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根據當前城市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生產管理的現狀與改進,提出了體系建設的若干思路,重點就防誤操作、接地驗電管理、工作及操作票管理、巡查檢驗規范及現場作業的遠端視頻監控等方面,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與探討。
關鍵詞: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防誤操作;直流驗電閉鎖;接地線管理;電子化開票;視頻聯動監護
一、前言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來說,其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供電系統的安全可靠,供電系統是城軌系統的血液,是至為關鍵的要害。一旦該系統發生問題或出現事故,將引起整個系統紊亂、終端堵塞、運輸障礙,甚至危害乘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與社會不良影響.據統計僅2000~2010年間,某地鐵公司單接觸網停電掛地線環節就發生多起電氣誤操作事故,嚴重影響了軌道交通系統的安全運營。此外,供電系統檢修作業涉及到倒閘操作、檢修操作、驗電接地操作等,這些業務流程沒有實現電子化,不能與工作票審批流程結合;數據信息沒有實現網絡化,各業務流程的數據不能共享;執行過程沒有實現可視化,無法實時掌握業務進展;業務管理沒有標準化,各業務分散管理,缺少一個完整的信息化電子管理系統。雖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發展多年,已形成較為嚴密完整的規章流程,并嚴格按規章流程來進行預防,但其代價仍然較大:人力物力大量被消耗,效率也極其低下.因此,隨著當前軌道交通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科學技術新手段來保障供電正常運轉已經成為了必須推行的方向與目標.正因如此,建立一套完善、標準化的城市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綜合運用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以保障供電作業安全可靠,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運行成本有效降低,已迫在眉捷.
二、供電運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
軌道交通供電安全生產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供電防誤操作框架的構建,其次是針對工作票和操作票框架的電子化處理,接著是安全高效的接觸網檢修接地作業模式建設、接地線的智能化規范管理建設、巡檢作業的電子化建設以及現場作業遠程視頻監護建設幾個方面。該體系建設需要核心解決的問題是,利用技術性的防誤操作措施解決供電運行作業的安全性問題,利用電子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供電運行中的作業效率問題。
1全線整體性供電運行防誤操作管理體系建設
目前地鐵運營單位在供電運行安全管理方面大都制定了詳細、完善的管理措施,但現行的規章制度基本依靠人來保障執行,缺乏有效的技術保障,或現有技術措施僅關注局部功能,彼此之間缺乏關聯,整體上考慮不足,不能滿足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的整體性防誤操作管理要求。因此需要從全線考慮,用技術手段進行整體性供電運行防誤操作管理,因此我們需要從整體角度,用技術手段來對供電運行系統誤操作的管理問題作縝密控制,同時,對包括電調監控中心(OCC)在內的變電、接觸網分部、車輛檢修分部(車廠線、DCC調度)以及橋隧線路分部等多部門,有序實現多人力、多地點、多層次、多交叉的協同作戰、協調控制的綜合防誤操作管理機制。
2工作票、操作票管理的電子化建設
在我們國家大部分城市,地鐵的供電系統所采用的工作票操作方式,幾乎還是采用依賴人工進行傳統紙筆書寫,這樣由于每個人寫字風格都不相同,使得因為字跡潦草造成錯誤或者是因為各種出問題而重寫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開票的效率十分低下。同時,因為沒有一個標準化處理方式,大量的紙張工作票據和操作票據必須要經過人工管理和控制統計,使分析處理工作也極其困難。因為以上操作與步驟都必須經過人工處理,所以在進行工作票和操作票的審核的時候,對于流程的控制和把握就必須采用面對面交流或電話和傳真等最為傳統的方式進行人工干預操作,極易造成安全管理疏漏。因而,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還需要考慮構建具有電子化操作票、工作票的網上互聯平臺,可以根據當前需要的作業進行對應的工作票以及附屬配套的模版生成,并且可以形成電子化的開票手段、邏輯誤區預先判斷功能、互聯網流程流通轉控框架構建和執行以及對應的全系統全流程管理功能。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網絡出票功能就可以完美替代最為傳統的工作模式,使工作的效率得以大規模的提升,并且在全程監控下,票據自身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最為全面、邏輯可靠的保證。
2.1基于接觸網檢修框架下的高效安全作業模式
當前我國各地鐵公司對接觸網檢修的作業安全都呈現出一種“政策重視,操作忽視”的態度。盡管在管理制度上對于如何操作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在技術上并沒有進行十分嚴格的關聯和匹配,技術手段對于這方面的控制輔助相對較薄弱,所以導致在這個方面所進行的操作中,時有誤動的各類事故發生.考慮到當前接觸網和接地的鍵鼠操作呈現出高頻化和機動化的趨勢,所以,地鐵運行單位還需要拓開視野與專業安全設備研制廠家合作,對接觸網直流驗電閉鎖技術進行研究,以實現驗電操作和接地操作的強制安全聯鎖,保證接地作業的安全。另外,在進行停電檢修時,由于某些特定操作十分不方便(比如掛接地線時就是如此)。所以,對接觸網接地線的處理時,在安全基礎上,還需著眼于接地位置和接地棒長度的特點,研究出一種能簡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驗電接地裝置,以解決接觸網接地操作的安全和效率問題。目前,接觸網智能驗電接地方式有一種思路可以考慮,即通過一種智能化裝置,對人工驗電,網絡驗電以及接地操作等相應的功能進行充分的融合,并在接地和驗電的過程中實現相互間的安全聯鎖控制,使得整個接觸網在帶電狀態下無法進行接地的操作,這樣就可以確保在進行接地操作時人員自身的安全。同時,在對驗電和接地之間的方式進行大規模簡化的基礎之上,通過裝置,利用最為方便的步驟操作,簡明可靠地完成驗電接地的基本操作,并且還可以通過遠程的計算機后臺智能化系統對當前條件下的運行情況進行自動判斷,并進行輔助的遙控操作和激活,而不是沿用傳統的施工人員攜帶驗電棒以及接地棒等對接觸網進行風險極高的操作。這樣不僅使人身安全得到極為可靠的保障,還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
2.2巡檢作業電子化與現場作業遠程視頻監護體系建設
為及時了解巡檢人員是否按時巡檢、巡檢到位、巡檢結果,掌握設備的缺陷狀態,查詢、統計、分析歷史數據;同時實現現場電氣設備操作及告警的視頻聯動監護功能,還應設計一套電子化巡檢系統,規范設備巡檢標準,量化設備巡檢過程,建立設備評價體系,提供設備信息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保障巡檢人員巡檢到位,提高設備管理效率;研究一種遠程視頻監護技術,對現場和電氣設備操作過程進行視頻聯動監護、告警聯動監視、巡檢聯動監視、事故錄像及回放等功能,以便實時了解現場設備的操作情況以及相關設備操作前后的運行狀況,完成監護、告警、遠方巡視及錄像回放、事故追溯等功能。由此可知,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生產體系的建設,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還可提高軌道交通運行檢修的可靠性與科學性,以保障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進而具有巨大的安全效率、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益,同時為未來進行軌道交通供電運行的方式由人工手動操作逐步轉變成為智能化計算機操作開辟道路,為復雜的軌道交通是我修作業降低成本和風險,提升效率。
結語
從目前的軌道交通供電運行管理現狀來看,運行單位迫切需要建設一套程序化、網絡化、電子化、可視化的供電運行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同時應推進該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工作,以實現軌道交通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運營目標。
參考文獻
[1]郭德龍,張佳.城市軌道交通電力調度典型操作票系統[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6,9(10).
[2]宋大治,蔡彬彬.地鐵35kV供電網絡安全聯鎖設置[J].電氣化鐵道,2009(6).
[3]劉家軍,劉博,安源,等.接觸網作業地線的信息收集裝置的研究[J].2011,39(5).
[4]馬成祿.淺談城市軌道交通供電高壓供電倒閘作業的要求[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1(11).
作者:池代臻 單位: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