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產型企業物資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加強物資管理,對降低產品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是十分必要的。現代生產型企業要實現規范與科學的物資管理,必須有良好的物資管理流程,重點抓好物資計劃管理、物資采購管理、物資儲備管理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科學管理。
企業追求的經營目標是以最少的投入、最高的產出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要達到該目標,就需要企業對所擁有的各種資源(主要指人、財、物、技術、設備等)進行有效充分、合理、科學的利用。物資管理部門作為現代企業的一部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要不斷地抓管理,抓成本。物資供應部門是管物的機構,它的本質卻是管錢,物資管理已成為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現代企業物資管理以其運行質量、流通速度、有效管理和降低成本成為現代企業增加效益的“第三利潤源泉”。
企業物資管理應從計劃、采購、驗收、付款、供應、保管、輸送等計劃實施情況的全過程進行監控、設計,并形成管理體系,這一管理體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技術、勞動和運輸等各方面的經營活動,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現代企業物資管理必須引入競爭機制,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和工具從事物資供應和采購,通過降低采購成本,優化庫存結構,合理配置流動資金,來確保企業生產和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與生產計劃的完成。受我國企業長期以來“重生產、輕物流”意識的影響,一些現代生產型企業尚未認識到物資管理與企業整體工作的緊密相關性,企業物資管理跟不上,供應鏈難以優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針對現代生產型企業物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擬提出自己的淺見,以期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此問題的關注。
一、現代生產型企業物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對生產型企業物資管理情況的調查了解,收集查閱相關資料分析認為,企業在物資供應、物資采購、物資儲備、物資定額消耗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并影響企業的效益,具體表現如下。
(一)企業物資供應和采購計劃不到位
有些企業沒有根據營銷計劃和生產任務來編制企業物資供應計劃,導致盲目采購,物資積壓或短缺。物資積壓使訂貨成本、購置成本、儲備成本增加,資金占用過多,資金利用率較低;物資短缺使供不應求,影響生產,兩者都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物資采購存在風險
采購過程中合同、價格、質量、供應商延期交貨、技術進步、采購意外等方面存在許多風險,如合同欺詐、供應商亂抬價、質量標準達不到要求、供應商延期交貨等,這些風險的存在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都有影響。
(三)物資庫存管理工作薄弱,清倉工作滯后,致使庫存物資積壓和浪費嚴重
1.物資驗收入庫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手續進行檢查驗收。
2.物資養護沒有根據物資的物理性能、化學成分、體積大小等分別加以妥善保管。倉庫管理不到位,缺乏科學管理;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造成對庫存物資品種、規格不清楚;對每份合同需要的原料品種、數量計算不準,使之原料剩余,長期堆放不用,造成浪費。
3.倉庫保管員和會計不能及時對賬和盤庫。物資明細賬出現差錯,沒有能認真地查找原因與及時處理、長期堆積,造成物資長期賬物不符,影響了差異的正常分配,從而影響當期損益的真實性。
4.預驗入庫物資長期掛賬,不開票結算造成虛假成本嫌疑,人為調節利潤。
(四)物資消耗定額管理、原始記錄不健全,在生產中材料支領、使用無計劃,監控無依據,管理上漏洞多,生產用料浪費大,跑、冒、滴、漏現象嚴重
(五)企業的財務人員觀念陳舊,會計參與管理的意識差,不能從記賬、算賬、報賬的事務工作中解脫出來;對內不了解生產過程,對外不了解市場行情。這種狀況導致核算不規范,財務分析滯后,盈虧找不出原因,成本管理具有較大的盲目性。
(六)經濟行為的不規范
企業對物資采購的執行過程缺乏監控,讓素質偏低的采購人員盲目采購;違紀、違法進人情貨;在采購中撈好處,吃回扣等現象時有發生,這樣既造成材料質差價高,又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與安全。
二、現代生產型企業加強物資管理的建議
企業物資管理工作要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所需各種物資的計劃、采購、運輸、倉儲、保管、使用等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其工作環節眾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該項工作開展的效果將影響著企業的生產與銷售和企業的效益。現代生產型企業要實現規范與科學的物資管理,必須有良好的物資管理流程(圖1)。
針對物資管理過程中管理體系的不完善和物資管理流程的復雜性,筆者認為,現代生產型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健全企業物資管理體系。
(一)編制好企業物資供應計劃
物資供應計劃是控制企業成本的重要環節。物資計劃是在參考上年實際完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市場需要,對企業所需各種物資做出預算,并經計劃、生產技術等部門專業審查后編制出的計劃,以杜絕盲目采購。物資供應計劃主要包括,計劃期物資需用量;計劃期末的合理儲備量;計劃期初的庫存量;計劃期的物資采購量。
物資采購量(申請量)=物資需要量+期末儲備量-期初庫存量
通過加強物資供應計劃的編制工作,讓生產、管理等部門對倉庫物資的儲存現狀有個全面了解,從而杜絕盲目采購。
(二)按計劃做好物資采購工作
物資采購工作是物資管理的關鍵環節,它不僅是保證企業產品質量的需要,更是堵住企業經營“成本漏洞”和消除利潤隱形流失的需要。在實施物資采購過程中,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采購人員的職業教育和管理,提高采購人員的自身素質,培養出一批即敬業愛廠,又有責任心、有能力的高素質采購人員,以采購人員的素質來保證物資采購的質量,杜絕采購人員個人為吃回扣拿好處而損害企業利益的不正之風。
2.加強對物資供應商的管理,降低采購風險。物資供應部門應建立客戶檔案,并根據其資信程度、生產能力、技術水平、供貨價格、供貨質量、售后服務、協作關系等實行分類管理。選擇信譽好、配合能力好、價格適宜的供應商并與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及時供應。
3.控制價格。對采購物資應本著“擇優布點、質比三家、貨比三家、先近后遠、合理定價”的原則,減少中間環節,以降低物資的采購成本。重大設備、大型配件、生產工藝需要的關鍵材料,采取招標方式確定供應商,實行高質量、低價格、講效率的最佳方案。一般采購制定“比價管理”制度,避免盲目選擇供應商造成損失,杜絕暗箱操作。物資采購較多的企業成立價格管理部門,賦予其采購的審批權和付款審批權,有效地將采購的審批和采購的執行、采購的執行和付款的審批等不相容職務分離開來,能夠保證物資采購在數量、價格上的合理性,杜絕吃回扣現象。
4.合理確定采購量。采購部門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實物”的新觀念,嚴格執行材料采購計劃,合理確定采購批次和采購數量,防止盲目采購和無計劃采購。
5.加強對采購合同的管理。建立合同臺賬、做好合同匯總是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強化物資儲備管理,降低材料存儲成本
物資儲備管理是企業保證正常生產的必要手段。為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必須做好倉儲管理工作,使企業的物資儲備管理科學化、條理化、規范化。其具體措施為:
1.物資驗收入庫必須嚴格按采購計劃對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嚴格檢查、驗收,質量不合格的物資予以退貨。
2.倉儲物資儲存過程中要采取良好的保養手段,以科學的方法做好物資保養工作。對倉庫中的物資要根據物理性能、化學成分、體積大小等進行分類,分別加以妥善保管,并有相應的保管養護手段,確保在庫物資的質量和價值。3.嚴格財務制度,完善物資進出庫的各種手續,建立健全存貨清查盤點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類存貨進行實地清查和盤點,保證倉庫中物資的種類與數量和賬目相符。
4.搞好物資儲備定額管理。在存貨管理上講效益,需要合理的確定進貨批量和進貨時間,使存貨總成本最低。需要控制的存貨成本有:訂貨成本、購置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同時需要正確地制定合理的儲備定額。儲備過多,會占用大量資金及保管費用;儲備過少,會影響生產,帶來經濟損失。
5.建立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的管理臺賬。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在財務上采取一次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對使用周期長的建立領用后續管理臺賬,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6.建立健全存貨的防火、防潮、防鼠、防盜和防變質等措施,并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
(四)加強對生產用料的控制
生產過程中耗用材料數量的多少是影響材料成本的決定因素。為做到生產用料的準確與科學,應強化以下工作。
1.加強物資定額管理,堅持生產技術與物資管理相結合,由生產技術人員依據原有的材料消耗定額標準,結合生產工藝、技術,對材料的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
2.要嚴格執行定額消耗管理。對生產部門的領料要嚴格按計劃和物耗定額進行控制,實施超定額領料層層審批制度,力爭把超額領料控制在零,真正體現以銷定產,以產定耗的管理原則。
3.加大修舊利廢工作,對閑置報廢,經鑒定可修復使用的材料,應立項攻關修復,使之再利用到生產上,提高材料的綜合利用率。
4.強化內部制度,杜絕制訂定額的人員與生產部門攜手舞弊,加強倉庫、單位的保安措施,防止多領材料,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五)建立物資管理信息系統
為了讓物資管理工作做到系統化、規范化和網絡化,必須采用信息化手段,把物資計劃、采購、倉儲、配送、供應商等的管理納入網絡管理之中,有效地利用共享信息資源,改善企業管理環節,實施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在物資系統內部,實現物資原始數據的錄入、處理、儲存和輸出,完成物資的計劃管理、倉庫管理和統計分析;在物資系統外部,通過接口與信息系統的其他子系統連接,實現數據共享。這些物資管理方面的信息,對協助企業領導決策,加強物資使用監督和財務監督,提高物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六)加大檢查考核力度,認真履行管理職能
1.加大內部控制管理力度。主管部門要認真制定物資采購計劃,制定可操作的物資供應管理考核制度,同時要結合實際,適時修訂、完善、健全已有的物流管理制度;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對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要認真檢查,重點是查處越權采購、無計劃采購和私自處理報廢、廢舊物資,以及黑庫、假出庫等問題。
2.對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要認真考核,獎優罰劣,促進各項指標的全面完成。同時要加大對物資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加強培訓,解決物資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低、對物資管理制度缺乏了解、不適應市場形勢發展需要的問題。在服務質量上,牢固樹立優質服務觀念,全程服務理念,充分發揮物資部門管理、監督、檢查、指導職能,定時、定點為生產環節服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物資管理工作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鍵。因此,要用新的科學管理方法,嚴把物資入庫、質量儲存、發放關,合理使用和節約物資,通過健全企業物資管理體系搞好企業物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