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設管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不是為了管人,而是為了更好的為全校教職員工服務。所以一定要以師生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突出師生員工的中心地位,突出“服務”功能。學校要在安全管理制度中不斷深化以人為本的觀念,增強安全管理實效。怎樣最大限度的保護師生安全,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教育學習環境,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根本,也是安全工作的迫切要求,更是安全管理工作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
2、“因地制宜”和“實事求是”的原則
一是學校安全管理目標的制定必須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既不夸大也不縮小,要正確面對所處的優勢和劣勢,不能搞假、大、空,要如實反映學校的安全現狀,體現出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特點,如果脫離學校的發展實際與師生的思想實際,片面追求制度的完美或照搬其他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師生的支持,起不到實際的作用,管理更難見成效。二是為實現其管理目標所采取的步驟、措施等,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教育規律。沒有依據制定的制度是無本之木,無法可依既不能規范行為,管理工作,更具隨意性和不連續性。
3、系統性原則
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成一體系,在總的規劃中分門別類,層層推進,使其具有全面性和整體性,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有機整體,有利于發揮整體效應,形成合力。如果各成一體,甚至有的相互沖突,會造成工作的混亂,嚴重影響安全工作的管理。
二、高校安全工作應建立的管理制度
1、職能清晰和責、權、利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明晰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分清職能,并從“責、權、利”三個方面來規范。學校要建立職能清晰的安全管理部門,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用制度規范安全責任,要弄清楚學校領導,具體管理者所應承擔的安全責任,教師、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和后果。努力形成“學校主要黨政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分頭負責,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全校上下逐級負責,師生員工人人有責”的工作局面。同時。要讓每個師生明白享有安全穩定校園環境的權利,只有更好承擔了責任才會享有更好的權利,只要認識到位,責任明確,學校及師生的安全就有保障。
2、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的平安與和諧只有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夠更好、更快的實現。通過制定科學的師生共同參與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參與學校安全管理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師生共同參與的安全組織,如:教職工義務消防隊、群防群治組織、自保組織,學生安檢部、校園110、校園119、大學生法律安全援助咨詢中心等,同時還制定了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使這些組織能夠有序的開展工作。通過師生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形成全員參與、人人有責、目標明確、責任到位的安全機制,這樣既能增強師生的責任感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師生樹立安全新理念,又能使安全工作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的安全網絡,使學校的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3、建立安全工作激勵和獎懲機制
這是促進高校安全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制定安全工作的激勵和獎懲機制,對教職工、學生參與安全管理進行考核評價,可以時刻使師生保持警鐘長鳴。在制定激勵和獎懲機制時,要做到科學、公開和公正。科學,即杜絕主觀和不規范,建立合乎實際的科學評價體系,客觀、規范、可操作性強,能接受師生的監督;公開,即制度要透明,對考核的目的、對象、內容、方法要規定明確,且對安全工作結果要公開告知,要讓師生員工明白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增強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公正,即對事不對人,使師生感到制度的一致性,沒有偏頗,有利于安全工作的開展。同時,對安全管理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經驗要及時總結和推廣,更好地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學校的穩定離不開安全管理制度,新的歷史階段,面對安全新形勢、新挑戰,我們要加強研究,力爭制定出更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一切可依靠力量,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陳紅竹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