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國區域發展的幾大走勢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幾大走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區域發展的幾大走勢

      摘要:未來我國區域發展將出現十大趨勢,包括地區差距在相當長時期內繼續存在并擴大,但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夠減緩差距擴大的速度;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進一步擴大;城市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大城市圈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企業日益成為市場主體,大企業在跨區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等。

      關鍵詞:區域發展趨勢

      一、地區差距在相當長時期內會繼續存在并擴大,但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夠減緩差距擴大的速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區發展差距的變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為20世紀90年代之前,地區差距呈逐步縮小之勢;第二個時期為20世紀90年代,地區差距呈逐步擴大之勢;第三個時期為2000年以來,變化不大??傮w判斷,目前的地區差距低于改革開放初期的水平。1978年到2000年,反映人均GDP地區差距的基尼系數由1978年的0.3494減小到1990年的0.2658,然后擴大到2000年的03358。進入21世紀以來,基尼系數基本保持在0337左右。區域總體差距主要是由城鄉差距和鄉鄉差距構成的。據測算,城鄉之間的差距和鄉鄉之間的差距占區域總體差距的份額都各在40%以上。

      造成地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和資源等方面的客觀因素,也有發展戰略和政策選擇等方面的主觀因素。地區差距既是長期以來區域經濟發展歷史過程的綜合反應,也是現實的內外部環境條件差異綜合影響的結果,同時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其所處的階段有關。

      在未來的區域經濟發展中,一方面,導致地區差距擴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條件、產業基礎、區位和人文環境等)將繼續存在;另一方面,抑制差距進一步擴大趨勢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主要包括:

      (1)隨著國家對地區差距擴大嚴重程度的日益關注,從發展戰略和政策設計方面正在并將進一步出現有利于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環境條件;

      (2)中西部地區具有后發優勢,可以總結并借鑒東部發達地區經過長期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經驗,可以在體制改革、機制設計、政策制定、模式選擇、先進技術的使用等方面少走彎路,實現跨越式發展;

      (3)東部地區的發展將更加需要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的銜接與融合,特別是東部對能源等基礎原材料、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等需求的擴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部分產業的轉移,都將為中西部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綜合起來判斷,未來20年中,地區發展差距仍將呈擴大之勢,但是其擴大的速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

      應當指出的是,雖然地區發展差距有可能繼續擴大,但是,隨著新的發展觀和“五個統籌”要求的落實,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提高和中央對于欠發達地區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同地區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有可能縮小。事實上,多年來,不同地區之間居民消費水平的差距一直小于地區發展水平的差距。這說明,中央政府對于欠發達地區以往的支持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將來,只要政策適當且力度足夠,不同地區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是有可能縮小的。

      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進一步擴大

      國民經濟長期高速持續的增長和生產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為我國加速城市化積蓄了巨大的力量。過去20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工業的快速擴張和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使約2億農村勞動力進入非農產業,農民從事非農生產和向城市的集中,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城市化進程。1980~2002年,我國的城市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個百分點。但是,總體上看,我國的城市化嚴重地滯后于工業化。與世界上人均GDP水平相當的國家相比,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明顯偏低。目前,我國還有約8億龐大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中心城市功能不夠完善,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的任務還非常艱巨。

      隨著中央提出的關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重大戰略決策的進一步實施,我國的城市數量將迅速增加,城鎮體系將進一步發展,城市規模將不斷擴大,大城市的競爭力將不斷增強。據估計,2020年,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左右。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資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城市經濟總量所占的比重將日益提高,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日益突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將明顯增強。城市化將進一步促進產業的聚集,促進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而將成為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三、城市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大城市圈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由于城市經濟活動的性質存在差異,城市在空間結構上往往存在著大中小城市共存的格局。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資源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分工的推進,在城市密集的發達地區形成大城市圈,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從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發展歷程來看,基本上都走過了從農村到城市,再從分散的中小城市向大的中心城市集中的過程。我國的人口密度,不太充裕的可利用國土,工業、信息業、服務業的迅速成長及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的趨勢,都決定了中國城市的發展更適宜于大城市圈的發展模式。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快速城市化階段,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城市間基礎實施的完善,運輸工具的便利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城市間經濟聯系的加強,中心城市將不斷壯大,中心城市和周邊中小城市之間的聯系及其影響將不斷加強,大城市圈將因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而逐步形成。在未來大城市圈形成過程中,城市之間的關系將從以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周邊城市為主體的形態,向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城市間形成功能和產業分工互補、共生共贏的形態轉變,沿海發達地區的大城市圈將更具有城市群的形態。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競爭,將主導區域甚至全國經濟的發展格局。大城市圈對經濟社會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并將成為最具活力和實力最強的經濟體系。

      我國未來有不少城市群可望發展成為大城市圈,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京津唐地區、膠東半島、沈(陽)大(連)、武漢、渝蓉等大城市圈。這些大城市圈將成為我國技術和制度創新的中心,以及先進制造業的基地。它們的形成將有力促進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并對亞太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四、企業日益成為市場主體,大企業在跨區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經過多年以來的改革,我國在實現政企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有資產的監督和管理以及在壟斷性行業中引入競爭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進展,企業日益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政府發揮作用的基點正在從對資源配置的直接干預,轉向通過培育市場主體,創造與維護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來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部署,和履行入世承諾的要求,政府將進一步減少對國有企業施加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中央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方面的努力和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建設方面力度的加大,使得地方保護將進一步受到限制,企業跨區域交流的障礙將進一步減少。這對于促進企業跨區域的分工協作和生產經營活動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集團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國際上,大型跨國公司正在根據其全球戰略,在世界范圍內,展開其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空間布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國將在新的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的基礎上,形成許多跨地區乃至跨國的企業集團。這些集團將通過跨地區組織生產和經營活動,成為推動地區間資源重新配置和分工與協作的重要主體。

      五、網絡型基礎設施條件將進一步完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將更為便利

      我國地域遼闊,資源稟賦的空間分布差異較大。長期以來,包括交通、通訊、電力、供水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一直處于瓶頸狀態,制約了區際間的經濟聯系和合理的區域產業分工體系的形成。以交通為例,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交通運輸的發展主要受制于供給方面的制約。由于道路、機場等基礎設施落后,高速的經濟增長導致對交通運輸大量需求不能充分實現。運輸量的增長使得運輸能力極度緊張,路網瓶頸現象加劇,對鐵路運輸能力實行嚴格的限額管理。90年代以后,國家把加強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作為重點,并對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實行適度的投資傾斜政策,使得包括交通、通訊和電力等網絡型基礎設施條件有了顯著改善,溝通區際聯系的骨干通道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基礎設施條件的空間分布仍不平衡。從交通來看,到2002年底,東中西部的交通運輸線路綜合密度分別是每萬平方公里4482、2096和1424公里,呈現出明顯的階梯狀發展差距,東部和中部分別為西部的314倍和15倍。

      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東部和中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與經濟增長實現同步發展,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適度超前,網狀的、高度系統化、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將逐步形成;全國各大區域之間的聯系將更為完善和便利,地區之間經濟交流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這將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生產力布局的調整,有力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地區協調發展。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AV无码久久|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亚洲成a人片7777|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jjzz亚洲亚洲女人|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