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詮釋國內企業執行逆向物流制度的價值與障礙及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在論述逆向物流的內涵及其戰略價值的基礎上,針對我國企業在進行逆向物流運作過程中存在的供應鏈風險、經濟利益與環境效益的矛盾、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相沖突等問題,提出了加強企業逆向物流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逆向物流;戰略價值;逆向物流管理
1引言
長期以來,企業管理者只重視正向物流活動,而忽視沿供應鏈逆向渠道所進行的逆向物流活動,對顧客退回物品以及產品使用后廢棄物品的處理一直排除在企業經營戰略之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環保法規約束力度的加大,對企業倫理道德的呼喚,原先被忽視的逆向物流逐漸受到物流學者和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重視。國外許多知名企業把逆向物流戰略作為強化其競爭優勢、維系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提高其供應鏈整體績效水平的重要手段。
2逆向物流的內涵及戰略價值
2.1逆向物流的內涵
逆向物流這個名詞最早由Stock在1992年提出,他認為逆向物流是一種包含了產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廢棄物處理、再處理、維修與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動。以后許多學者對逆向物流的定義和內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綜合這些學者的表述,逆向物流意指以重新獲得產品的使用價值或正確處置廢棄產品為目的,將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從產品消費點一端(包括最終用戶和供應鏈上客戶)返回產品的來源點一端(生產地或供應地)的過程。逆向物流是閉環供應鏈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與正向物流緊密聯系的物流網絡,從操作環節上看,包括資源減量化(ResourceReduction)、再制造、再利用、再循環等環節,從物流活動上看,它主要包含退貨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兩部分,包括以下環節:回收、檢驗與處理決策、分拆、再加工處理。
2.2逆向物流的戰略價值
逆向物流戰略現在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的競爭戰略之一。根據美國逆向物流專家(Rogers和TibbennLembke,1999)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國經濟總量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約占總物流成本的4%,美國1/3以上的企業關心自己產品的最后處置問題,特別是在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出版業和目錄銷售等行業。目前,許多國際知名的IT企業已將逆向物流戰略作為強化其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例如,SunMicrosystems擁有國際零部件翻修中心,來自亞洲或拉丁美洲的零件經過翻新,可以達到最新設計的要求。正如Stock所描述的:“公司對退貨如何處置,已經成為一項標新立異的競爭戰略,并正成為提高效率的全新領域。”因此,實施逆向物流對企業具有以下幾方面重要的戰略意義。
(1)傾聽消費者的反饋信息,改進產品或服務,提高顧客的忠誠度
通過設計良好的逆向物流系統,在順暢進行產品回收和再處理等過程外,企業還可以收集寶貴的客戶反饋信息。企業開展逆向物流活動,其實也是一種處理客戶投訴的方式,可以及時消除客戶不滿、恢復信譽、確立企業的品質。此外,從產品的設計、質量到售后服務,使用過該產品的消費者對產品都能提出極具價值的建議,這為企業改進產品質量,設計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提供幫助。再有,通過對產品退貨率及退貨分布情況的統計,企業對經銷商、零售商的銷售情況了解更為詳細,依靠逆向物流系統,有效加強對銷售渠道的控制。最后,越來越多的廠商承諾無理由退貨,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貨率,要減少逆向物流的發生,廠商必須在產制環節上下工夫,努力提高產品質量。
(2)逆向物流可以降低物料消耗成本,增加利潤
隨著不可再生資源消耗數量的增加,資源枯竭的威脅加劇,企業獲取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減少物流耗費,提高物料利用率成為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美國宇航局重新利用改制與翻新的零部件,使飛機制造費節省了40%~60%。在我國,廢舊電池的回收現在也開展起來,人們可以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減少對舊電池的肆意丟棄。由于廢舊產品的回購價格低、來源充足,對這些產品回購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物料成本,從而增加企業效益。
(3)逆向物流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提升企業形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環境意識日益增強,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顧客對環境的期望越來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以及對環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國都制定了許多環境保護法規,為企業的環境行為規定了一個約束性標準。企業的環境業績已成為評價企業運營績效的重要指標。為了改善企業的環境行為,提升公眾形象,許多企業紛紛采取逆向物流戰略,以減少產品對環境的污染及資源浪費。
3企業逆向物流實施的障礙分析
盡管逆向物流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在具體運作逆向物流業務時,可能會遇到以下幾方面的障礙。
3.1企業管理層對逆向物流的意識不強,重視度不夠
主要表現在:生產企業對回收責任的意識淡薄,還繼續持有以往賣方市場的陳舊觀點,認為產品一旦售出,所承擔的責任就結束;企業認為逆向物流不僅不能帶來經濟效益,還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沒有認識到逆向物流活動的復雜性,不重視對逆向物流的管理,認為只要投入很少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處理產品的逆向物流。
3.2逆向物流與正向物流相沖突
回收品業務流程包括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兩部分,其中正向物流部分與常規品業務流程重疊。在緊急情況下,這兩種業務在加工、庫存、配送等環節都可能會相互沖突,企業為了確保常規業務正常運作,不得不放棄回收品業務。
3.3逆向物流使供應鏈風險逐級擴大,加大了企業自身風險
逆向物流雖然能使下游客戶減少或規避經營風險,但由于采取寬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風險,即風險由下游往上游轉移。另外,供應鏈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級放大效應,即“牛鞭效應”,致使上游所獲信息嚴重失真。上述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供應鏈的風險逐級放大效應更加明顯。
3.4經濟利益與環境效益的矛盾
由于環保法規的約束,企業必須通過產品回收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危害,以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然而,產品回收卻不一定能帶來經濟利益,甚至可能造成虧損。
3.5產品回收的不確定性增加了那些使用逆向物流回收材料進行新產品生產企業的成本
在逆向物流系統中,回收產品的供應通常不由生產企業決定。回收產品的數量、質量以及回收時間等通常是由產品的擁有者決定的,他們不會像物料供應商一樣,在制造商有需求時提供所需的物料,而是要等到他們不再使用這個產品的時候,才會把這些回收產品提供出來。這種供應的不確定性導致的非經濟批量流,會增加企業的運輸和處理成本,也使那些使用逆向物流回收材料來生產新產品的企業,難以制訂完整連續的生產計劃。
4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管理的策略思考
前面我們分析了逆向物流的價值和我國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存在的障礙。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逆向物流運作和管理模式。
4.1首先要提高企業加強逆向物流管理意識
針對300多位負責供應鏈及物流的企業經理人所作的調查報告顯示,有40%的人認為,逆向物流失敗的首要因素是管理層沒有深刻認識逆向物流系統的重要意義,以至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逆向物流多由對不滿意產品的退貨、不合格材料和殘次品的退(召)回、包裝品的循環復用、廢棄物的處理、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因此,我國多數企業認為逆向物流是負面的。再加上對逆向物流的操作缺乏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手段,使得企業只注重在正向物流上下工夫。相比之下,我國企業領導對逆向物流也普遍不夠重視,并將其排除在企業經營戰略之外。因此,必須通過宣傳教育使其認識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通過法規約束強化逆向物流的意識,促使企業盡快實施其逆向物流活動。
4.2構建一體化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管理系統,降低物流管理總成本
逆向物流不僅僅是物品的回收,它涉及企業的原料供應、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為此逆向物流需和正向物流共享供應鏈上各環節的資源。在實施逆向物流的過程中,與正向物流系統整合,比如分銷中心和集中式回收處理中心在場地選址上相近,既擴大中心最大輻射半徑,減少場地的重復投資,又能與分銷中心共用車輛設備,發揮各運輸設備的最大運能,從而降低單位運輸成本。正逆向物流的整合不僅僅是設備的互補共享,更關鍵的在于雙方在信息資源共享整合,提高信息系統的集成度。在物流過程中,正向物流的信息與逆向物流的信息交叉同步傳遞,通過信息的共享可以明確產品的單位退貨率、缺損率、零部件易損件、產品設計缺陷,然后企業綜合雙向的信息來判斷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物流速度、周期、總運作成本,為提高客戶滿意度、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和物流質量提供決策依據。
4.3加強逆向物流的起始點控制,降低物流操作量的隨機性
在Rogers和Tibben-Lembk提出的逆向物流管理措施中,加強對起始點(Gatekeeping)控制是重要一環。由于逆向物流與正向物流有著不同的特征,如逆向物流的分散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得逆向物流戰略在開展時面臨巨大的風險。而起始點控制就是在逆向物流的流程入口對產品是否應進入流程進行判定,并初步決定回返產品在逆向物流渠道上的流向和處理方法。在實踐中,通常零售店的雇員是逆向物流起始點處的把關者,因此,必須加強對這些雇員的培訓,在退貨逆向物流流程的入口,對顧客要求回流的物品進行審查,加速逆向物流流程。當然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例如,美國一家電子游戲Nintendo公司開發了一套專門的起始點控制系統,在顧客退貨時,零售商可以通過掃描進入數據庫獲得該產品的銷售信息,解決產品的非質量問題。在實施這個系統后,Nintendo公司的商品回流降低達80%,回流額度降低到2%以下。
4.4在供應鏈的范圍內構建企業逆向物流系統,實現供應鏈利益最大化
逆向物流活動是一個復雜的活動,涉及供應商、制造商、中間商、顧客等節點企業,如果其中某一節點企業沒有處理好退貨問題,就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績效,因此企業要實施逆向物流,還必須與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合作。另外,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為了提高顧客滿意度,留住顧客,于是采取寬松的退貨策略,這使得企業將下游客戶的風險轉向企業自身。由于供應鏈上存在“牛鞭效應”,上游企業所獲的信息將出現嚴重失真,這又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為了實現供應鏈最大利益,盡量減少“牛鞭效應”所帶來的風險,企業必須與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共享信息,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減少不必要的商業退回類逆向物流。
4.5建立逆向物流的返品中心,實現逆向物流管理規模效益
將進入逆向流通的產品集中到返品中心,以期形成規模效益,這與建立地區的配送中心是一個道理。目前,外國跨國企業的配送中心都設有專門的返品集中地,逆向物流流程上所有的產品都會被先送到這里,經過分類、處理后,再送到其最終的歸屬地。一般而言,返品中心的活動與逆向物流資訊系統的指令是一致的。我國的企業除了個別大型企業有實力設立自己的集中返品中心外,大部分的企業都屬于中小型企業,自身沒有實力去建立返品中心,因此可以考慮幾家合伙的方式建設返品中心。而且中國的工業同盟或行業協會在管理逆向物流的過程中,也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將類似的很多企業聯合起來共同面對逆向物流的問題,從而實現規模效益和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