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溝通文化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入世”的成功,使中國真正進入了經濟一體化的軌道,與狼共舞也好,同臺競技也罷,中國企業都必須直面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已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根本所在。而在企業管理中無時、無處不在的溝通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潤滑劑與企業落實經營管理思想的重要工具,對企業文化的建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企業只有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內部溝通機制,積極拓展溝通渠道,才能有效的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在經歷了采集經濟、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目前已面臨一種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和以知識驅動為基本特征的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知識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僅僅靠產權、物質利益方面的紐帶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紐帶,產品競爭和服務競爭均已成為明日黃花,惟有企業文化才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最有效措施。而溝通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傳播、演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應力求通過搭建良好而暢通的溝通渠道,塑造有效的溝通文化,使企業文化尤如宗教信仰般潛移默化在員工心目中,成為企業員工的精神綱領指導員工的言行舉止,以此體現企業的形象與風范。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企業文化是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形成的文化觀念以及這種文化觀念主導下形成的企業行為方式和傳統。它是通過方針、政策、原則、制度所表現出來的企業核心的價值觀念。反映的是已經沉淀在企業中的那些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它能為全體員工創造一個一致認同的價值觀念,創造一個能促進員工奮發向上的心理環境。它內在地產生于企業自身,得到全體管理者和員工的認同與維護,并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成為企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它對企業全體員工的思想、行動具有導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規范作用。
一個沒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是不可能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成員的思想觀念,它決定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普通的企業員工,如果對自己企業的文化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要想在事業上大展宏圖是不可能的,他就像身處異國的游客那樣,不時會產生陌生感和沮喪感。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和企業全體員工的精神家園。所以好的企業文化能夠挖掘出企業中每一個成員的潛能,激發出他們的士氣,提供給企業創新、進步的精神動力。作為企業的創造者,他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員工團結起來和企業同舟共濟、共榮辱,而這正是企業文化要解決的問題。
二、企業文化和溝通的關系
人們之所以如此關注企業文化,是因為人們注意到了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曾經有人預言,將來企業的競爭,將會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才是最終意義上的第一核心競爭力。而企業文化之所以能夠為人們所感知,就是因為它存在于人們的交往和溝通過程中,企業文化在人們的溝通中形成、傳播、演變并發揮其無所不在的影響。
溝通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過程,其目的常常是為了激勵或者影響人的行為。溝通是雙向的互通過程,管理溝通是包括傾聽和其他反饋形式的雙向式溝通,正是相互理解的愿望激勵著高級管理人員到車間去看望員工、舉行小型的非正式會議或者在公司的自助餐廳里與員工共同進餐。管理者在與員工們的直接溝通中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公司。離開了溝通,人們不可能知道何謂該企業的價值觀,何謂該企業的經營理念,也不可能知道何謂該企業的道德準則,何謂該企業的形象。
企業文化離不開溝通活動,同樣,溝通方式也能體現出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能夠創造一個溝通的氣氛,那種不尊重個人尊嚴和人格的企業文化,那種不信任員工的企業文化,使人們在溝通過程中總會心有余悸,不敢暢所欲言,不敢講出自己真實的看法和想法,企業管理人員從員工處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真實的甚至是歪曲的,而根據錯誤的信息做出的決策是非常有害和危險的。那種尊重員工、信任員工的企業文化,員工則會暢所欲言,將自己真實的看法、想法講出來,企業由此可以得到真實的信息反饋,做出正確的決策。
三、如何塑造企業的溝通文化
(一)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
溝通在企業內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溝通渠道不暢通是大多數企業都存在的通病,企業的機構越是復雜,其溝通越是困難,因為基層的許多建設性意見不能及時反饋至高層決策者,甚至有些意見在反饋過程中已被層層扼殺,而決策層的政策決策在傳達過程中,常常也無法以原貌展現在員工面前。因此,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內部溝通機制,積極拓展溝通渠道,是企業文化軟性管理的“硬著陸”,同時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
要有效的管理信息溝通,企業必須在信息傳遞上下功夫:首先,溝通必須目的明確、思路清晰、注意表達方式。在信息交流之前,發訊者應考慮好自己將要表達的意圖,抓住中心思想。在溝通過程中要使用雙方都理解的用語和示意動作,并恰當地運用語氣和表達方式,措詞不僅要清晰、明確,還要注意情感上的細微差別,力求準確,使對方能有效接收所傳遞的信息。
其次,要考慮信息接收者的需要。信息是有價值的,但是,價值的大小卻因人而異,同一信息對不同的人價值不同。無論何時信息都要適用,或在短期內,或在較遠的未來。有時短期內會影響員工的不受歡迎的措施,如果從長遠來看對他們有利的話,也比較容易被他們接受。因此,要注意信息傳遞的目標,確保信息的效用。要研究不同對象的不同需要,追蹤信息接受者的視線所向,保證信息傳遞的質量,減少無效勞動。
第三,管理者要營造一種信任和坦誠的組織氛圍。下級對領導者是否信任,程度如何,對于改善溝通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信任,完全真實的信息可能變成不可接受的,而不真實的信息反而可能變成可接受的。一般來說只有受到下級高度信任的領導者發出的信息,才可能完全為下級所接受。坦誠溝通和對話可以鼓勵人們開誠布公地與他人溝通。下屬可以像報告好消息一樣向上級報告壞消息,而不必擔心受到懲罰。在員工之間開發人際交流技巧的努力可以培養公開、誠實與信任。
第四,要控制使用直接傳遞與非正式渠道。所謂直接傳遞就是越級傳遞,撇開管理信息系統,使溝通雙方直接對話。在管理中,不能過多采用這種方式,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控制使用。有些企業設立總經理接待日、總經理信箱就是為了減輕溝通者的心理壓力,以便對信息傳遞進行控制。對于非正式溝通,也應實施有效的控制,因為雖然在一些情況下,非正式溝通往往能夠達到正式溝通難以達到的效果,但是,它也可能成為散布謠言和小道消息的渠道,產生副作用。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須做好信息溝通的控制和管理。
第五,運用反饋。這是確保信息準確性的一條可靠途徑。這種反饋要求是雙向的,即下級主管部門經常給上級領導提供信息,同時接受上級領導的信息查詢;上級領導也要經常向下級提供信息,同時對下級提供的信息進行反饋,從而形成一種信息環流。
(二)對員工績效評價要講究溝通藝術
1、要明確績效評價的兩個目的:一是把員工的績效情況反饋給他們;二是建立未來的計劃,即確定員工下一步要達到的績效目標。
2、在語言溝通上,企業領導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結果應具體而不籠統。評價結果過于籠統,會使員工懷疑對他們隨從事的工作缺乏了解,將會降低評價結果的可信性。
(2)評價時既要指出進步又要指出不足。企業領導要先對員工進行表揚,使員工不至過于緊張,接下來指出員工的不足,最后再表揚員工,這樣可以使員工有著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消除員工的抵觸情緒,增強員工根據績效反饋結果改變行為的自愿程度。
(3)通過問題解決方式建立未來績效目標。在面談中要建立未來的績效目標,采用單純勸說方式和說聽方式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應當采用主管與員工雙方共同討論的模式,讓員工高度參與。
總體來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行為的準則和成功的保證,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是不可缺少的。而溝通則是企業文化的關鍵所在,企業只有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內部溝通機制,積極拓展溝通渠道,塑造優秀的溝通文化,才能使企業文化有效地進行傳播,保證企業文化執行力的正確性、方向性、把握度,從而使企業長遠、持續、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