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通信工程校企合作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企業是用人單位,我們一定要做到供需結合,才能實現無縫對接”。同時大會還審議通過了《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宣言》,說明我省乃至全國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視。為了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的相互結合,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各地方高校多年來一直在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就實際情況來看,校企合作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不足,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力度不足等。
1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和特征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探索出多種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開展了校企合作的多種實踐。根據校企合作中企業和學校參與方式和參與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1學校主導-企業配合模式
在該模式下,一般由學校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并承擔大部分培養任務,而企業則處于“配合”的輔助地位。企業是根據學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應的條件或協助完成部分培養任務,其中主要以實踐教學環節居多。這種合作模式是較早出現并且現在仍然在很多高校實施著。
1.2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在該模式下,高校人才培養實行校企聯合,共同培養人才,企業與學校共同參與研究和制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較第一種合作模式而言,企業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都大為增加,甚至在部分環節企業起著主導作業。這種模式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目前部分高校采用這樣的模式。
1.3校企實體合作型模式
在該模式中,企業是全方位的整體參與、深層參與,在管理上實行一體化管理,如在學校中建企業、企業中建學校、校企共建企業等實體合作形式,或企業以設備、場地、技術、師資、資金等多種形式向高校院校注入股份,以股東身份直接參與辦學過程和學校人才培養,并分享辦學效益。這種合作企業在人才培養的很多方面都具有主導地位,學校和企業沒有明顯的界限[4]。這類合作模式首先在部分高職院校里試點。在前兩種模式中,共同特征是以學校為本位,不同的是企業參與程度和形式的差異,因此這種校企合作模式稱之為“學校本位模式[5]”。在這種合作模式中,學校起著主導作用,也承擔更大的責任,學校創建有利于技術培養的實訓條件。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學校主動在企業界尋求合作伙伴,而主動尋求與學校合作培養人才的企業則較少,企方與學校的合作只停留在訂單培養、項目支持、實踐基地建設、員工培訓等方面。而第三種合作模式則要求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教學計劃,尤其是高年級專業課的設置及實踐環節的內容,使其面向工程實際;共同開發相關課程,共建校內外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共同制定實習實訓內容,共同完成畢業設計任務,企業參與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具有工程經驗的雙能型教師,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等。
為適應新形勢下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切實加強省級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更好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能夠培養有市場競爭力、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我院通信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實訓-實習-就業”一條龍服務
實訓和實習是通信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實踐環節,是學生與企業實現“零距離接觸”的大好時機,是企業和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了解的平臺和紐帶[6],實現“實訓-實習-就業”一條龍服務,開創了校企合作的一個新模式。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杰賽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和廣州市重點軟件企業,業務范圍涵蓋電子信息與通信領域,可設計生產多種電子通信產品和提供多種服務。我校通信工程專業與杰賽科技簽訂了長效的校企合作協議,在學生的實訓、實習、就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深度合作。廣州杰賽科技不僅是我校的實訓基地,并且將畢業前的實習和即將的就業捆綁在一起,凡是到杰賽科技實習的學生經雙方考查協商都可以到杰賽科技就業,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而且為企業挑選人才提供了“面對面”的機會。
2.2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師資力量
通信工程專業是我院的新建專業,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年輕教師偏多,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較少,并且有行業或企業背景的老師很少。為了加強師資力量,改善師資結構,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來加強校企合作?!白叱鋈ァ钡男问蕉鄻?。一是學院領導和通信教研室老師多次到本地通信企業如中國電信六安分公司、中國移動六安分公司、中國聯通六安分公司等,深入調研,參觀訪問,研討企業對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具體需求,調研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實訓室建設的新思路。二是輪流委派教師到企業掛職,積極加強“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三是積極組織學生到有關通信企業實習、實訓,并將部分同學的畢業設計工作交由企業完成,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也由企業指定。另一方面,我們采用“請進來”的方式,邀請企業專家到我校擔任“特聘教授”,為通信工程專業學生授課或做報告,讓學生真切感受企業的一線運營狀況,使學校教學和企業實際運營狀況“親密接觸”;邀請企業專家參與制定通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力求使培養的人才適合企業需求。
2.3引入行業、企業崗位標準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是將行業、企業崗位標準和用人標準引入應用型人才培養,行業、企業與學院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專業核心課程的考試標準、專業建設標準等。二是將課程設置與崗位能力結合。加強對崗位能力的分析與分解,按照崗位能力中的技能點設置課程。如《光纖通信》、《單片機開發及應用》、《移動網的仿真和規劃》等專業課程全部由與專業對接的企業提供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三是以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為主線,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構建完整合理地工程實踐培養體系,探索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4校企協作探索專業綜合改革
為了加強省級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更好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著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經過友好協商,我院與中國移動六安分公司、中國電信六安分公司、安徽省渠道網絡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就合作共建通信工程專業達成協議,雙方就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教學計劃,共同開發相關課程,共建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共同制定實習實訓內容,共同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共建雙能結構教學團隊等合作內容達成一致,并在皖西學院建立校企聯合企業達成了初步意向。2012年度申報安徽省教育廳“質量工程”項目“通信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順利獲得省級立項,這也是對我校通信工程專業長期堅持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肯定。
3結束語
為了培養通信工程專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主動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我們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教育理念出發,創新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這種合作更注重人才綜合素質、創新能力的培養,既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更要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這種合作新模式對于通信專業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科研工作、學科建設工作以及“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要進一步鞏固已有成果,繼續深化與企業的合作內容,用實踐教學的成果推動理論教學的改革,把校企緊密合作的理念創新融入理論教學內容、手段、方法中,做到立足本地,輻射全省,為培養通信行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發揮積極的作用。
作者:符茂勝吳世偉劉仁金單位:皖西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