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道德問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簡要指出一些我國當代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道德問題,淺析產生這些道德問題的原因,并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教育行政管理;道德問題;對策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道德是指在高等教育學校系統中,學校行政工作人員在行使學校公共權利,管理學校內外公共事務,提供全校師生公共服務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但近年來,由于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社會觀念的變化、高等教育運行機制的不斷變遷、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及行政管理人員個人素質等原因,管理者在教育行政管理中通常著眼于教育目標,往往只注重效率問題而忽視了道德層面的問題,最終導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道德失范事件屢屢發生。
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道德失范的表現
1.管理目標忽視育人
高校教師的晉升首先以教師的學位為標準;其次以專業性學術論文及著作的發表以及科研成果來衡量,且進行科研項目的研究是高校教師收入重要部分。因此當代高校里出現了這樣一個古怪現象—高校教師專注于學術著作的寫作及專業科研項目的研究而無暇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等問題從而導致高校教學質量的下降。其次就業率是影響高等院校知名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的增多,待就業人數在2015年已達到了就業高峰期。各高校在比拼就業率的時候往往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生涯的指導,盲目追求就業率而忽視了學生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這不僅是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問題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2.組織機構科層化忽視民主化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組織機構及其管理注重科層化。近年來隨著高校管理的細化導致部門、科室的不斷增加,一方面這會使管理更加細致化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由于較低一級的部門需要服從上級的指令因此會導致較低一級部門服從的機構增加,工作效率反而降低。組織機構的科層化也會導致院級部門的所有決策要服務服從于校級行政管理部門,從而致使校級行政管理部門權力的集中,不利于發揮各院系的行政管理作用,忽視了管理的民主化。且組織機構科層化使學術活動、教師教學受制于行政管理,教師的教學權利、學術活動都無法發揮民主化。
3.管理制度忽視人文關懷
現階段我國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注重制度化、規章化。無論是對教師的管理還是對學生的管理都嚴格依據規章制度。管理工作強化了規章制度,忽視了人文關懷。如現在高校對教師有著嚴格的管理。不許遲到早退、不許無故請假、教師評職稱有著年齡限制。這些規章制度有利于對教師的管理但同時也忽視了對教師身體健康的關注以及心里健康的關心。現代的教師不同于七八十年代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更富有開放、獨立、個性,對精神層面的要求不斷提高,由于教師面對著來自學校、生活、社會、時代多方面的壓力,因此,學校應根據這一代新生教師的特點,轉變教育行政管理理念,制訂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兼顧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
4.民主管理制度的缺失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校管理體制借鑒了西方經驗,管理方式不斷進行調整與修改,先后實行過校務委員會制、校長責任制、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當地黨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革命委員會制以及今天運行的校長負責制??梢哉f在管理體制方面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然是一種集權式的管理模式,民主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形式。首先是學生代表參與學校決策制度以及學生聽證會制度形同虛設,致使許多教育決策在落實時存在諸多問題;其次,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是一個有較高民主意識的群體,他們渴望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但我國教育管理多以領導及教育行政人員為中心,一線教師缺少表達意見和利益的途徑。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周期性的,即使召開了會議,很多教師也不敢在會上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建議,即使提出建議,這些建議是否真的會被學校領導和教育行政管理者接納并落實也是一個未知數。
二、解決行政管理中道德問題的對策
1.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市場經濟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有其自身的弱點,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在不斷侵襲著教育行政管理者,難免滋生權錢交易、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等現象。這要求學校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管理者的思想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個人素質
教育行政管理作為一種專門的教育管理活動,與一般的行政管理不同,有其自己的特點。這也說明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行政管理者,不僅要掌握教育類的專業知識也要擁有良好的行政管理技能。一名成功的教育行政管理者必須同時符合現代管理及現代教育的雙重要求,這也了體現教育行政管理行業的特殊性以及專業性。教育行政人員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有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個人素養以及職業素質才能做出對學校、對教育有意義的決策與管理。因此學校應該定期對教育行政管理人員進行職業培訓以保證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跟得上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水平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3.完善民主管理機制
在推進學校民主管理的實踐中,首先要健全教育行政管理組織。為使學校行政管理部門有效行使行政管理職責,要建立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按時進行定期換屆選舉,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按正確程序進行管理,避免部分領導管理者鉆了空子進行違法交易。其次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教師對學校制度、決議的審議權和詢問權及對領導的選舉、評議監督權。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行民主管理監督,建立民主管理監督網絡從而促進學校民主管理的監督工作。這包括來自上級的監督、教師的監督、來自學生的監督以及來自教育系統外的社會群眾的監督。形成自上而下、自內而外的監督工作體系。只有不斷完善各方面的不足與弊端才能解決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道德問題。
參考文獻:
[1]汪清梅.職業院校管理中的人文關懷[J].職業技術,2010(9):59.
[2]孫綿濤.教育行政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郝棟.淺談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理論與當代》.2009(6):
[4]戚文波.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3):263-265
[5]仇穎.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其發展對策分析[J].2011(2):17-18
[6]毛一軍.學校管理和運行機制[J].吉林教育.2012(2):59-63.
[7]許珍花.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創新路徑.[C]廣西教育職業教育第七期.2010:67-68.
[8]傅海洋.校長治校應有人文關懷[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8(6):35-37.
[9]謝春風.關注我國教育發展的道德向度:基于我國教育行政決策的倫理現狀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4(10)46-50.
[10]吳靜梅.學校行政管理倫理缺失原因分析及對策[J].文學教育,2013(2):38-42.
作者:陳鯤 孫利平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通化鋼鐵集團公司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