞的含義進行明確的界定,但很多學術文章對這些關鍵詞的定義進行了討論。從這些關鍵詞引申出的問題被轉化到了不同的行動計劃中,而且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得以實施。當評估這些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以及目標的達成情況時,使用的是簡單的量化指標,在評估那些質性的目標時,使用的是質性指標(表述語言)。社會的不斷變化導致人們對教育的地位與功能的看法發生了改變,過去十年很多文件都已提及這點。但主要的觀點是什么?以及這些觀點如何被轉化到具體的行動中?本研究將嘗試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包括:在新的教育政策中,我們可以發現什么模式?在落實相關的政策建議時,會出現哪些與這些模式相關的問題?歐洲教育政策可以作為一個案例進行討論。在過去幾十年,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中學后教育,例如各種形式的大學教育、提供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非學術性學院,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在上個世紀后半葉,大多數國家的高等教育系統都進行了擴張。高等教育改革背后的動機與高等教育的兩個目標相關:(1)普通學術教育———為科學研究領域培養專門人才;(2)職業學術教育———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

      二、里斯本進程

      2000年3月,歐洲理事會在里斯本召開了一次會議,圍繞歐盟未來將發生的巨大變化進行了討論。這次會議對2010年歐盟要實現的戰略目標達成了共識,即讓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和最為多樣化的知識經濟體,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擁有高度的社會凝聚力,以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教育事務委員會在2001年需要向歐洲委員會提交一份報告,該報告應該包含教育系統未來要實現的具體目標,目標要突出歐盟共同的利益,以及優先促進民族多樣性發展。2001年,歐盟理事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會議,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了報告,報告包含3個主要目標和13個子目標,并獲得了批準。(《教育與培訓2010》)3個主要目標為:提高歐盟教育和培訓系統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全民“終身”教育和培訓;對外開放教育與培訓系統。13個子目標為:改進教育與培訓;為知識社會發展技術;為全民提供信息通訊技術;提高科學技術學習的就業率;充分利用好資源;開放學習環境;使學習更具吸引力;增強公平參與的積極性、提供平等的機會、提高社會凝聚力;總體上增強職業生涯、研究和社會之間的聯系;培養企業精神;提高外語學習能力;增加流動和交換;加強歐洲各國間的合作。會議認為,需要對這些目標進行評估,而且需要建立一個工作項目組來具體負責這些目標的落實,并在下一年提交具體的實施方案。這些主要目標和子目標一起被稱為《里斯本戰略》。其中,歐盟教育系統的現代化被看作是《里斯本戰略》的核心。2002年2月14,教育事務委員會建立了一個工作項目組,該項目組有明確的書面行動目標和實現每個目標的時間表。項目組強調,在充滿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通過教育來提高歐洲公民的知識水平?!独锼贡緫鹇浴氛J為,教育領域被公認為是最具優先發展權的領域之一。沒有教育系統,其他政策領域并不能單獨實現里斯本戰略提出的目標,因為教育系統對經濟增長、創新、穩定就業和社會凝聚力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知識經濟社會需要高質量的通識與職業教育來創造競爭優勢。里斯本會議具有開創性,對歐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導向。很多領域涉及了普通學術教育與職業教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盟成員如何在統一的教育政策框架內一起工作來實現這些目標。盡管有共同的目標,但具體的結構與戰略會依據歐洲最重要的目標不斷地進行調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戰略不僅是從歐洲方面來考慮,更是把歐洲教育置于全球視野中進行考量。為建設一個充滿競爭力的歐洲,我們有必要看看勞動力市場所發生的急劇變化。生產型工業社會中的服務變得越來越具有生產性,產品的知識密度也越來越高,這意味著公司對雇員和管理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雇主需要給雇員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以迅速適應新的變化。在知識經濟社會,知識和技術并不像以前那樣是靜態的。這種新的教育方式可以總結為終身學習。終身學習導致教育領域出現了更多的新參與者,增強了公司和個人的責任感。學校將失去它們的專有權以及對教育的控制,其他人也要承擔起一些教育責任。更為重要的是,要創建一些能把更多的社會群體包含在內的教育系統。

      三、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今天的高等教育變得很復雜,這取決于人們如何定義高等教育,以及什么屬于高等教育。也許高等教育應稱為第三級教育,因為我們正式或非正式地把高等教育的學術教育領域和職業教育領域區分開來。依據不同組織機構的不同目標,高等教育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般情況下,我們討論的是大學、職業教育機構以及職業高等教育機構。過去10年,高等教育和不同的高等教育組織機構的含義被重新定義。那些職業教育學校變得越來越學術,反之亦然。這主要是由于不同利益集團對高等教育機構有不同的期望。總體上講,高等教育有兩種目標:普通學術教育培養科學研究領域的專業人才;職業學術教育培養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傳統意義上,這兩種目標是沖突的,但是今天的社會壓力讓這兩者相互結合和互補.歷史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再到如今的知識社會,高等教育機構關注的重點改變了。社會上不同的群體和勞動力市場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在評價高等教育的表現時,什么因素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過去幾百年的時間里,宗教對高等教育的知識價值一直有著很強的影響,宗教確定了社會的道德價值和標準。18世紀啟蒙運動之后,國家在確立高等教育的規范和價值方面發揮著更為強大的影響。但是在過去10年,勞動力市場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上對高等教育抱有期望的最大群體為國家、市場和公民社會。國家在控制高等教育的角色和活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市場向高等教育反映當前勞動力市場上什么樣的知識內容是重要的,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存在不同的趨勢,例如科學在歐洲學生中不怎么受歡迎,這更多地反映了學生不同的態度和價值取向。最后,來自家庭與朋友的觀點,也會對年輕一代的價值觀產生影響,比如什么是時尚,以及什么是值得學習的。因素對新的勞動力市場有很強的影響力,以及大學所承受的來自勞動力市場的壓力。新技術將對勞動力市場的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同地區的經濟形勢也將影響到勞動力市場能做什么和需要什么,當地的政治形勢也將對勞動力市場產生壓力。最后勞動力市場將對大學施加壓力,比如大學應該提供什么類型的知識,以及大學應該培養什么類型的學生。該圖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什么知識是最重要的?我們先看這么幾組關系:智慧-知識,知識-教育,教育-培訓。本研究認為,知識可以分為3種層次,分別為通過系統學習獲得的知識、非系統學習獲得的知識,以及隨著年齡增長從生活中學習并獲得的實踐經驗,智慧的形成即基于這些知識。知識-教育的關系產生于我們接受系統教育的學習過程。培訓涉及很多的教育情境,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生產性知識或再生產性知識。在培訓中,我們更多的是去引導參與者如何去做事和再生產知識。在當今大學里,我們談論更多的是社會和勞動力市場需要的生產性知識,即通過分析和反思的方法獲得這些知識,為勞動力市場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和創造能力的人才,因為當今社會雇員需要具備分析、反思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這導致很多教育機構尋求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新的策略,這是來自社會以及在知識社會中勞動力市場更具競爭力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另外一個現象是合作和流動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指教師的流動,也指學生的流動。與此相關,網絡和流動是這些新策略中的一部分。在過去幾十年里,科技和通信手段發展迅速,全球變得更小也更具競爭力,這導致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網絡很自然成為合作的一種方式。近幾年出現的問題是:誰可以進行國際合作?如何穩定地開展活動來推動青年學生在促進國際理解的進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20世紀下半葉,學生交流的觀點發展成了學生流動,學生通過在國外學習,參與到國際議程和環境中來更多地了解他們自己以及自身的處境。預測(1991)未來歐洲高等教育的藍圖:大學將建立起國際網絡和合作模式。大學的使命是國際合作、國際交流,甚至是大學間的國際競爭。國際化或網絡的不斷發展讓組織的負責人在決定誰是合作參與者時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前面提到,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正在發生變化,這也意味著知識也在發生變化。由于雇員有跨文化工作的能力,這將導致勞動力需求在很多領域發生變化。在這種背景下,高等教育機構應該被看作是發展新知識的中心,以滿足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以及不同勞動力市場的新要求。20世紀70年代,在歐洲共同體內部圍繞“國際化”進行了公開的討論,因為國家經濟正逐漸全球化。由于科學和技術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作用,這意味著教育在這種社會變化過程中成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教育可以提高科學和技術的競爭力,同時增進文化和政治的互信。高等教育機構也受這種趨勢的影響。過去幾十年的政策文件,例如《里斯本戰略》《博洛尼亞進程》《終身學習項目》等,都影響著大學國際化活動的推進,以及大學課程的開設。一般的教育觀點認為,應給予學生和教師去學習和了解其他社會與文化的機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歐洲的多樣性以及全球國際化。組織也一樣,大學組織需要去適應正在全球范圍內出現的新的一體化趨勢。

      作者:黃容霞 單位: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