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河北農電管理惠及三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思想革命引發管理升級
“在我看來,全面加強縣供電企業管理的難點是思想認識的統一,而重點則是制度上的突破。”7月27日,河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李效勇向記者說起了全面管理的難點和重點,“首先必須牢固樹立起這樣一種認識:農村電網是國家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電員工是服務‘三農’的先頭部隊,農電工作的好壞,關系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否順利向前,意義非常重大。思想認識統一了,工作便成功了一半。”
確立了農電的重要地位后,河北公司毫不猶豫地將“舵”轉向了制度建設,通過建章立制,建設科學高效的農電管理體系,不斷實現管理工作的精細化。
從2005年開始,河北公司建立了歸口管理與專業管理相結合的農電管理體系,明確了有關部門在農電管理上的責任和任務,重新修訂和新建涉及縣供電企業干部人事、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生產、優質服務、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60余項,從制度上保證并促進了縣公司與省公司在管理理念、機制上的全面接軌,管人、管事相結合,真正實現了對縣級供電企業人財物的全面管理。
2006年底,河北南網102家縣供電企業按照省勞動廳專門下發的文件,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用工形式與4萬余名農電員工全部簽訂了勞動合同。針對縣供電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進人多而泛、農電員工隊伍管理不規范的痼疾,河北公司在省財政廳、勞動廳、民政廳等有關部門支持下,統一審批并下達躉售縣公司工資計劃,統一編制下達躉售縣級供電企業畢業生招錄計劃,統一接收安置復轉軍人,實現了對縣供電企業新錄用人員的有序控制。
從2005年開始,河北公司對縣供電企業全面開展預算管理,由省公司統一批復各縣供電企業年度預算;清理處置不良資產,資產質量明顯提高;開展季度經濟活動分析,加強營業普查,精細化管理機制逐步形成。河北公司還建立了線損管理“管理、技術、保障”三大體系,40個縣供電企業達到規范化管理要求;實現了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
在全面管理思路的引領下,河北省縣供電企業加大農網建設改造投入,多渠道籌措農網建設改造資金,把有限的資金優先用于電網發展。幾個數據引人注目:兩年來,河北農網共落實、完成各項建設投資30.95億元;截至2006年,河北農網35千伏變電站雙電源比例達到57.8%,具備無人值守功能的35千伏變電站比例達到91.67%,35千伏綜自保護變電站比例達到72.5%,縣調自動化率更是實現了100%。
“如何在現行體制下加強農電管理,促進農電事業發展,是當前電網企業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李效勇說。目前,河北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并已經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不能再用老眼光看農電
“不能再用老眼光看農電企業了。如今,縣供電企業管理理念發生根本轉變,管理水平、人員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河北公司副總經理張建功說,“歸口管理與專業管理相結合的農電管理模式激發了縣級供電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縣級供電企業自有資金投入到電網建設,在具體實踐中結合實際不斷創新。”
7月28日,在永年縣供電公司河北鋪變電站,有一個經過改造的消防沙池看上去與眾不同。“以前,消防沙池的蓋子裝在上方,如果發生火災,得先把蓋子移走再取沙,非常耽誤時間。現在,我們把蓋子換成玻璃材質,裝在沙池的一側,遇到火災時把玻璃打碎,沙子就流出來了,能爭取滅火時間。”永年縣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得意地說,這個小創新是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永年縣供電公司擔負著全國最大的標準件生產基地及周邊地區生產、生活的供電任務。在這里,管理細節隨處可見:變壓器周圍地面上的石子被換成了防滑耐磨的地板,避免員工作業結束后滑倒。在計量中心待裝表庫,校驗完畢的表計嚴格按照規定被整齊地懸掛起來。許多“新玩意”也被應用到生產中,包括變電站語音無線對講系統、95598電子地圖自動定位顯示系統、調度圖像遠方監視系統等。
在磁縣講武城供電所,有一支全部由女員工組成的“新電力彩虹服務隊”,她們“人人能登桿,人人會填票,人人懂安規,人人掌握安全措施”。
提起這支服務隊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2006年5月12日,供電所員工宋建強在工作中沒有按照安規穿絕緣鞋,被前來突擊檢查的磁縣供電公司負責人按規定進行了處罰。宋建強不理解,嘟囔著說:“女同志不登桿干活,自然不會犯錯。”“聽了這話,我們都很不服氣,男同志能干的活,我們也能干,還要干得更好。”服務隊隊員薛玉紅笑著說。
如今,“新電力彩虹服務隊”隊員的身影出現在磁縣的大街小巷,出現在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施工現場。她們被曬黑的臉上是親切的笑容,為磁縣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宋建強也當上了供電所的安全生產標兵,照片放進了楷模員工櫥窗。
7月28日18時,清苑縣南辛店村農民賀平安和往常一樣,“巡視”著自家的玉米地。“今年夏糧大豐收,小麥增產,每畝能產千斤,多收入近千元;看現在棒子的長勢,收成也不錯。”賀老漢笑瞇瞇地說。
讓賀平安高興的還不止這些。今年,南辛店村實現了“井井通電、戶戶持卡”。“電鑰匙一插就出水,一年一畝地少花三四十塊錢,我這8畝地一年省二三百塊錢。再說,現在用多少電,咱心里有數,這就是惠農!”他豎起了大拇指。
河北公司全面加強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推動了“井井通電、戶戶持卡”工程、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以及優質服務工作的開展,獲益最多的就是“三農”。
就拿“井井通電、戶戶持卡”一項來說,兩年來,河北公司為1.6萬眼無電井通了電,預計到今年年底,河北南網有望基本完成“井井通電”目標,“戶戶持卡”可達到300多萬戶,為農民兄弟澆地用電帶來極大便利。
河北公司始終堅持把安全可靠供電作為優質服務的核心。風帆股份有限公司清苑分公司副總經理劉偉剛對此感受頗深。7月29日,劉偉剛對記者說:“如果突然停電,一條生產線損失就是10萬塊錢。我們一共有72條生產線,損失會非常慘重。不過,這種事情還從來沒有發生過。我們已經實現了雙電源供電,清苑縣供電公司的服務無微不至。按道理講,我們的設備屬于自維范疇,但是供電公司主動幫我們培訓電工,還定期對用電設備、線路進行檢查維護,我們放心著呢。”電氣化建設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在高陽縣邢南鄉六合屯村亞奧毛紡有限公司,工人們拿著電動雕花機的手敏捷地游走,看得人眼花繚亂。“以前雕花用剪子,慢不說,還容易影響毛毯質量。現在有了電動雕花機,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毛毯質量也有保障。”村黨支部書記李更田說。如今,亞奧毛紡有限公司的毛毯出口48個國家,年收入上億元。這樣的企業,邢南鄉有9家,在六合屯村就有兩家。
高陽縣是全國紡織品和毛毯生產基地。2006年,高陽縣供電公司年售電量7.58億千瓦時,其中紡織品和毛毯加工業用電量占40%左右。邢南鄉鄉長尹愛東說:“電力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與供電攜手服務‘三農’,為電力發展鋪路,是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現在,對縣供電企業進行全面管理的效果正在日益顯現,各項工作規范化、精細化水平明顯提升。但是還有很多課題必須研究。包括在現行體制下的農電最佳管理模式問題、縣級供電企業的和諧發展問題等等。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河北省電力公司農電部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