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現代化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政府在農業現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不僅是理論判斷同時也是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實踐的經驗總結。中國政府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政府應在農業立法、資金投入和服務組織等方面加強其主導作用。同時,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農民以及政府與農業協作組織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中國農業;現代化;政府作用
Abstract:Governmentsplayanimportantrolei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whichisnotonlyatheoreticaljudgementbutalsoapracticalexperienceofdevelopedcountries''''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hineseGovernmentplayedapositiveroleintheprocess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buttherearealsomanydeficiencies.TheGovernmentshouldstrengthenitsleadingroleinagriculturallegislation,investmentandservicesorganizations.Atthesametime,properlyhandletherelationsbetweenGovernmentandmarkets,Governmentandfarmers,Governmentandagriculturalcooperativeorganizations.
Keywords:agriculturalofchina;modernization;thegovernment''''srole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由傳統農業過渡到現代農業的多層面的動態演進過程。中國在沒有完成工業化的情況下推進農業現代化,其進程必定更加艱巨,面臨的問題也更多,因而要加強政府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協調各方面的力量來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一、政府是農業現代化的主導力量
1.發展中國家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政府的支持
發展經濟學理論認為,國家實行的農業政策,是促進或抑制農業發展的重要措施或原因,農業政策如何,關系農業是不是穩定。發展中國家農業基礎薄弱,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尤其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首先,農業現代化需要政府的資金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科技投入以及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自身內部的積累又相當有限,因而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為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提供物質保證。其次,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需要政府的制度保證。農業現代化就是實現農業的產業化和專業化,要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制度。政府要深化現有的土地制度改革,通過法律或政策來保證農業現代化發展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其次,農業現代化需要政府的環境保證。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保護,另外發展現代農業還需要相應的組織、信息和服務等方面的保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有賴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2.發達國家實踐證明政府在農業現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發達國家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農業現代化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形成了美國為代表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為主,日本為代表的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主以及歐洲的提高勞動生產率與土地生產率并重的農業現代化之路。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模式雖然不同,但政府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發達國家政府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具體做法主要有:(1)通過立法,保證政府對農業的支持政策順利實施。美國在農業方面的立法涉及到農業現代化的各個方面,包括:農產品價格支持、土地調整、農業合作社、農業勞動、農產品流通、農業信貸、農業保險、農業技術推廣等。日本在1961年制定了《農業基本法》,以擴大農戶經營規模,實現農業現代化。法國政府不僅制定實施了《農業基本法》和《農業指導法》來推動土地集中,還專門制定了《農業現代化法》和《農業發展方向法》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2)通過經濟手段,對農業進行支持。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上,發達國家通過加大農業公共物品的供給和各種補貼政策、稅收減免、信貸優惠等政策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3)運用適度的行政干預手段如在日本和歐盟國家,普遍存在著對農產品價格的管制,在這些國家即使糧食供大于求,農民仍然可以以高價出售。同時為保護國內農產品市場價格,發達國家通常以配額或限額等貿易壁壘阻礙國外農產品的輸入[1]。
二、增強中國政府在農業現代化中的主導作用
中國政府一直是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為加快農業發展,在農村土地制度變革、農產專業市場建立、農業立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職業素質教育和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都采取了積極的措施,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然而無論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從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來看,中國政府在這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還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農業立法方面:中國政府通過多年的努力,在農業領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發展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但是中國的農業立法還存在許多不足,一是從法律體系上看,法律、法規的缺位現象嚴重。例如關于農業保險的法律缺位,對農業合作組織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進行調整,另外地方性農業法規比較少。二是從農業立法的效果看,立法的實效比較差。根據中國農業大學的調查,在現有的農業法律法規中,只有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業法、種子法等少數法律、法規得到較多農民的認可,有十二部法律法規只有少于10%的被訪農民認為有用,可以說農民基本沒有感受到農業法律所起的作用[2]。為此,中國政府必須加強在農業立法方面的主導作用,一方面認真貫徹執行現有的法律法規,真正發揮現現有農業法在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組織力量研究制定農業保險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法和有關對農產品加工業稅收優惠政策和鼓勵農產品出口政策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健全農業政策法規體系。
2.資金投入方面:近年來,中國財政支農投人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從總體來看,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較低,發展現代農業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因而我國政府應在有限財力的基礎上,盡力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并通過制定有力的政策不斷開辟新的農業投資渠道,形成農民積極籌資投勞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人機制,同時政府應加大對農業招商引資的政策性支持,制定更加寬松的投資政策,改善農業投資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外資進人創造更好的外部條件[3]。
3.服務組織方面:發達國家為農業提供服務的除了各級政府的農業管理與服務機構,還有分布于全國各地的各種農業專業合作社,形成了一個覆蓋全國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網絡。農業合作組織以其自身的優點,可以做農民和企業想做做不了,政府想做做不好的事,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組織形式。中國農業協作經濟組織目前還處于分散、零星的狀態,沒有形成全國性的網絡系統而且缺乏法律地位,因而業務范圍小,服務功能弱,對農戶的幫助有限[4]。農業協作經濟組織的落后與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有很大的關系,因而我國政府應充分重視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通過立法、政策、補貼、金融、財政、稅收等手段支持和發展農業協作組織,更好地發揮其獨特優勢,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三、發揮農業現代化中政府主導作用應注意的問題
農業現代化實現所需的各種制度和組織條件的成熟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理應發揮主導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不是無限的,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協調好以下關系。
1.協調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農業市場化的過程,農業現代化必須走市場化的道路。只有堅持市場化才能合理配置農業資源,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同時由于市場經濟內在的缺陷和農業自身的弱勢,市場機制不能解決農業這一特殊產業中的所有問題。因此,農業現代化還離不開政府的干預,需要政府加強宏觀調控。但政府的調控應以市場為基礎,政府的經濟決策應建立在市場價值規律基礎上,政府要防止過多使用直接的行政干預,而是要通過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借助市場對農業的發展進行引導,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供宏觀的調控和服務[5]。
2.協調好政府與農民的關系。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體,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要通過農民的實踐來發揮作用。政府要充分發揮其在農業人才保障方面的作用,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和農業科技普及教育,以便盡快地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素質,為農民自身的發展提供教育服務。同時政府要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尊重農民的意愿,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政府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著眼點在于引導和扶持,而要防止強迫命令。政府在制定各項政策時充分征求農民意見,尊重農民的選擇,避免超越政府應當承擔的職能,出現瞎指揮、亂指揮和代替農民進行決策的錯誤行為[6]。
3.協調好政府與農協的關系。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各種農業協會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通過專門法肯定農業協會的合法地位,明確其性質和職能,規范各協會的運行,并對其進行監督。對于協會中存在的問題,政府要以引導、支持、合作、指導為主,而不是包辦和替代。政府通過各種手段為協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并在必要時給予專項經費支持,為各行業協會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必須明確政府與協會的分工,把適于協會承擔的行業管理職能交給有關的協會,充分發揮農協的作用,政府要避免直接干預,協調好政府與農協的分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柳建平,張永麗.發達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與啟示[J].經濟縱橫,2007,(10).
[2]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辦公室.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與建設現代農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3]邢玉升,吳顯亮.淺析現代農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求是學刊,2007,(11).
[4]盧榮善.經濟學視角:日本農業現代化經驗及其對中國的適用性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7,(2).
[5]譚國雄.借鑒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經驗我國農業現代化應處理好六大關系[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1).
[6]柯炳生.對發展現代農業中若干問題的認識[J].教學與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