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心理危機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礙等原因不惜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時有發生,且有上升的趨勢。因此,大力做好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是當前擺在高等學校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提高對加強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心理問題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做到早期發現、及時干預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高校還要構建一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這是成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保障。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的原因。首先,引起大學生心理疾病的因素很多,心理問題也是千變萬化、多種多樣,因此,解決大學生心理疾病和問題的方法、手段與渠道也必須要有一個立體的支持系統。專業的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由專業教師、工作人員通過電話、信函、面對面等手段解決學生面臨的心理疑難與心理障礙,它針對性強、專業色彩濃,是目前解決學生心理疾病和問題,進行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途徑。但是我們也要承認,專業心理咨詢中心進行危機干預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一方面,大學生心理問題類型不同、程度不同、層次不同,一般的心理障礙、精神疑難可通過輔導咨詢解決,如果上升到神經官能癥,出現精神疾病,就必須去專業醫療機構了。而即使是專業輔導與咨詢、專業醫療機構,對復雜的心理病也不是就能徹底根治好。另一方面,專業心理咨詢中心與學生接觸有限,雖然能夠通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心理問題檔案,進行跟蹤。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必須通過系統全面、直接專業與業余相結合的方式,多渠道、多手段地進行。其次,關心大學生的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學校與社會是緊密相聯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潮流都會在學校得到反映。社會任何變化,尤其是時尚、文化性的東西,在青年學生中都能很快找到根基與生命的土壤。從某種程序上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從長遠看,學校培養的學生最終要走入社會,學校的學生就是社會的學生。目前學校要解決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是整個社會面臨的心理學難題。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的方法。一是多渠道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1.學校。有針對性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是學校的義務與責任。目前全國高校專業性的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并不多,無論社會與學校,建立優化大學生良好心理的成長環境,搞好心理輔導與咨詢這項工作還大有文章可做。2.班級集體。每一位在校大學生都組合在不同的某一個班級內,班內同學彼此熟悉,沒有較大的距離感。因此,加強班主任、輔導員的責任,讓班干部發揮應有的心理輔導、引導作用,在班內建立一些愛心小組,同學間互幫互助,這種對心理的關愛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讓人動情、感觸深,甚至終生難忘。3.家庭。做父母的不能因為小孩上大學了就認為長大成人了,不愿管也不想管了,或者懷著一種想管但又管不住的無奈心態。家庭應該而且必須配合學校,繼續關心青年學生的成長,父母有責任了解與關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問題,尤其在一些年輕人情感糾葛問題上,家庭的處理往往比其他機構更有效。二是多層次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1.心理咨詢專家。心理咨詢專家是多層次構建大學生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的關鍵,高校心理咨詢專家為高起點、高水平地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提供了有力保障。成功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最終要靠心理咨詢專家。所以,高校要擁有一支專門從事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專家學者隊伍。2.學生政工隊伍。高校學生政工隊伍是多層次構建大學生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的重要基礎,因為他們是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第一道防線。高校要重視對學生工作干部,特別是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使他們在日常思想教育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3.各學科教師。高校所有的教職員工特別是任課教師,都負有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主動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責任。要把這方面工作的情況列入考核教師教書育人工作的內容之中。教師如果只知道埋頭教書,不關心學生的其他問題,那肯定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我們強調教書育人,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關心他們的學業,也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學科專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有一定的優勢,他們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完全可以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怎樣對待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現象。4.學生骨干。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骨干離同學最近,最了解同學的優勢,及時、準確搜集和反饋信息,積極協助學校和老師開展危機干預的基礎性工作,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能夠起到其他人員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不僅要在每個班級均設立心理健康宣傳員,而且要在每個寢室設立心理委員,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同時還要重視建立學生心理互助機制,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如幫助學生建立心理健康協會等學生社團,支持學生開設心理互助熱線等。5.其他人員。全校宿管員、食堂工作人員、圖書館工作人員以及部分院系教師和學生社團成員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和講座,使他們掌握跟大學生互動和提供服務的態度和技巧,具備心理危機識別意識和能力,增強主動關愛學生和特殊群體的意識。三是多形式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立體支持系統。1.專業醫療機構。心理問題有大有小,如果問題嚴重,上升到心理、精神疾病,上升到精神病,就必須到專業心理醫療機構去治療。2.學校專業心理咨詢中心。一般的心理問題如學業恐懼、內心猜疑、夢幻、膽怯、單相思、對某一問題看不順眼等引起的心理障礙都可到此得到咨詢、引導、輔導。通過心理交流使心理問題消除,心境平和。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部分可以是專職的,部分也可以是兼職、聘職的,專職人員負責日常的心理知識普及與心理咨詢輔導,而一些兼職、聘職的多為專家知名人士,可以集中開辦一些講座,開展一些大型心理咨詢活動,解決一些重要疑難心理問題。3.業余心理咨詢機構。如心理協會、愛心小組、俱樂部、心靈熱線、聲訊電臺等,他們也可以協助專業機構做一些心理輔導咨詢工作。