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行政管理就業問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小組于2010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南京市六所高校進行“南京地區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意向”問卷調查。經過努力,本小組在其中四所高校,成功發放750份問卷,并收回進行分析研究,整理出506份有效數據,經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結論。對于第一個問題“選擇行管專業的原因”的回答,從整體來看,同學們對此專業的選擇過程中,客觀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同時,這些客觀因素,顯示出學校制定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不甚明確,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的自身定位產生偏差。對第二個問題“你平時的學習態度”的選擇進行分析,一方面顯示了當今社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缺乏;另一方面,從側面顯示出,行管專業在學科設置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導致了學生沒有積極性。目前,在絕大部分高校中,行管專業的課程設置都存在著共同問題,政治學趨向性表現得十分強烈,政治學學科設置較多,管理類、經濟類、技術類所占比重過小。目前,“考證熱”在各個高校都十分流行,由此可見,相對來說,選擇進行社會實踐和強化本專業知識技能的人數明顯要少于選擇考證的人數。這說明了目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盲目性。傳統的心態和社會的普遍選擇,都導致了三本學生在就業時的優勢小于二本一本以及名校的學生。本小組研究認為,心態也是本專業學生就業的軟肋,短時期內,這種差距是無法消滅的。求職中,什么方面才是最具競爭力的?同學們對于這個問題,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很明顯,專業技能,實習經歷,技能認證這三個占了明顯的比重,而成績這一項,所占幾乎被忽略。從表面看,選擇的都十分正確,也都合理。但是,這種可怕的心理,直接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偏差,從而使得自己在以后的求職路上,由于嚴重缺乏本專業知識而困難重重。在談到為就業進行的準備的時候,大部分人選擇了“參加培訓,考取技能證書”“多方實習”,部分人處于茫然焦慮狀態之中。分析認為,大部分學生的就業思想是和傳統的本專業的就業方向相差甚遠的,這昭示著本專業在課程改革上的迫切要求。此外我們還通過調查分析得知,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進企業,而不像20世紀80年的行政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大多在政府、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工作。公務員實行考試錄用制度后,在公共科目考試方面,行政管理的學生可能有一定的優勢,但具體職位對專業以及專業知識的要求卻限制了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的報考以及錄取,從而降低了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在公共部門就業的概率,加大了其就業的難度。[1]在激烈的競爭中,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并不具備優勢,而作為民辦高校的學生,其跟重點高校的該專業學生比應試能力又更處于劣勢,所以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進入企業工作,從事文員、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工作。但由于該專業的學生學的都是些純理論的知識,缺乏實際的技能培訓,寫作能力一般也遜色于中文專業的,導致其工作的可替代性強。
2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2.1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激增
急劇增長的畢業生人數,導致社會總體就業趨勢十分嚴峻,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行政管理的就業形勢自然也很不容樂觀。高校擴招的同時,伴隨的是民辦高校的興起,據統計,截至2006年年底,全國共有民辦高校278所,比上年增加26所;獨立學院318所,比上年增加了23所;民辦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生280余萬人,比上年增加了67萬余人。民辦學校招收的大多是高考分數低于二本線的學生,這些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考試技能上明顯遜色于名校的學生,在這個學歷和各類證書是工作敲門磚的社會,民辦高校學生的就業又會多遇到了一些障礙。
2.2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定位不清晰
從我們調查的幾所高校對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來看,培養目標大同小異。基本上是“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這樣的培養目標會導致學生對自身定位產生偏差,對將來從事的工作的心理預期很高,尤其是黨政機關這樣帶有明顯吸引力的關鍵詞。目前,在絕大部分高校中,行管專業的課程設置都存在著共同問題,政治學趨向性表現得十分強烈,政治類學科設置較多,管理類、經濟類、技術類所占比重過小。這種情況下,就會是理論知識扎實,而實際技能很不足。在知識結構不平衡的情況下,很難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優秀人才。
3緩解就業難的措施
3.1學校明確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做好就業指導
首先,民辦高校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以及生源方面和重點大學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盲目地跟從重點大學制定該專業的培養方案,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其次,在制定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時,應注意適應市場需求,專業定位應做適當的調整。在課程設置上,應更多的開設一些特色課程、實踐操作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最后,學校還應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認識自身,了解就業形勢;聯系用人單位來校開講座或咨詢會,讓學生及時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標準。
3.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加強能力的鍛煉
首先,在當下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生們應調整好心態,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正確的認識自身,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不要好高騖遠,應該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很多大學生都向往留在大城市、進大企業,不愿去小城鎮、進小企業,一部分的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一心想進政府、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這就使得就業渠道變得狹隘,要懂得先就業再擇業,慢慢地積累經驗。其次,從我國當前對行政管理人才的要求來看,只有那些既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的組織機構和運作程序,能夠針對行政管理中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應用型人才是最受用人單位歡迎的。[2]所以,學生自己在學校應更多地注重自身的能力鍛煉,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或一些學生組織,提高與人溝通、組織協調、處理問題、辦公軟件的操作等各項能力。在這里,學習的定義也不再是傳統的學習課本知識,而是學習一切對自身發展有利的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