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國發展外匯期貨市場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發展外匯期貨市場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發展外匯期貨市場論文

      1曾經引進的失敗與經驗教訓

      歷史上,中國曾經對外匯期貨有過短暫的嘗試,1992年6月1日,中國開始在上海外匯調劑中心試辦外匯期貨交易,首次成交620萬美元。此次外匯期貨交易試點的外匯品種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日元和港元,交易時間為周一、二、四、五下午2:30~3:30。具體的交易規則參照了國外外匯期貨交易的普遍做法,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外匯期貨標準合約。但是,由于當時的市場需求小,交易量也很小,經過半年的運轉,到1992年年底上海外匯期貨市場共成交標準合約10813份,金額21626萬美元。與此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上海外匯現匯交易額每天為3000多萬美元。鑒于此種情況,1993年2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了《關于適當放開金融機構代客戶辦理外匯買賣業務的通知》,規定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批準,企事業單位自有的外匯現匯,可委托有權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金融機構辦理即期或者遠期外匯買賣,希望以此擴大外匯期貨的需求,促進外匯期貨市場的發展。但是在當時,中國對外匯交易的監管更注重事前審批,而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監管沒有相應的措施,因而出現了諸多違規甚至違法的交易活動。例如,未經批準而從事外匯衍生品交易的機構大量存在,其中部分與境外機構勾結,打著期貨咨詢和培訓的名號非法經營外匯期貨;有的期貨經營機構以誤導下單和私下對沖等欺詐手段騙取客戶資金;有的機構進行大量的逃匯套匯活動。這些非法交易不僅擾亂了金融管理秩序,造成外匯管理混亂,還給企業和個人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致使經濟糾紛事件不斷增加。由于中國外匯期貨市場仍然相當混亂,1994年12月14日,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并貫徹執行《關于嚴厲查處非法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外匯期貨交易具有很強的投機性和風險性,目前在中國開展這項交易有很大弊端,已造成相當大的損失,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不進行這方面的試點。1995年3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又了《關于禁止金融機構隨意開展外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業務的通知》,規定國內金融機構一律不得開展投機性外匯衍生工具業務,國內金融機構可根據需要適當進行保值性外匯衍生工具交易。隨著這一系列法規的出臺,中國證監會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工商和公安部門的配合下對外匯期貨市場進行了實質性的整頓,停止了各期貨經紀公司、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各類咨詢公司開展的外匯期貨交易,對期貨經紀業務實行許可制度。

      自此中國外匯期貨市場的發展已基本陷入停滯,究其原因,總的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外匯期貨經紀商的質量參差不齊。由于外匯期貨業務在中國仍是新生事物,監管部門和社會大眾對其的認識普遍不足,因此在外匯期貨市場運行中,部分經紀商屢屢違法違規。第二,當時的金融體制制約了外匯期貨市場的發展。首先,當時的信貸計劃指標使得需要追加外匯期貨保證金的企業難以獲得資金,所以只能被迫強行平倉而造成不菲的損失;其次,當時企業用匯需憑進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機構的支付通知,個人用匯的獲得仍有諸多限制,而外匯期貨需要用美元結算,這樣實際上就限制了外匯期貨市場的參與者和需求量。第三,社會的外匯風險意識和市場參與意識還不夠。由于對外匯期貨市場知識的缺乏,外匯持有者往往將外匯存入銀行而不進行保值。加上當時企業制度不完善,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激勵機制和風險機制缺乏,使得很多企業并沒有進行外匯保值的動力。從中國期貨市場制度來看,一直都是堅決反對投機行為的,這無疑降低了外匯期貨市場的活躍性和交易量,也使得外匯期貨市場更難普及。中國上海外匯調劑中心1992年試辦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能脫離金融衍生市場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來隨意地塑造市場。一個成功的外匯期貨市場的誕生和發展必須要有一系列基礎條件,包括充分的市場需求、完善發達的基礎市場、市場化的匯率和利率形成機制、作為完整經紀人的交易者、成熟的法律框架和完整的制度體系。

      2再次開設外匯期貨市場的可行性分析

      2005年中國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了改革,從長期近乎固定匯率向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轉變,必然使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浮動增大,同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加快,因而各經濟主體對有關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的需求逐漸增大。首先,從理論上講,外向型企業規避市場風險離不開外匯期貨市場。而中國有著眾多的出口導向型企業和準備或者正在走出國門的大型企業。其次,從國際現實情況來看,進行外匯期貨交易可以減少舉借外債的風險。同樣,也有助于減少對外放債和購買外幣資產的風險。再次,進行外匯期貨交易能緩解國內商品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中國是資源消耗大國,許多以外幣標價的進口資源價格隨著匯率變動而變動將影響國內經濟。最后,在浮動匯率的情況下,外匯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助于確立合理的匯率水平。現階段,有如下原因推動并客觀要求中國重新推出外匯期貨交易:第一,場內和場外外匯衍生品市場的協調發展,有助于發揮外匯期貨的流動性優勢,服務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第二,推出外匯期貨可以進一步完善中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也順應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第三,海外交易所紛紛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快速發展,倒逼中國加快發展境內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同時,中國推出外匯期貨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機制初步形成,場外人民幣外匯衍生品市場漸趨成熟,外匯期貨上市的條件已經具備。而且中國金融監管當局的監管手段、監管技術和監管水平與1992年時不可同日而語,與國際監管機構的聯系日益緊密,了解國際先進的監管技術和監管手段,應能夠有效合理地管理開展外匯期貨業務的風險。綜上所述,開放中國外匯期貨市場的基本條件已具備,應考慮盡快開設外匯期貨業務。

      3再次開設外匯期貨業務應注意的事項

      中國在重新準備開設外匯期貨業務時,應著重注意下列事項,以保證外匯期貨交易的順利穩定進行。首先,推動建立外匯期貨市場穩步發展的政策體系,以優化市場投資者結構為政策導向,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品種創新機制。其次,建立完備的外匯期貨市場法規體系,盡快形成高效的多層次市場監管體系,借鑒已有期貨商品交易監管經驗,充分發揮交易所和交易主體的自律監管功能,不斷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率,確保外匯金融衍生品市場有序、協調和安全運行,在資本市場體系中發揮應有的功能。再次,應增加外匯期貨市場主體的類型,提高除美元以外其他貨幣的比重,并且擴大匯率彈性區間,增加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增強匯率對外部經濟不平衡的調節能力和市場主體運用外匯衍生工具防范風險的能力。各市場交易主體要不斷地學習和培養利用外匯期貨市場衍生工具防范風險的能力和意識,充分地利用衍生工具回避匯率的不利波動,使得中國能夠構建有序的外匯期貨市場。

      作者:孟繁超單位:遼寧大學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在线亚洲v日韩v|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国产色在线|亚洲|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