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網絡環境下設計類課程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高職設計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1.1高職設計類課程現有教學模式的不足
1.1.1依然按照傳統的模式進行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校外實習等環節,實踐和理論教學基本上是分開的。例如:傳統園林CAD的教學方法就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先逐一講解命令,然后示范操作,最后留作業讓學生上機操作。這種教學方法使得講練分開,導致了理論與實踐無法融合一體。老師上課吃力,學生對講解枯燥的命令很反感,課后自己練習又感覺無從下手。這樣會使得學生產生厭學、怕學情緒,教學效果差。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習慣被動接受,缺少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創造性差。
1.1.2教學過程沒有充分體現專業特色
例如:園林工程專業的學生迫切想知道他們所熟悉的園林小品、園路、植物景觀的畫法,而傳統的園林CAD的教學方法往往從機械零件圖開始入門,學生掌握的都是零散的命令、方法和知識,其結果是課程學完了學生卻仍然不知道怎么設計繪圖,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1.3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
高職設計類教學方法還是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只注重教會學生設計的理論知識,實踐教學仍處于從屬位置,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后續支持。
2.1教學資源豐富
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提供各種媒體素材,包括視頻、動畫、課件、講義等,這些教學資源遠遠超過教材與教師所能提供的資源。
2.2溝通無障礙,信息反饋及時
一些高校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都有自己的“博客”、“QQ”、郵箱等,學生只要有問題,就可以通過這些通訊技術與教師隨時溝通。通過網絡,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友好互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來調整教學,為學生及時提供幫助和指導。
2.3學習自主性
網絡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學習資源豐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興趣偏好選擇學習內容,更容易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有選擇的、高效的學習,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獲得成就感。
3基于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職設計類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設計
3.1采用創設情境,仿真實踐教學模式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注重學生技術和技能的培養,因此,專業課程在實施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目前,到實習基地和相應企業進行實訓仍然受到包括實訓內容、實。例如在《園林建筑技術》、《園林工程技術》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構建仿真實習環境,可以直觀、科學地展示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措施的效果,實時、直觀地顯示施工過程的實際情況,有助于學生全面了解操作流程。教師完全可以利用仿真系統,采用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根據經典案例創設情境,讓學生分成小組,在仿真的情境下,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競爭等來完成實踐任務,此種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及與他人交流協作的能力。
3.2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此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利用網絡工具進行學習(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引導,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狀況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能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例如:《園林建筑設計技術實驗》等課程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教師發放自學提綱,提供相關參考學習網站)自行查閱與實驗課程相關的文檔和與相關資料(包括講義、多媒體課件、視頻、教學錄像等)進行自學,實驗課程的大部分時間讓學生自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誘導啟發,并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歸納整理后進行討論,同學之間可進行效果評價,教師最后可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實現自主學習。此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個性化的知識建構,還可以通過與他人交流、討論,分享學習心得、信息及成果,培養合作意識,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3基于網絡資源系統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此種教學模式是指把傳統教學模式和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啟發、引導、指導的作用,又要充分激發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為例,就目前資金緊張狀況而言,硬件條件很難滿足開展網絡化教學的需求,但是如果把多媒體網絡化教學和傳統教學交替混合使用,網絡化教學還是可以實現的。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方式多樣,教學效果好。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面向班級群體進行教學,利用網絡面向個體、小組、小群體進行指導,便于因材施教,這樣優生更優,差生進步更快。絕大部分課程都可以采用此種教學模式。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有限的教學時空與無限的網絡資源融合起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網絡平臺實時地調出一段操作過程的視頻、一個實際案例或一個實驗的虛擬動畫,用來解決傳統教學方法無法講清楚的知識點和實際操作演示,可以使教學更生動具體,而學生在視覺、聽覺的共同刺激下,提高了學習興趣,開闊了視野,教學效果自然就提高了。因此,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教學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4模式構建,實例分析
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所構建的教學模式應使得多媒體和網絡成為一種工具,一個課堂,一個教學途徑,一個實現交互式教學的平臺,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下面以學院《園林建筑技術》課程為例說明多媒體網絡環境下,課程的構架、內容、特點等,以及如何實現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園林建筑技術》課程的設計有學習指南、課堂講解、情境模擬、仿真實踐、在線測試、網絡資源、網絡答疑等環節。
4.1學習指南
包括課程介紹、課程標準、學習建議等,方便學生了解本門課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時分配,以使學生更好地安排學習進度。
4.2課程學習
其中課堂講解部分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以工作過程為依據劃分6個學習情境,按任務展開教學。每個學習情境都包含:任務—導入—設計技能講解—練習(情境模擬,在線測試)—實訓(仿真實踐,在線測試)等環節,整個課程學習通過“教—學—做”一體化過程,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和技能。其中,課堂講解環節,可以適時插入教學視頻、技術操作視頻、實例展示等內容,解決傳統教學方法無法講清楚的知識點和實際操作演示,使教學效果更生動具體;情境模擬部分有20個訓練素材,學生可以選擇訓練項目進行自我訓練,學生之間還可以通過網絡互相交流;仿真實踐環節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仿真實訓軟件,可以很好地解決初學者實踐經驗不足、實習基地少、人數多等問題,能夠幫助學生熟悉園林建筑工作過程的流程、規則、特征,學生可以通過軟件中的器物庫、場景庫、材料庫等逼真的3D模型庫,根據不同場景設計,設計的效果能利用三維視圖多角度觀察。該軟件還可以應用于學生日常實訓和各階段考試,學生的創作成果可交由老師評分和評語。
4.3網絡答疑
網絡給師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師生可以通過QQ、郵箱、論壇等形式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4.4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包括相關網站、相關視頻、課程課件、講義、行業信息、參考書籍、學生實訓實錄等補充資源,供學生課外學習。這樣便于因材施教,使好生更優,差生進步更快。總之,高職設計類課程教師通過改良教學模式,可以創設一個求知、探究、開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驅動學生去主動探索、思考與解決問題,認真設計,并在設計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作者:王穎單位: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生態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