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內鄉鎮財務會計工作現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農村財務會計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本文從我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意義入手,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農村財務會計農村會計培訓委托制
一、我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意義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比很大,而自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村集體的獨立核算地位日益顯現。農村的財務會計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嚴格來說,農村的財務會計工作包括財務管理和會計管理兩個方面,由于農村的特殊情況,人們往往把這兩個方面合二為一,統稱為農村會計管理或農村財務管理。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主要意義有:
一是鞏固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礎。村集體的經濟實力發展強大不強大,發展速度快不快,都與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密切相關。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做不好,這些更是談不上,或許有暫時的繁榮和強大,但是最后的結果必將向相反的方向走去。村集體經濟發展好了,村民們才能切實得到實惠。
二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對村財務會計的監督不到位,農村村集體的有關負責人經常出現貪污腐敗等現象,村民們對村領導的意見很大。甚至一些村民通過集體上訪、寫舉報信等方式進行舉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團結。
三是影響我國財務會計規范化程序化的重要因素。我國的財務會計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的財務會計規范程度不夠。而且,在財務會計的處理程序上也存在著欠缺。
二、我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現狀及分析
(一)我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采取的主要形式
1、村財村管:即各村自設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負責各自村的財務會計工作。2002年以前,普遍實行“村財村管”模式。
2、委托制:是指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村民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將村級財務與村級資金委托給服務機構(如鄉鎮經營管理站或依托其設立的農村會計服務中心),在確保村級資金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審批權、收益權、監督權和債權債務關系不變的情況下,由服務機構按照一定的原則、方法、程序進行村級會計核算的一種管理形式,現在是主要形式。包括村財鄉(鎮)管和記賬兩種形式。
3、村間互助管理:一些財會業務量較少的村之間,除財務決策外,對其他財會業務,由各村之間選出財會管理人員采用互助方式管理各村的財會業務。
(二)我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重要性認識不夠。首先是上級主管部門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他們普遍都有這樣一種想法:農村村集體屬于基層,即使不去管理也不會發生大的問題。其實正是這種麻痹思想造成了問題的發生。其次是村集體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他們也認為我們身處農村,山高皇帝遠的,沒人會來管的。
2、農村會計人員素質普遍不高。農村財務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普遍不高,多數是初中或高中水平,對財務會計基礎知識知之甚少。即使后來的后續教育,他們也幾乎是聽天書。
3、農村會計人員的待遇得不到保障。農村財務會計人員的工資普遍是由村集體自己開支,工資數額較低。即使有些地方由鄉鎮財政或縣級財政負擔,數額也是相對較低。其他福利待遇更是少之又少,這當然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4、會計工作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目前,農村的財務會計主要還是采用手工記賬,記賬手段相對落后,會計處理的時間相對滯后,效率也是相對低下。
5、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管理不到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原先主要由鄉鎮的經管站管理,而經管站不屬于會計的主管部門,自然對會計管理工作不到位,尤其是會計業務方面。
三、對我國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建議
(一)提高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作為我們國家的中央主管部門農業部和財政部已經認識到了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并頒布了一系列文件;下層管理部門也相應的制定了措施。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最基本的村集體尚未得到充分認識。下步,應該從村集體開始進行一系列宣傳教育,使廣大村集體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
(二)配備合適人員,形成培訓機制。按照規定,農村財務會計人員應當取得會計任職資格證書,并具有較高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熟悉農村財會業務和相關政策、具有良好人際關系和一定組織能力。而且村主要干部的近親屬不得擔任本村會計和出納工作,村會計的近親屬不得擔任本村的出納工作。但是由于村集體相對較小,多為同一姓氏,可能存在村主要干部的近親屬任職情形。針對這種情況,應當采取措施避免,如采用村會計派出制等。下步,應當在村集體會計人員中開展培訓活動,尤其對《會計法》及財政部于2004年11月25日頒布從2005年1月1日起實行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進行培訓,讓廣大農村會計人員在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前提下,同農村村集體的實際相結合,更加勝任其工作。另外。目前的農村財務會計按照農業部的要求執行,但從管理的規范化角度而言,應當由財政部門對其實施統一管理,并進行培訓。
(三)充分保障農村財務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農村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相對不高,這與他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有很大的關系。首先,應當使他們的基本工資福利待遇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可以拿出部分資金對業務較好的人員進行獎勵。其次,由于農村會計人員作為村集體財務的一名監督員,難免會觸及一些人員的利益,應當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對實施侵害的人員要嚴厲懲處。
(四)加快會計電算化建設步伐。會計電算化作為一種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而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應當在農村會計崗位上配備基本的軟硬件設施,并進行會計電算化的培訓,讓每一個村集體都甩掉手工賬簿,建立起一套自己的電算化賬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